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建立GSM-R铁路应急通信网络的需要出发,在组播路由算法ODMRP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提出1种支持GSM-R铁路应急通信网络组呼的组播路由新算法(REGCA)及其算法流程。在该算法中加入了抑制听者发言、限制洪泛区域以及允许自动加入临时组播等控制策略。使用NS2仿真工具建立武广高铁应急通信系统自组网仿真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建立相应的仿真场景,对REGCA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EGCA算法能够大大减轻网络负载、提高分组投递率、降低端到端传输时延和路由开销;采用REGCA算法在各种仿真场景中的分组投递率均达80%以上,端到端传输平均时延均在0.4s以下,能够满足GSM-R铁路应急通信环境下的组呼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共享树策略的延迟受限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基于共享树策略的延迟受限组播路由算法(STMA),算法的计算复杂性是O(m|V|^2),其中m是组成员数量,|V|是网络中节点数量,仿真结果显示,STMA在适中的复杂性水平上取得了良好的代价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自组织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一种多组播业务并存的多重组播网络,该网络相对传统的组播网络具有节省系统开销,降低能量消耗的优点,尤其适于铁路通信的应用.文中对多重组播网络中的节点连接度的不同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在充分考虑移动节点的实际通信能力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重组播网络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算法非常适用于本文所提出的多重组播网络环境,与其它组播协议相比,能够在动态环境下以较高的成功率建立组播树,保持较高的数据包发送成功率.同时,该算法引入负载均衡机制后有效的平衡了各节点之间的负荷,消除了节点载荷突发的现象.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负载均衡性能良好,并能显著提高组播业务的稳定性.文章结尾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组播技术的发展,基于IPv6的PIM-SMv2(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 Version2)组播协议将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通信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分析了PIM-SMv2协议采用显示加入模式围绕根节点RP(Rendezvous Point)来建立单向共享树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在Linux操作系统中PIM-SMv2组播协议基于用户空间和系统内核来协调工作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设计了PIM-SMv2协议基于组播消息的预处理、组播数据包转发以及套接口属性设置3部分的实现机制和内核流程。通过搭建模拟广域网环境的三角形网络拓扑环境,实现了消息交互和通信功能,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张宝贤  刘越  陈常嘉 《铁道学报》2000,22(6):109-111
提出了一处简单有效的延迟受限最小代价组播路由(DCMA)启发式算法。其计算复杂性为O(m│V│),其中m是组成员数量,│V│是网络中节点数量。仿真结果显示DCMA取得了良好的代价性能,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组播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通信网络诱导时延的存在会对列车牵引制动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对时延精准预测并实现补偿十分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PSO)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对列车通信网络时延进行预测,搭建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半实物平台,使数据通过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进行传输,分别改变车辆控制单元(VCU)特征周期及负端口数量大小,以获取大量不同特性的时延数据。将数据分组后利用改进的PSO算法优化LS-SVM算法进行预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LS-SVM算法及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列车通信网络的时延预测方面具有更好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组播技术的优越性,下一代互联网很好地继承组播.为更好地使用和管理组播应用,IPv6对组播特性作进一步的增强.作者所在项目团队通过对IPv6组播模型,组播组管理协议、组播路由协议的分析,选取适用于视频组播应用的技术方案,基于IPV6网络环境搭建组播网络兼容性测试环境,并对国内主要网络设备提供商的主流产品进行组播特性支持方面的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州局管内铁路数据网采用基于MD方式配置ASM模式的组播VPN方案,完成域内组播业务互通。随着铁路数据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不同铁路局之间组播业务需要相互访问。为了满足跨域组播的需要,深入分析目前铁路数据网的组网结构,结合MPLS VPN及组播的相关原理,提出基于Option B方式跨域NG MVPN的组播设计方案,并进行仿真实验,确定方案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李常贤  赵焱  张彤  王作禹 《中国铁路》2018,(1):49-53,59
