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域铁路供电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172-17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域铁路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就市域铁路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供电制式选择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市域铁路系统供电制式的分类,分析制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域铁路系统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建龙岩至龙川高速铁路作为杭广客专的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系珠三角地区的重要辅助通道,同时也是联系闽粤两省内陆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速度目标值的选择对吸引沿线客流、形成主要技术标准、确定工程投资、保证运输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为了合理选择龙岩至龙川铁路的速度目标值,从客流特点、功能定位、对时间目标值的适应性、工程投资与经济效益以及与相邻高速铁路的协调等方面研究得出了速度目标值的合理取值:龙岩~梅州段采用250 km/h,梅州~龙川段采用350 km/h。  相似文献   

3.
张聪 《城市交通》2022,(5):23-30
促进都市圈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网络融合是应对都市圈内部交往需求日益紧密的重要措施。从探讨上海大都市圈在两网融合的规划、建设、设计、运营过程中难以协调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借鉴东京首都圈私铁建设运营模式,提出上海大都市圈内两网融合发展模式。网络布局层面,“干线融合、次级延伸、分区织补”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模式更适应上海大都市圈内部多元化的城际出行需求;机构建设模式层面,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实体公司,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建设和运营是实现网络化运营的关键;运营管理层面,以公交化与快慢线运营模式保障两网竞争力。最后指出,要以两网融合发展为前提,构建形态合理、运营灵活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服务都市圈以及市域内部多元化的联系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机车计算速度为设计变量,以投入(万吨公里相关运输成本)最小,产出(机车生产率)最大为双目标函数,采用多目标优化技术在微机上求出了我国主型机车的经济计算速度,可供运营与设计部门选择机车计算速度及制订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确定速度、重量、密度关系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正处于从中心区向外扩张、卫星城及新城逐步建立、城市群逐渐形成的发展阶段。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出行距离也在加大。在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居民出行时间往往超过了一小时。为了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过度拥挤,减少居民出行时间,市域铁路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青睐。  相似文献   

6.
7.
正众所周知,市域铁路在功能定位、技术指标上与地铁存在较大的差异。地铁具有非常强的集聚效应,而长距离、快速的市域铁路更有利于引导客流向外发展、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强化郊区副中心的功能地位,避免连带发展对郊区空间的蚕食。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选择合理的轨道模式作为城市空间重塑的重要支撑。成都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市域铁路列车不中断供电的要求,对市域铁路采用双边供电技术取消电分相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外部电源供电方式建立平行双边供电和树形双边供电的等值电路模型,推导均衡电流的计算模型,分析减小均衡电流的措施;并以某市域线路为例,仿真计算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分布和均衡电流,验证均衡电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市域铁路单相交流牵引供电采用双边供电方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实例中的市域线路合环时,牵引变压器最大功率为70.36 MV·A,最大电压波动为0.702 5%,110 kV输电线路承受的最大电流为833.418 A,双边供电系统中“电磁环网”对电网潮流分布的影响均在牵引变压器、输电线路承受范围内,稳态情况下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合环线路中均衡电流占比为2.322%,对系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京沪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值对工程造价及运营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难以改建的固定设施的技术标准,应采用较高的速度目标值(300km/h);对以后易于改造的设备,建议采用较低的目标值(200km/h)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一、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实施土地储备的量化分析1.土地增值收益量化分析 建立土地增值收益模型时,假设条件是排除经济增长、其他政府投入环境建设和市政设施等带来土地增值影响因素,选取在轨道交通建设前后时段,在站点周边一定范围内住宅用地作为比选对象,测算单纯因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2.
13.
建设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是城市群及都市圈内解决旅客出行的有效办法之一。我国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刚刚起步,为构建高效一体的轨道交通网,借鉴国内外一些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的发展经验,列出数据并加以分析,得出国内外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快速发展带来的启示,从而提出促进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较慢的地区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吸引范围不断拓展,导致客流量大幅增长,运量与运力矛盾日益突出。近年市域铁路在国内发展迅速,为充分挖掘市域铁路的运输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主要分析市域铁路线路输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别对信号系统、折返、列车能力等因素深入分析,并总结出线路输送能力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我国市域铁路后续标准化设计需要,总结市域铁路设计中的相关技术。以温州S1线设计为例,介绍温州市域铁路工程概况。在此基础上,总结4个方面的设计技术,包括温州市域铁路设计中沿线土地开发、TOD发展等理念;研发市域铁路新型道岔、采用市域铁路ZS标准活载等相关线路标准设计;研制CRH市域列车作为市域D型车等相关车辆与限界设计;采用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基于TD-LTE的多网融合技术、点式ATC信号系统等相关机电工程设计。设计成果为我国后续市域铁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杰  马魁 《城市交通》2021,19(6):15-20,68
对市域(郊)铁路的宏观发展背景及服务特征认识往往局限于项目立项和制式选择,忽略了其交通服务功能.从市域轨道交通概念梳理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市域(郊)铁路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市域(郊)铁路发展应关注的三个问题:都市圈发展模式与路径,生产要素的集约高效利用,财政可持续能力硬约束.提出市域(郊)铁路在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际铁路与市域快轨在决策体系和功能技术上的现状背景,分析深圳、香港两地的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实践案例,旨在提出统筹空间规划、轨道交通规划与工程设计的决策支持框架。从出行人性化、空间相契合、经济可持续三方面阐述正确处理城际铁路和市域快轨关系应考虑的三方面因素。进而提出涵盖车站、线路、土地利用、周边接驳、投融资等方面的规划决策分析框架。强调城际铁路和市域快轨的功能要落实在都市圈的空间规划上,通过全程旅行速度来控制速度目标值的实现,进而确定车辆选型、供电制式、站间距等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在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及牵引计算特点的基础上,以温州S1号线一期工程为线路条件,对预定的五种列车编组形式进行了牵引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编组方式4M2T是最适合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大都市区、大都市圈的规划发展定位,对各片区之间的可达性、时空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相辅相成。为提高市域铁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线路的可持续性。首先,分析了国际四大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及其特点;其次,构建市域铁路选线思路,线路选线基于城市空间拓展耦合、并根据现状及规划客流需求考虑多层次轨道交通协同及良好的TOD开发条件;最后,以福州至长乐市域铁路为例,对线路路由进行优化研究。为国内类似功能定位线路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依据换乘站点的规模与客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将市域铁路与城市地铁共站换乘方式分为单点、两点和多点三种类型.重点对各共站换乘方式的方向梯度、时间梯度、可达性梯度、费用梯度等进行抽象分析,构建共站节点需求双对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并引用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