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氮嗪阻断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为临床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肺动脉高压组(PH)、二氮嗪阻断组(DB)和正常对照组(N)。肺动脉高压组和二氮嗪阻断组在常压低氧舱饲养20 d,第10天起二氮嗪阻断组每天缺氧前半小时使用二氮嗪,按50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10次,肺动脉高压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3 mL/kg;正常对照组:10只,常规饲养大鼠。采用组织学方法和天狼星红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对照观察肺动脉高压组、二氮嗪阻断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壁厚度、管腔大小以及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血管壁厚度增加,管腔狭窄,肺间质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二氮嗪阻断组。结论二氮嗪可以对抗由缺氧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和肺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43例慢性心衰病人测定了血清铜、锌及锰含量。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心衰病人血清铜含量显著增高;锌含量低;铜/锌比值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术期治疗,分析术前准备与诊断、体外循环与麻醉技术、外科操作以及术后监护等对手术治疗的影响.130例中男98例,女32例.平均月龄为(15.82±6.93)(2~36)月,平均体重为(8.82±0.91)(3~12)kg.本组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39例,法乐氏四联症26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7例,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10例,法乐氏三联症、房室管畸形各6例,单心房、单心室及右室双出口各5例,室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脱垂、肺静脉异位连接及三心房各3例,三尖瓣闭锁及左房黏液瘤各1例.124例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根治性手术,6例行姑息性手术.结果 治愈126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3.1%.结论 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在围术期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在围术期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对4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观察吸入10mg/LNO后肺动脉压力及心输出量等的改变,结果表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吸入低浓度NO气后,平均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均较基础状态明显降低(P<0.05),心输出量则较前增高。提示吸入10mg/LNO可明显降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输出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HT2A受体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5-HT2A受体拮抗剂(盐酸沙格雷酯)灌胃3周为干预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HE染色观察肺动脉结构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蛋白激酶C(PK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室肥厚指数明显升高(P均<0.05);内皮细胞脱落消失,肺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动脉中TGF-β1、PKC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mPAP、右室肥厚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中膜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也明显改善;肺动脉中TGF-β1、PKC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5-HT2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动脉高压导致的肺动脉重塑,其作用可能是通过PKC/TGFβ1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s)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有利于rBMSCs生长及增殖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及培养干细胞;利用野百合碱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健康SD大鼠26只,6只作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2只作为肺动脉高压模型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mg/kg;8只作为干细胞治疗组均给予野百合碱(60mg/kg)腹腔注射,同时给予rBMSCs尾静脉注射。4周后观察大鼠的生长情况,测右心室压力及右心室肥大指数,比较肺脏病理变化及肺组织均浆中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右心室压力、右心室肥大指数、组织中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细胞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肺血管重构明显,而治疗组肺血管重构减轻。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抑制ET-1的产生,从而抑制肺血管重构,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右心室压力。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8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对58例先天性心脏病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行矫治手术。现就手术时机,手术要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4.5-36个月,平均(17.6±12.4)个月,体重4.5-12.5 kg,平均(8.9±3.6)kg。病种包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是构成肺血管重塑的主要病理基础,而肺血管重塑是导致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关键病理变化。本文总结了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目前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靶向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作者总结了102例空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转流的体会。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应加强以下几点:转流平稳:灌流量2.4L/m~2,灌注压在5.3~10.6kPa。加强围术期全方位心肌保护。中度血液稀释HCT20%~30%,减少血液破坏,应用微栓过滤器,常规使用扩血管及正性肌力药物,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有效收缩,增加心排出量。  相似文献   

