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旋喷桩加固处理地基为例,介绍旋喷桩加固处理地基设计、施工要点及技术经济比较,认为旋喷桩加固处理地基在净空较低的中、小桥梁基础处理中具有其它加固处理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石舒 《铁道建筑》2006,(3):25-27
在既有立交桥改造施工中,桥基础为软土地基,施工场地小,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效果良好。文章以东伸铁路立交桥改造工程为例说明了高压旋喷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简述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结合西峡车站高压旋喷桩加固高路堤起重机走行轨基础工程实例,介绍了旋喷桩的设计、施工机具、施工工艺参数、操作要点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经施工质量检测分析和实践证实,旋喷桩加固起重机基础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福州地铁1号线下穿福州火车站铁路工程为依托,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模并分析地基不加固、仅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仅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高压旋喷桩联合袖阀管注浆加固4种施工方案控制路基沉降的效果。试验及计算表明,高压旋喷桩联合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方法能发挥高压旋喷排桩隔水和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提升土体强度的优势,可减少沉降50%,是改善复杂地质条件地区盾构隧道施工中路基产生过大变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软土夹漂石的地基无法采用震冲碎石桩加固。由于改用了旋喷桩 ,并采用“先引孔、后旋喷”的施工方法 ,不但达到了设计所需的加固深度 ,而且加快了成桩速度。  相似文献   

6.
任庆昌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2):36-38,56
研究目的:针对客运专线对挡土墙稳定性和变形要求高的特点,探讨研究挡土墙基底为深厚软弱土层时采用旋喷桩加固的设计计算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研究方法:根据客运专线挡土墙的特点和地基条件,采用复合地基计算理论进行基本参数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采用压应力扩散理论和实体基础理论对旋喷桩布置和加固深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基于重力式挡土墙及湿陷性新黄土的特点,在复合地基设计结果基础上,比较实体基础和压应力扩散理论计算的加固深度,为提高客运专线路基挡土墙稳定的可靠度,设计采用实体基础计算理论确定加固深度。研究结论:在地基加固设计中应根据可靠度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加固深度计算理论,在客运专线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如果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采用实体基础计算理论进行设计可靠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旋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在加固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形式,用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达到地基加固目的.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对软土设计计算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根据秦沈铁路客运专线A-18标段单管旋喷桩施工情况及现场收集的一手资料,对单管旋喷注浆法加固砂粘土地基定额作了分析探讨,为补充高速铁路定额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旋喷桩的工程特性、承载力计算、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技术问题,可对旋喷桩在铁路桥梁软土地基加固中的推广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HPJM-A1型高压旋喷搅拌机加固地基施工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史家窝铺中桥台后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施工实例 ,介绍HPJMA1型高压旋喷搅拌机的主要特点及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哈大线接触网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通过论证后指出,我国既有线已采用的3跨、4跨锚段关节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列车2 0 0km/h运行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