针对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在列车运行中产生的时延问题,通过搭建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时延测试模拟平台,研究列车通信过程中控制系统的时延特性。根据时延特性分析出TCN网络各子系统的时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任务周期与源端口特征周期对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的影响。利用TCN网络分析仪测出系统时延,结合所得数据归纳出系统时延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任务周期与特征周期的匹配关系对系统时延的影响,获得减少时延抖动的方法,达到减小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VRRP技术,分析了大型VRRP交换网络中组播流量的主要来源,综合从事网络工程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几点优化网络的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网络系统中组播流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快速、准确地掌握列车的运行状态及未来的运行趋势,需要对列车运行晚点预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文章根据对北京—上海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2020年列车运行数据的分析,包括停站时长对于晚点的影响及不同初始晚点时长下的传播车站数,提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的全段预测方法,使用同步多对多模式的RNN模型作为基础模型结构,建立列车运行晚点预测模型。在特征值的选择上,采用集成梯度打分法,从多个特征值中选择12个最显著的变量作为模型自变量。采用该模型对京沪高铁2020年晚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验证集上5 min的误差范围内可以达到89%的准确率,该预测方法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有助于调度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提升铁路旅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时延与丢包,导致整个系统的控制性能下降甚至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延时预测算法,首先用时间序列方法建立网络时延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通过Kalman滤波方法对时延进行在线估计,得到延时预测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传输时延具有预测效果,保证了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晚点情况下地铁列车间隔的实时调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铁列车站停时间意外延长所导致的出站晚点情况,讨论晚点列车对于后继列车在“列车间隔”与“运行能耗”两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晚点情况下配备移动闭塞信号系统的地铁列车间隔的实时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列车延误情况下接收到延误信息的乘客比例和有意愿改变出行方案的乘客比例等较难量化,导致无法掌握客流分布情况,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缺乏数据依据。为估算列车延误对网络客流分布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延误的传播机理,确定受延误影响的乘客数量、时空位置,研究其在接收到列车延误信息后的出行选择行为,基于多项Logit(MNL)模型构建延误情况下乘客出行方案选择模型,预判受影响客流在网络上的重分布并研发系统进行应用。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准确地估算受影响客流的重分布情况,对于列车延误类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处置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LTE-R是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开展对LTE-R通信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下一代高速铁路车车通信系统中不同类型业务的延迟上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理论的车车通信延迟上界计算方法.根据车车通信业务优先级特征引入剩余服务量分析方法,分别构建随机到达曲线与多跳节点的随机服务曲线,推导出LTE-R下车车通信的端到端延时边界,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仅能计算平均延时的问题,并通过OPENT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控制业务与列车运行状态业务在低违约率下的时延分别为102 ms与126 ms,该值满足LTE-R的QoS指标要求.最后分析LTE-R不同列车车速与车车通信时延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车车通信时延随列车车速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SS6B型机车LWSJ机械式延时继电器造成无压无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替代性的改进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6‰下坡道接车延续进路电路适用于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下坡道,平均换算坡度大于或等于6‰的电气集中车站。浙赣线、金干线有许多站的进站外方存在6‰下坡道,在电路设计、联锁试验及平时运用中,发现6504图册中有关6‰下坡道延续进路的电路存在3处缺陷,会造成信号故障。之前尚未见有人提及,现对其进行探讨和改进。以下为常见站场,见图1,上行进站信号机外方为大于6‰的长大下坡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研究依据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互联网优化平台项目,根据平台项目测量得到的网络性能数据,主要是时延和时延抖动这些重要网络性能参数,结合自治域的信息和跳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不同的运营商的跳数、时延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运营商之间性能存在的差异.在对各地区时延和时延抖动分析,验证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9.
从工期延误损失谈工程索赔的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工程工期延误的原因、责任及索赔依据和程序的分析,介绍了施工索赔的方法与取得索赔成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