10.
对某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堆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分析了堆石坝及地基在填筑期及蓄水期的应力路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无论是填筑期还是蓄水期,坝体及地基内的应力路径可近似为线性变化,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增量之比以及偏应力与球应力增量之比均基本保持常数;两个比值在填筑期与蓄水期不相同,且比值的大小还与该点的位置、所处材料区域环境有关。研究成果为进行土石坝相关试验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的本构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 例早期胃癌及癌旁粘膜和24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bcl 2 的表达同时进行检测,结果癌旁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不典型增生、单纯增生、腺体扩张和癌旁肠化均显示bcl 2 高表达,与癌无显著差异( P> 005),应视作癌前病变。bcl 2 在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周围正常粘膜( P<001),提示bcl 2 高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在胃癌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心肌梗塞(MI)后心肌肥大早期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和同功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本文用大鼠MI模型,于术后第9天和第21天分别测定了非梗塞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同功酶分布及心肌细胞直径。结果表明,MI后第9天,在心肌细胞直径增大的同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下降,同功酶V_1含量下降。至MI后第21天,上述这种变化更加明显。结果提示:MI早期随着非梗塞心肌肥大的建立,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及其同功酶分布也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C-erbB-2 (alsocalled HER-2/neu) is a member of the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 family. Memberproteins of this fami1y are membrane proteins andeach of which contains an intracellular domain, atransmembrane domain and an intracellular regionwith intrinsic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C--erbB-2gene pls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cancer. Overexpression of C-erbB-2 can not only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growth and metastaticpotential in cance…  相似文献   

14.
应用肠腔及痔上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后用TH胶堵塞痔上动脉,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以阻断肿瘤组织的血供,治疗17例晚期直肠癌。经1年~7年随诊,对照观察表明:76.4%自觉症状好转,23.5%减轻,82.3%自我生活能力提高,88.2%粘液分泌及出血减少,原发灶生长趋于缓慢,病理显示细胞退形性变,癌细胞结构模糊,核仁不清,细胞萎缩,间隙增大,周围组织水样变性,生存期较单纯造瘘组延长2年左右。  相似文献   

15.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URVIVIN AND BCL-2 EXPRESSION IN CERVICAL CARCINOM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ysregulationofapoptosisisthoughttocon tributetocellmalignanttransformationandtumorprogression[1] .ThisistypicallyexemplifiedbytheoverexpressionofantiapoptosisBcl 2proteininfollic ularlymphomaanditscriticalroleinmultidrugresis tanceanddiseaseprogression .I…  相似文献   

16.
Thethyroidcanceristhemostcommoncarci nomaintheendocrinicneoplasms.Thyroidcarcino ma,dependingonthepathologicaltype,hastwo thoroughlypolarizedcharacteristicsofprogression. 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ischaracterizedbyex ceptionallyquickprogressionwithdirep…  相似文献   

17.
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 2 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 2 4h内、2周时的血浆 D-二聚体 ( D- dimer,DD)纤维蛋白原 ( Fibrinogen,Fbg)及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含量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后 2 4h内 DD、Fbg、FDP含量显著升高 ( P <0 .0 1 ) ,2周时 DD水平持续升高 ( P <0 .0 0 1 ) ,而 Fbg含量下降 ( P <0 .0 1 ) ,FDP含量亦略有下降 ( P <0 .0 5 )。说明在脑缺血发生后 2 4h内存在高凝状态 ,但同时存在纤溶功能被激活 ,2周时出现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55例12月~5岁不同病期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次黄嘌呤(Hx)、血乳酸盐(UA)、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和临床之间的关系,并与正常同龄儿比较。肺炎急性期血清HX、UA及LPO均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01),恢复期Hx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重症肺炎上述三个指标均高于普通型肺炎,且Hx与UA和LPO呈显著正相关。提示Hx是一个敏感的缺氧指标,较UA更好地反映组织细胞的缺氧和能量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9.
对57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ipid-boundstalicAcid.LSA)、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Factor,TNF)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2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肺癌患者放疗前血清LSA、TN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01),阳性率分别为77.19%、84.47%;放疗后LSA及TNF水平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且与疗效有关;TNF水平还与临床分期有关。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74%。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p16基因及其产物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表达的意义,用免疫组化ABC法对46例胆囊癌p16INK4/CDKN2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16INK4/CDKN2在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高于胆囊癌(P<0.05)。该蛋白的失活或缺失主要见于肿瘤的中、晚阶段,与胆囊外浸润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检测p16INK4/CDKN2对临床正确地估计肿瘤的侵袭性、淋巴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