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可有效缓解洪涝灾害、补给地下水源,是减少水污染、涵养水源和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循环的有效手段.对道路雨水性质进行了分析,论述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技术中的植草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湿地及暴雨塘等工程措施对路面雨水径流的处理效果.低影响开发控制路面径流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雨水利用进行分析与计算,论证了校园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并对如何利用雨水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选取新疆地区克拉玛依-塔城和乌尔禾-阿勒泰两条高速公路部分互通区为试验区,根据干旱区公路沿线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特点,设计出互通区雨水收集边沟和雨水集流工程措施,配置乡土植物物种,探索适合干旱区高速公路互通区雨水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目前城市河道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生态化河道整治原则、整治内容、整治措施以及整治技术,并结合工程案例提出了具体的整治举措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城市生态化河道整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发展成为关乎民生的多学科综合的社会问题,单一层面的交通治理措施逐渐失去作用。以国内主要城市详实的交通数据分析大城市交通的基本特征,提出城市空间综合利用、发展目标导向性交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层次方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利用下沉式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雨水调蓄系统进行道路排水设计的方法,为今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是快速发展的国家老工业基地,又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的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制约沈阳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显现。解决沈阳水资源短缺虽然可以采取引水、节水等途径,但利用雨水资源是现实而廉价的。本文就沈阳市利用雨水资源的重要性、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晋城至焦作高速公路某服务区及场区内降温池工程设计为背景,介绍了雨水回收再利用的几种应用途径,对高速服务区及场区周边存在敏感水体需要保护措施的时候提供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也将逐年增加,故如何有效的回收和利用我国的废旧轮胎,是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枢纽立交规模大、线路多、交通组成复杂,其方案选取的合理及空间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从城市枢纽立交的定位与空间划分出发,通过五处具有代表性的立交方案与空间利用关系的分析,对城市枢纽立交总体方案选取及其空间的集约利用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城市枢纽立交构型与空间利用的几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
Urban remnant natural area (URNA), located in the urban or suburb area, less disturbed by dwelle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plex urban ecosystem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pite that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on the urban nature in urban and suburb area,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URNA is still rare. After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value of URNA, this paper presented a methodology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NA by adopting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prior-selection proces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vector resemblance-degree. As a resul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URNA includes target level A, rule level B(ecological environment value, ecological recreation value, social culture value,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index level C( diversity,singularity,nature,area,stability,recreation,landscape element,aesthetics,history,scientific), and index level D(20 items). Each index weigh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URNA of Shanghai was confirmed finally.  相似文献   

12.
资源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然而, 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资源综合利用就成为当前的主要课题之一, 资源综合利用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为了使项目的各个方案在比选时有较合理的依据, 从使决策者选出最佳行动方案, 将数据分析中的层次分析引入资源综合利用的社会效益评价中.  相似文献   

13.
对喀斯特地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反映喀斯特地区路域生态本底状况植被资源、水土流失状况、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地形坡度和水环境状况的5个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喀斯特地区路域生态本底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路域不同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结果和总体分布,对喀斯特地区公路路域进行生态恢复工程措施的研究,以保护喀斯特地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使工程项目发挥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改线段的大改线和小改线2个线路方案走向及优缺点,推荐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的小改线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开发郊区新城是城市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从土地利用、对外交通、货运交通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新城交通规划的目标,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俊杰  黄涛  龚平  刘佳 《交通标准化》2010,(23):198-202
根据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生态影响评价内容,采用目标分解法、调查研究法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生态影响、环境影响、景观影响和社会经济及资源利用影响4大类19个基础指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线性加权的方法确定综合评价结果,对客运专线建设进行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以合福客运专线福建段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期会对环境产生较弱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评价构建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某城市十年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实例证明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是科学、有效的,克服了单纯利用灰色或模糊评价法中的不足。不但准确得出各年的评价结果,而且借助隶属度矩阵能分析出各年评价指标上的差异,进而有助于政府调整措施促进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影响高速客运站换乘若干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高速客运站与市内交通系统换乘规律及特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的属性因素归纳为协调性、顺畅性、直捷性、便捷性和舒适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对相应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应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燃油消耗迅速增加,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峻。汽车的污染物排放、燃油消耗量和运行经济性受汽车实际行驶工况的影响较大。在分析国内外行驶工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车辆在城市混合道路上经历加速、匀速、减速、怠速各种工况变化的行驶情况,定义能耗、能态、能量利用率的概念,利用车辆没有制动行驶克服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下的自由行驶距离构建能量利用率模型,并将此模型在我国市区的行驶工况下进行应用,计算出标准工况下的能量利用率。研究表明:车辆的能量利用率不到40%,提升空间较大,为减少能源消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