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桥梁施工或运营阶段因全站仪测站被破坏而导致测量数据无法比较的情况。该文提出一种全站仪测量分析的移动测站法。该方法利用桥梁结构上选定的固定点建立永久性的局部控制网。通过测站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将各次测量数据都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中比较分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仙桃汉江大桥运营期的长期健康监测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双横臂扭杆式独立悬架系统运动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比较简单的矢量方法,对双横臂扭杆式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分析,利用所建立的一个基础坐标系及两个空间运动坐标系,将悬架的上,下横臂空间运动关系转化为在其各自运动坐标系内的平面运动,为分析和研究该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特性,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中为限制长度变形,对坐标系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须建立抵偿坐标系。通过对椭球膨胀法建立的抵偿坐标系与普通坐标系进行实验数据验证,发现抵偿坐标系得到的变形值更小,精确度更高,但面临计算量大、易出错等问题的困扰。基于MATLAB平台的抵偿坐标的实现,不仅能够对数据进行批量化处理,还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陆永结 《专用汽车》2022,(10):14-17
提出一种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机构运动特性分析方法。首先选取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机构的参数,建立一个整体坐标系和两个局部坐标系,并说明不同参数的计算方法;再使用ADAMS/VIEW软件建立仿真模型,观测仿真模型运动参数变化情况;最后使用VISKC运动学仿真软件,获取仿真数据,并与实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运动特性分析方法使用便捷、精度较高,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装配生产中,预紧力不呆能被直接测到,因而人们采取种种其它手段来控制预紧力,扭矩控制法和转角控制法是生产中常用的控制手段。本文从本厂实际出发,对用不同控制检测手段测得的扭矩值的差异作一个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结合香港某种车辆调派系统和南京市某银行运钞车实时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给出基于GPS/DR/GIS集成车辆导航系统的设计与组成,以及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并提出适合车辆导航数字地图的数据组织,大地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详细介绍本系统在不同工程应用中各自实现的功能。本系统在香港实地跑车实验中,在无GPS信号的情况下,运用DR/MM定位模块连续定位15min后,测得其定位精度小于5m。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速公路场景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正确描述车辆相对于道路的空间位置问题,通过引入Frenet坐标系概念,提出一种基于相机自动标定的道路坐标系模型。在相机自动标定阶段,利用线分段拟合方法从曲线车辆轨迹中提取平行于直线路段的轨迹点,并通过级联霍夫变换精确估计道路方向的消失点。然后,根据多车辆三维模型约束,对相机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基于标定结果,将车辆轨迹映射到世界坐标系平面上,并用3次样条插值进行拟合。根据大量运动车辆在道路平面内形成的轨迹域分布特征,综合边界约束估计道路中心点。最后,结合道路中心线在各点处的法线向量与车道宽度信息确定平移量,并利用点平移运动拟合车道线,实现道路坐标系的自动建立。使用真实高速公路视频数据,在多种道路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定阶段,构建方法对不同高速公路场景的最大标定误差不超过11.55%;与最新的方法相比,直线道路平均标定误差分别降低6.68%和3.58%,弯曲道路平均标定误差分别降低7.43%和2.61%;在道路坐标系构建阶段,构建方法的平均投影距离为0.077 m,接近最新方法的0.069 5 m;而其平均精度为0.916,显著优于最新方法的0.663;所提道路坐标系能够自适应道路形态的变化,有效解决了从监控视频中描述车辆与道路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AutoCAD绘制公路平面图的过程中.依据桩号和距中线距离直接绘图能够提高绘图速度和准确性。基于VBA语言设计了一种新算法,实现了用户坐标系(UCS)与以中线为参照的相对坐标系(midline relative coordinate system,MRCS)之间的坐标转换。最后给出了两个典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对该款铝制乘用车白车身利用Hypermesh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六分力轮测得的短波路路况下的载荷谱数据,利用Ncode对该车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相比于通用的计算步骤,文中通过建立简化的悬架模型,提出了一个简化方法。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指出在该类型乘用车设计中,针对疲劳需要重点关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鉴于加速度传感器和GPS直接测得的加速度数据和速度数据波动较大的问题,运用多项式拟合方式,将速度数据进行拟合求导,进而得到整车的加速外特性曲线,并对整个过程实现界面化处理程序,处理结果对动力性仿真分析、挡位分配、竞品分析和实现最大加速能力时换挡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逆阵的路面综合性能马尔可夫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路面使用性能的核心是确定状态转移矩阵,目前求概率转移矩阵的方法都需要大量数据,而且认为所得概率转移矩阵不变,而我国积累的路面使用性能数据(特别是高速公路)较少,直接利用目前概率转移矩阵计算可能导致较大的预测偏差。为此,试图建立利用较少数据、随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而更新的项目级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杨建华 《国外公路》1994,14(4):47-54
在道路施工中,核子温度密度计被广泛的用来测定施工现场土的密度,目前大多数型式的核子仪中,用于道路工程中的主要有表面散射型和直接透射型。一些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上提出表面散射型核子仪所测得的密度偏于表层土的密度,操作核子仪的试验人员也有同样的意见。本研究证实了表面散射型核子仪的这种偏差,也证明了直接透射型核子仪能够测定选定深度以上土层的平均密度。且直接透射型核子仪所测得的密度不会明显偏于表层土。同时本文  相似文献   

