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薄层环氧抗滑铺装材料加速加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研究水泥混凝土桥面薄层环氧抗滑铺装材料的使用性能。设计的加速加载试验可模拟反复行车荷载对薄层环氧抗滑铺装材料产生的表面磨耗、集料松散脱落以及由于层间黏结不足而导致的层间脱离。重点模拟了在常温和高温下,轮胎在正常行驶、加速行驶和刹车减速行驶时对环氧抗滑铺装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抗滑铺装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磨耗与松散掉粒性能以及层间黏结性能,可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相似文献   

2.
重庆通渝隧道路面抗滑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内交通事故具有多发性、严重性,这使得隧道路面的抗滑性能至关重要。为解决抗滑问题,我们采用薄层抗滑层技术,将其成功用于重庆通渝隧道实体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隧道内铺装材料-薄层抗滑材料。通过测试其粘结强度、剪切强度、水稳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表面抗滑性能,对这种薄层抗滑层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较优良的使用性能,适合隧道辅装。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长大纵坡、急转弯以及互通立交等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提升行车安全性,以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砂为粘结材料,以单一粒径彩色陶瓷颗粒和玄武岩骨料为抗滑骨料的薄层结构抗滑修复技术进行工程应用验证,采用摆式摩擦仪和手工铺砂法,以摆值BPN与构造深度为指标评价了抗滑性能修复效果。检测结果表明,经环氧-陶瓷颗粒与环氧-玄武岩抗滑薄层修复后的沥青路面,其摆值BPN与构造深度增大明显,抗滑性能提升显著。基于工程验证,提出了薄层抗滑结构的施工工艺与应用于薄层抗滑结构的双组份环氧树脂黏结材料、彩色陶瓷与玄武岩颗粒抗滑骨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环氧树脂防水抗滑层在奇龙大桥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总结分析了其桥面铺装的方案选择、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要点,开展了环氧树脂防水黏结层及抗滑层的性能试验研究,评价了环氧树脂黏结层的养生强度增长规律。结果表明:在环氧黏结剂未完全固化前,其拉剪强度随着养生时间的增加逐渐增长,待其达到完全固化强度后趋于稳定,且养生温度是其拉剪强度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了奇龙大桥通车1年后的桥面铺装层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其桥面铺装整体路用性能表现良好,其长期性能有待于进一步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6.
以西陵长江大桥桥面维修为实例,对该桥采用的环氧类粘结层+双层改性沥青SMA铺装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其关键技术为采用长沙理工大学的专利产品钢桥面铺装专用粘结剂作为防锈涂层和粘结层,该产品具有防锈蚀、耐高温、高强度和可追随变形的众多优点;利用单粒径玄武岩碎石下部与环氧粘结层固结,上部又嵌入SMA10下面层中,形成了高强度的环氧防水抗滑粘结层.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目前封层类和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预养护技术存在的缺陷,对小粒径薄层铺装沥青混合料预养护技术展开应用研究。选择SMA-5混合料级配类型,在室内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基础上,对试验路段的混合料性能进行评价,并对路面抗滑性能进行跟踪观测。研究表明,小粒径薄层铺装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大跨径钢桥面铺装养护工程为例,研究了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养护技术的应用和性能。针对大跨径环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存在的裂缝、坑槽、抗滑性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渗透型、稳定型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养护技术。通过室内力学性能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体工程应用,研究了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养护技术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可以有效封闭铺装裂缝,提升铺装层的整体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广东公路交通》2017,(6):11-14
介绍了超薄树脂抗滑层在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专项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并开展了室内原材料检测及潮湿状态下粘结剂粘结性能的研究。依托实体工程,开展了超薄树脂抗滑层现场摆式摩擦系数BPN、构造深度TD、横向力系数SFC及粘结强度的跟踪观测,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及耐久性,超薄树脂抗滑层可显著提高原路面抗滑性能,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且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及耐久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陈竞飞  袁玲 《公路》2021,(1):78-81
环氧沥青混凝土传统的配合比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悬浮密实级配设计,由于钢桥面铺装使用多年及高温重载等恶劣的使用条件,不少正交异性板钢桥面铺装使用不久后就出现了抗滑性差及疲劳开裂等病害。为了提高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使用寿命,通过提高部分粗集料的性能指标,加强集料的精细化加工工艺,采用体积设计法(CAVF)对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级配设计进行优化,通过试验路铺筑确定精确的施工工艺参数,大幅提高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质量,使钢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晓梅  郭健禹  李莹 《中外公路》2019,39(5):226-229
