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车辆段是承担车辆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维护的重要部门。针对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开发一体化建筑设计,论述了盖上盖下一体化建筑设计的基本构成;重点研究实现车辆段上盖开发一体化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徐泾车辆段上盖开发工程,系统阐述了建筑一体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工程车辆段主要设施工艺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段设计和运营经验,提出关于车辆段主要运行设施和检修设施工艺设计的看法,供同行们参考和研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轨道交通车辆段进行上盖开发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方法。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济南东车辆段为例,介绍和分析了预留上盖开发的轨道交通车辆段在设计过程中重点及综合考虑的相关问题,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日益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形成了矛盾,立足于"土地再生"的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开发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思路。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元江路车辆段上盖开发,从规划与方案两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土地利用、交通组织、控制条件、工程可实施性等问题,以期引起业内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对地铁车辆基地各项功能的需求,以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武青车辆段工程为例,阐述了其对地铁车辆基地工艺设计的影响,提出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中心地区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中心区外围区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轨道交通对机场的服务、地铁车辆段布局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和总结了东京、伦敦、巴黎、纽约四个国外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特征,并与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提出北京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影响轨道交通明挖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的因素有车站选址、车站规模、施工工艺选用、装修标准、周边地质及地域经济差异等。通过对轨道交通明挖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组成要素的分析,归纳出影响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有效控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工程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出入线是正线与车辆基地之间的连接线和联络通道。通过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出入段线方案设计与研究,分析探讨出入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出入线能力核算等若干问题,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扩建涉及专业多、接口复杂、协调难度大,是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为提高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基于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浒墅关车辆段停车列检库扩建设计实践,介绍车辆基地的基本情况,分析扩建的必要性和相关设计方案,并指出扩建工程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车辆段的动力和照明配电系统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地铁车站和普通地面建筑,有其特殊的要求,针对室外电缆敷设的管网、动力配电及室内外照明等系统,简述轨道交通8号线殷行车辆段动力和照明配电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轨道交通15号线(顺义-颐和园)规划方案已经获得批复。该线一期工程(顺义-望京)将率先开工建设。根据规划,轨道交通15号线全长45.7km,其中地下线约32km,高架线约13.7km,共设车站21座,新建车辆段、停车场各一座。其中一期工程起自已通车运营的13号线望京西站,终至顺义区河东站。按照批复方案,轨道交通15号线西起颐和园旁的西苑站,向东下穿4号线和八达岭高速公路,至奥林匹克中心区后继续向东,穿过京承高速至望京,转向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试车线长度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规模控制起重要作用,也是车辆基地规划设计的关键点。通过对轨道交通试车线功能需求、列车牵引制动特性和关键控制因素等综合分析,提出试车线设置原则及长度计算等技术要求,为试车线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对用地条件受限的车辆基地,提出降级设置试车线的具体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对正线试车区段的选址、长度以及相关专业配套等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及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综合开发利用及建筑消防重难点的介绍与分析,为后续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建筑消防设计提供相应的策略支撑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行业信息     
<正>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FIDIC优秀工程奖"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下称"10号线")荣获2015年度"FIDIC优秀工程奖"。它是中国境内首次采用全自动驾驶、成功实施盾构区间穿越运行中的机场跑道,而且成功实施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的工程。10号线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首次采用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实现了列车自动出入、行驶、开关门、故障自动恢复等功能。2014年运营正点  相似文献   

15.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的要求,详细阐述了轨道交通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给排水系统环保节能设计的思路和措施,并介绍了太阳能利用及雨、废水回收利用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4日,由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中车株机·捷安"杯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天津市预赛(以下简称"大赛")在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双林车辆段拉开帷幕。启动仪式由轨道交通集团培训中心副书记、副主任张齐坤主持,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李树岭处长,市总工会经济保卫部王卫平部长,市交委人事教育处赵自金,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琦,培训中心党总支书记周政,培训中心副主任林虹,运营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标,滨海快  相似文献   

17.
土路基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主要用于地面段线路,包括地面正线、车辆段、停车场等,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下部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通过对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先后使用的土路基填筑标准,以及与铁路相关标准的比较和分析,结合上海地区的特点,对上海轨道交通土路基填筑的基床填料、压实指标等标准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建筑的屋面有各自适合的排水方式。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元江路车辆段综合开发项目,对上盖板地雨水排水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盖下各单体不同特点分别采用重力流雨水系统和虹吸式雨水系统,可为后续车辆段综合开发项目和其他大屋面项目的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霖 《运输经理世界》2023,(35):160-162
广深高铁新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内联外通的重要高速铁路通道,其兼顾路网中长途客流和城际客流的服务功能。在分析东莞枢纽现状以及规划铁路与总体布局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和枢纽客运量特点,从吸引客流、联络线设置、综合开发、工程投资等方面,研究广深高铁新通道引入东莞枢纽新客站的选址方案,通过对便捷出行和综合开发优越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推荐在水濂山设站。东莞中心站站址的合理确定,对于便利居民出行、打造高效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稳定枢纽轨道交通布局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空间需要满足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的综合开发利用,介绍和分析了影响土地空间利用的几个因素,探讨了不同开发层土地空间利用模式,可供类似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土地空间利用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