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概述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分析了从因特网空前繁荣到“效率时代”的原因,并首次提出了基于可变波长激光器的光交换网,这种光路交换网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首次提出可消除偏振模色散的长距离传输的光微带,提出了建立原料废料相互循环利用的光电子,微电子基础材料的环保工业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首次在保持线偏振不变的前提下,将偏振主轴的概念推广到任意光波导,证明了损耗与偏振无关的任意折射率分布的单模光纤中,存在两正交的偏振主轴、首次引出了偏振主轴色散的概念,它可以作一种新的表征偏振模色散的度量方法,给出了偏振主轴色散的公式及它与长度的关系。偏振主轴色散与偏振主态色散相比,具有易于分解与合成、不需求偏振态对频率的导数、较接近实测结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极限因素,利用模耦合理论,采用在光纤拉丝过程中同时旋转预制模的工艺来增强模耦合,实现了光纤偏振模色散的减小,能保证普通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数值小于0.5ps/√km。  相似文献   

4.
单模光纤双折射色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光纤偏振模色散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极限因素,在国内首次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对光纤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波长扫描法能测量较大范围内的偏振模色散,可以做为基准测量法,改进的OTDR可以近似测量偏振模色散较小的光纤,但它可以看到光纤中的每一段的具体双折射特性。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分析了从因特网空前繁荣到"效率时代"的原因,并首次提出了基于可变波长激光器的光交换网,这种光路交换网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首次提出可消除偏振模色散的长距离传输的光微带.提出了建立原料废料可相互循环利用的光电子、微电子基础材料的环保工业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 概述 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使长距离、高比特率数字通信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高速光通信技术又对光纤的工作波长、衰耗、色散、非线性效应以及偏振模色散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主要由光纤衰耗以及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接头衰耗决定.  相似文献   

7.
SDH光传输设备中的光板主要提供光通道,完成O/E(光/电)及E/O(电/光)转换,处理业务VC-4及开销后,将信号送至交叉板CS和开销处理板OHP;并将来自OHP的低速信号复接成STM-N高速信号,进行奇偶校验,产生B1字节、NRZ7级扰码,经光电转换后发送出去。实际工作中,很多故障与光板有关,特别是光板的B1和B2字节性能告警。  相似文献   

8.
介绍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结构组成和传输、控制、管理平面,黄万线铁路工程采用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特性的增强型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OptiX OSN 2500/1500设备组网,为国内首次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弹性分组环(RPR)是当前城域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为了满足基于分组的城域网的要求而设计的。为了实现基于优先级区分的业务服务质量,弹性分组环采用了基于优先级区分的队列以及转发机制。与传统的队列延时研究方法不同,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以及转发延时与当前网络中的拥塞状况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弹性分组环协议,建立了弹性分组环转发缓存和接入缓存的排队模型,对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时延以及转发队列时延做了定量的分析计算;进而得到弹性分组环中各类优先级转发及接入缓存所需要的容量;利用仿真工具建立了RPR网络的排队传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的结果非常接近,从而验证了所建立排队模型的正确性,能够为网络业务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各级缓存容量的结论已经应用在弹性分组环的专用芯片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方案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通信传输系统方案进行探讨.包括开放式传输网络(OTN)、光同步数字传输网(SDH)及异步传输模式(ATM)三种方案,并对各方案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浓度转换系数的具体标定步骤和计算公式,分析了测量结果误差的来源,并给出了误差分析的步骤和结果。结合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的实际应用,总结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对施工隧道粉尘采用滤膜粉尘采样器与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同步测定,通过计算求得转换系数K值。结果表明,采样位置距发尘源距离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对K值有较大影响,粉尘浓度与K值间呈线性相关。这种影响是由于粉尘颗粒中位径变化而引起的。发尘源非连续发尘时不但引起粉尘浓度变化,而且引起中位径改变。由此提示,由K值乘相对质量浓度换算质量浓度是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铁周界异物入侵监测和预警需求,提出了一种融合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视频联动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的分布式、多维度高铁周界异物入侵感知与识别系统。通过使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进行应变监测以及相位光时域反射(Φ-OTDR)技术进行振动监测,可有效捕捉异物入侵事件。同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报警信号进行大数据分析,可降低系统误报率。该系统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高铁运营安全预警完备率和应急响应效率,具有重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毫米波驼峰测速雷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分析了降雨对毫米波雷达的干扰机制,采用圆极化波抑制干扰的原理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AC01/02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及其故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AC01/02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的基本电路结构,阐述了辅助逆变器中IPM模块及其驱动电路与故障监控的原理.详细介绍了AC01/02型电动列车自引进以来IPM模块的故障及其严重影响列车正常投运的情况,并对IPM模块的故障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故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蓄电池充电的极化现象和脉冲电镀原理,设计一种新的充电方式——智能型快速脉冲充电技术,适合各种类型的蓄电池。利用该充电技术的充电机可以用低于电池端电压的电压对蓄电池充电,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轻轨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的位置检测设备进行探讨.分析常用的列车位置检测设备应用于轻轨系统的局限性,研究ARTJZ -2型计轴系统应用于各种钢轨和道床条件的工程实施方案,检测ARTJZ -2型计轴系统样机的功能、性能、安全,并对轻轨列车、汽车、行人混行模式下对系统的影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RTJZ -2型计轴系统完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C3、CBTC模式存在的地面信号亮红灯(或灭灯)与ATP命令不一致问题,提出新的显示绿闪及点灯电路,解释其含义。分析重载移动闭塞CBTC模式转为LKJ模式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给出重载移动闭塞系统可靠性拓扑图,计算出常态开灯与常态灭灯CBTC系统的可靠性值,得出常态开灯比常态灭灯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光传输通信工程建设的实例,针对高速率光传输系统内Rn参考点纠错前误码率随机波动变化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光缆偏振模色散对于该问题的影响,介绍具体的分析处理过程,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ZG0Cr18Ni9Ti不锈钢悬挂座铸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锈蚀现象,利用极化曲线方法分别对表面处理状态不同的试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达克罗表面处理的试样耐蚀性高于经酸洗钝化表面处理的试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