为了设计具有优良抗滑耐久性的沥青路面,该文基于压力胶片技术研究成果,设计不同级配的抗滑层SMA和GAC沥青混合料,采用抗滑性能衰减率评价其不同加速加载搓揉阶段的抗滑性能,进而比选出具备优良抗滑性能及抗滑耐久性的沥青混合料。研究结果显示:合理控制4.75 mm档筛孔通过率是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设计的关键,该文设计的各抗滑层抗滑性能方面:SMAGACAC,SMA-4和GAC-4及GAC-5具有优良的抗滑性能及耐久性,推荐其作为路面抗滑层,条件具备时优先选用SMA-4。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公路隧道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结合公路隧道进出口过渡段路面所处的环境条件、交通荷载条件和基础支撑条件,对隧道过渡段路面结构类型和路面材料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彩色抗滑薄层设计。研究表明:公路隧道进出口过渡段应该优先采用舒适性好、抗滑性好、后期维修方便的复合式路面;复合式路面应保证抗剪切性、抗滑耐久性和层间结合稳定;采用整体布置和间隔布置相结合的彩色抗滑薄层有利于道路美观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隧道路面表面抗滑性能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良  杨良  杨群  郭忠印  丁志勇  罗强 《公路》2003,(12):136-140
采用手工铺砂法和摆式仪对贵州、云南等省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进行了现场实测,调查的结果表明,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耐久性较差,使隧道交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分析了隧道内部特有环境对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针对隧道路面类型的选择,提出了恢复隧道路面抗滑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东温暖潮湿,雨季较长,年平均降雨量大;机动车年平均增长率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桥面铺装层的抗滑构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技术指标。针对过去常规小型机具施工和目前大型机械化摊销施工的砼路面、桥面铺装层所存在的抗滑纹理构造的差异和缺陷,笔者为,应迅速转变观念,从设计、施工工艺、机具、检测监控、评定标准上完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某些环境不良地段的砼路面、桥面铺装层的抗滑纹理构造的要求,以满足全天候正常安全行车的抗滑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寒复杂条件下隧道运营的安全问题,提出基于安全的抗滑沥青表层与隧道彩色封装薄层技术,提升铺面抗滑耐久性并提供明色及彩色诱导功能。以新疆公格尔隧道为试验段,进行高寒复杂条件下隧道铺面优化设计并现场测试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封装薄层对于增强驾驶员注意力、改善道路景观、实现洞口亮度自然过渡均有显著效果。另外,封装薄层的细观构造与抗滑沥青面层宏观构造相结合,可显著提升铺面的抗滑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路面抗滑性能测试车SCRIM 3000对广东某高速公路7座隧道段路面横向力系数进行测试,得到隧道段路面横向力系数分布规律,即隧道外的路面抗滑性能普遍优于隧道内路面;同时结合其近几年隧道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隧道段路面抗滑性能与交通事故的相关关系,得到隧道段路面抗滑能力不足和其出入口内外路面抗滑性能差异过大是影响隧道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损伤-断裂力学的方法,就基于环氧沥青黏结层的混凝土桥面薄层铺装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疲劳损伤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为改善混凝土桥面铺装调平层与铺装层间的黏结、防水性能和避免铺装层早期开裂病害,提出基于环氧沥青黏结层的混凝土桥面薄层铺装技术。基于黏弹性损伤模型的能量转换方法,对混凝土桥面薄层铺装复合结构的应力场、应变场及损伤场分布状况和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建立了结构的疲劳寿命理论预测公式。结合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三白荡特大桥桥面铺装实体工程,对基于环氧沥青黏结层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疲劳寿命预估模型进行现场验证。结果显示,基于环氧沥青黏结层的混凝土桥面薄层铺装具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大型公路隧道及跨江海隧道具有距离长、工程难度大、投资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其建设质量与行车安全备受关注,而另一方面由于隧道内部光线差,行车距离较长,环境相对封闭,纵坡大,为事故多发地段。因此,对隧道铺装材料与结构的要求较高。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迄今为止湖北省投资最大、工程最为艰巨、地质最为复杂、建设周期最长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也是目前全国建设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隧道比例达到27.6%,对隧道铺装采取必要的阻燃处理,并提高磨耗层的抗滑、降噪功能对提高隧道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因连续弯道、长大纵坡较多,由于路面抗滑性能不足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具有优异抗滑性能的薄层铺装材料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量室内试验,提出了薄层铺装材料的各组分技术标准,确定了填充料的最佳用量、粒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薄层抗滑铺装的粘结性能、剪切性能、及抗滑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该铺装材料自身具有很强的抗剪强度,同时与基面间粘结状况良好,铺装后路面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与良好的构造深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现有黏结材料的黏结性能,进而改善开级配抗滑磨耗层的抗滑耐磨性,制备不同掺量的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通过基本性能试验与黏结性能试验,确定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借助荷载磨耗试验,研究了不同黏结材料对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5)抗滑性能与抗剥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性环氧树脂可有效地改善乳化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与黏结性能,最佳掺量为20%;经20000次荷载作用后,水性环氧树脂抗滑磨耗层的抗滑性能与抗剥落性能最好,摩擦系数降幅为28.57%,构造深度降幅为33.33%,质量剥落率最低为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