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引进车型如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雅阁等产品,提升了我国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例,当年上海大众引进生产桑塔纳,为了抓好国产化工作,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上百家零部件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由于国产化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整车企业发展。后来的上海通用别克、广本雅阁,都是投产当年,国产化率就达到了40%,帕萨特B5轿车实现了投产当年国产化率超过52.8%。而现在一些民营和地方轿车企业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各层次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新品投产起步就能达到90%以上的国产化,整车国产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丁二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57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  相似文献   

2.
胡安生 《汽车情报》2006,(15):14-19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当时主要是依托一汽的建设,以及后来的二汽的建设,是为卡车的零部件作配套生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零部件产业步入了成长期,为轿车配套使产业技术含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一、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汽车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二十多年来,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在我国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也都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零部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武汉市零部件企业也应随着整车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快配套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5,(6):23-25
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动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等措施逐渐到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汽车工业企业组织结构是湖北省顺利实施“百万汽车工程”、提高汽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在全国汽车工业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的形势下,建立和发挥湖北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优势,保证较高的生产集中度和生产专业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我国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湖北省应紧紧抓住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纵向分工生产体制,以提高湖北轿车工业的竞争力,使湖北汽车工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争取更大的主  相似文献   

11.
我国轿车工业由于技术水平较低,车价高,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在中国加入WTO后,受到的冲击将会很大,轿车零部件工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因此,我国轿车工业应实施强强联合战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与国外大汽车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企业人员素;持形成相当的自主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可以从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水平、对引进轿车的配套能力以及汽车零部件出口业务的大幅增加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目前,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点。与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横向比较,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无论在发展模式、产品数量、产品科技含量、研发能力、生产供货方式,还是在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关系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中华汽摩配》2004,(11):61-63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可以从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水平、对引进轿车的配套能力以及汽车零部件出口业务的大幅增加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目前,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点。与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横向比较,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无论在发展模式、产品数量、产品科技含量、研发能力、生产供货方式,还是在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关系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轿车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日本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过程,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提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已有了超过年产5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和市场容量,并且正在向2010年年产1000万辆汽车的目标前进。在此时刻,中国政府和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中还存在重视引进、合资而轻视自主品牌、自主开发;重视整车发展而轻视零部件发展;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与国外大的汽车公司相比仍处在小规模、低水平状态等问题。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进行法律法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自主开发、自主品牌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随着整车制造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图1所示,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致可以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是依靠原有基础的自主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主要以商用车零部件为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只能与规定的整车企业配套;市场需求的规模有限,产品制造与质量水平不高,基本上没有研发能力。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是依靠自主力量引进国外设备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以上海大众公司合资生产桑塔纳轿车为代表,开展了大规模的国产化替代工作,培养了一批中…  相似文献   

17.
上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随着整车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在吉林、湖北、上海、重庆和京津地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同时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向该地区迅速聚集,促进了零部件产业的急剧发展。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拥有上汽集团,又背靠通用、大众两大跨国公司,是我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零部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上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概括》(2004年5月)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有1/3的企业已初步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1/3具有较强的国内竞争能力。甚至一些外国专家认为,上海聚…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05,(8):66-67
“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零部件。如果零部件上去了,整车产业也就上去了。”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博士在“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对记者所说的话。但是,本土零部件产业的成长空间在哪里?本土零部件企业是否能够探索出适时适势的发展策略?随着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业界人士都开始关注与探讨这些问题。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全球整车利润下滑,销售增长速度持续放缓,整车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零部件行业成为汽车工业的焦点所在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比去年均有所上升,汽车产量增长5.15%,销量增长9.35%。但是,汽车企业的利润却大幅回落。整车企业利润下滑比零部件企业更为明显;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48%,15家重点整车企业利润下降幅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有4家企业亏损;零部件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9%。整车价格继续走低,但降幅明显缩小。汽车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增长显著。另外,乘用车产品结构向节能型转变。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中,  相似文献   

20.
秦远建 《上海汽车》2001,(11):11-13
通过对近年来汽车类上市整车公司与零部件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汽车工业上市公司中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资产负债能力,成长能力几个方面发展不平衡,从而推断汽车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配置没有得到优化。面对WTO,我国汽车工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明确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各自的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均衡发展,最终提高汽车工业整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