13.
广深高速公路服务水平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晨  孙雷军 《交通工程》1997,(3):40-43,28
本文从分析高速公路交通流的交通量、车速、占有率的关系入手,建立了三者的关系模型。并用广深高速公路的车辆检测器测得的数据,对其服务水平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4.
柔性路面沥青层的温度场预估模型对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和开裂预估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得到一个利用无穷级数形式表示且易于实现的解析模型,该文采用了统计分析模型在实测路面温度数据的基础上快速预测了沥青路面的温度场。并在夏季和冬季同样的天气条件下测得现场温度数据,在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层内进行了模型验证。现场测得的温度数据表明:该预估模型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协助现场工程师根据测量的路面温度数据快速估算沥青路面的温度场。  相似文献   

15.
快速而准确地建立车身坐标是车身表面测量的难题之一,建立车身坐标系有两个过程,一个是坐标轴旋转过程;一个是坐标轴平移过程,介绍了通过通用测量程序实现坐标轴旋转和用“浮动零位法”建立坐标轴原点的两种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显提高车身表面的测量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图形坐标变化理论,提出了基于UG点拟合法的汽车车身点云数据坐标快速对齐方法,介绍了点拟合法的坐标变化理论及汽车车身坐标系与UG系统坐标系的对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利用点拟合法快速准确地实现了车身点云数据的坐标对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年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开始利用无人机去做一些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在桥梁检测领域,无人机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轻便易携带,操控简单等优势,因此无人机在该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利用无人机进行桥梁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桥梁结构的原因,桥下GPS信号强度非常弱,甚至没有信号,因此采集到的数据无GPS信息,也就无法与实际的坐标进行关联,这对于之后的信息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如何在无GPS信号的情况下将采集到的数据与桥梁坐标系联系起来,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无人机的惯性导航系统,采用积分原理,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桥梁坐标系下坐标值。  相似文献   

18.
人体特征点在车身坐标系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汽车车身设计有关的人体特征点通常指的是眼睛、头顶点及胯部、膝部和胃部上的一些特殊点。驾驶员以自己的意愿将座椅调整到适意位置、并以正常驾驶姿势入坐后,人体上的这些特征点在车身坐标系(或某特定的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通过摄影法测得。测得的数据经数理统计处理后,可以查明这些特征点的分布图形。将图形制成样板便可作为车身设计的工具。因此,人体特征点分布规律的研究在汽车驾驶室或乘员室空间设计规范的制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人机工程学的依据。本文试图借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来说明人体特征点分布的研究方法及它与驾驶室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以求对我国即将开展的这项研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激光扫描仪的数据分析,对智能车辆前方地形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采集的离散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减弱噪声的影响,通过车体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转换实现车辆行走过程中不同场景的拼接;然后基于Splatting理论,选取椭圆高斯足印函数实现了离散三维数据的直接体绘制;最后结合可视化工具包VTK(Visualization Toolkit)的连续数据场轮廓提取和交互操作功能,在Visual C++开发环境下实现了基于激光扫描的环境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达到逼真重构真实环境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网络中的最优路径搜索的树修剪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性,构建了一个最优路径计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最优路径搜索的树修剪算法。并根据实际测得的交通数据.验证了该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