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津区仁沱大桥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水深平均有限元法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根据伽辽金加权余量法离散模型方程组,并结合Newton-Raphson迭代法,较好地模拟了江津仁沱地区河道水流流场。经綦江仁沱河段的实测水面线、水流流速分布验证,其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重钢矿物码头工程的通航水流条件。经花朝门和汤家沱河段的实测水面线、水流流速分布验证,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复杂的河道边界条件下的水流情况,从而可预测河道的水流流场。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能满足工程通航需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南地区山区河流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总结出 :正弦派生曲线水流线路、协调的水流方向、良好的水流转向角及较大的弯曲半径为理想的航道水流流路 ,并提出了该规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雨天公路S型曲线超高缓和路段易形成积水,影响行车安全。以力学为基础,运用有限差分,建立了超高渐变段的水流路径长度与纵坡的关系模型;考虑车辆发生滑水的危险状态,得到水流路径控制长度。以公路单路拱S型曲线为研究对象,对3组不同车道数和7种不同纵坡工况下的±2%超高渐变段的水流路径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纵坡由0.5%增加到6%,水流路径长度平均增大2.83倍,纵坡越大,水流路径越长;当纵坡大于4%时,不同车道的水流路径都超过了限定值。以水流路径长度为控制指标,给出了不同车道数S型曲线平缓超高路段最大纵坡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不同圆柱桩群对均匀水流绕流流态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多组试验研究数据发现了:圆柱桩群对均匀水流的影响规律,不同圆柱桩群对同样水流影响性质与程度的差别,不同圆柱桩群对水流流态影响范围的规律,圆柱桩群的阻流率、排架密度和桩群长度对水流流态的影响规律,不同流速水流对圆柱桩群绕流流态影响规律.得出结论:桩群阻...  相似文献   

6.
山区航道水流流路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西南地区山区河流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正弦派生曲线水流线路、协调的水流方向、良好的水流转向角及较大的弯曲半径为理想的航道水流流路,并提出了该规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弯道水流特性是水利界感兴趣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的分布则是其重要内容。运用弯道水流概化模型试验,利用先进的ADV进行了三维流速数据的采集,从中提取了纵向流速参数。基于作者提出的弯道水面横比降与纵比降的沿程分布公式,经理论推导得到了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分布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公式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弯道水流特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三峡蓄水以来涪陵至长寿河段水流条件的变化情况,收集了三峡工程各蓄水期库区沿程各水位站水位资料,以及库区代表水文站流量资料。利用一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了成库初期3级特征流量下涪陵至长寿河段通航水流条件(水深、流速、比降),进行了水流条件变化对比分析,简述了航道条件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墩前水表面涡流、墩前向下水流、马蹄形涡流和尾迹涡流等4种不同特征水流对桥墩的影响.从水流形态特征、水流含沙量、河道无序采砂等方面探讨了桥墩冲刷的原因,总结出影响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水流特征、河床泥沙性质、桥墩墩形.在合理适用性方面对几种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10.
<正>泄水建筑物或跌坎下游水流的收缩断面是分析下泄水流与下游渠道中水流衔接形式的控制断面,其收缩水深则是水利工程或给水排水工程中消能工设计的重要参数。由于表征水流运动规律的能量关系式是关于收缩水深的高次方程,使得计算者不得不依赖于试算法或查图法,显然因为低效,又相继出现了优选法、迭代法、经验公式等;笔者在此介绍三个具有足够精度的计算公式,以利更加简捷地求解梯形、三角形及矩形断面水流的收缩水深。  相似文献   

11.
利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公路站场规划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将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对公路站场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利用熵权法科学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TOPSIS法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定量排序,从而作为选择公路站场布局方案的依据,以某市的站场规划布局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弹性补偿有限元法的拱桥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塑性极限荷载理论,提出了一种拱桥极限分析的新方法--基于弹性补偿有限元法的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综合考虑拉压、剪力、弯矩和扭矩等内力作用,根据近似广义屈服准则,通过连续修改单元的弹性模量而引起应力重新分布, 以模拟拱桥结构体系的塑性失效行为.同时,编制了拱桥极限承载力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模型拱桥的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方法所具有的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并且讨论了拱桥材料特性、截面几何尺寸和矢跨比等参数对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控制路基沉降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选取常用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和灰色系统法对软弱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三种方法预测的沉降量的大小,提出适宜的软弱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对于沉降观测值来说,灰色系统法与三点法和双曲线法相比,误差稍微有些偏大,但对于最终沉降量的预测。灰色系统法预测结果比较安全、可信程度高,因此,应用灰色模型预测软弱地基沉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indirect Trefftz approach, a wave number method (WNM)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ree-dimensional steady-state acoustic problems. In the WNM, the dynamic pressure response variable is approximated by a set of wave functions, which exactly satisfy the Helmholtz equation. The set of wave functions comprise the exact solutions of the homogeneous part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some particular solution functions. The unknown coefficients of the wave functions can be obtained by enforcing the pressure approximation to satisfy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the WNM have a smaller system matrix, and is applicable to the radiation problems since the wave func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domain size. A 3D acoustic cavity is exemplified to show the properties of th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ve number method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BEM, and it is fairly accurate.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目前在焊接结构残余应力测试中应用最广的小盲孔法及磁性法进行比较。首先进行标定、得到了必要的数据及图表,然后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可比性较差。文中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并指出,虽然目前对磁性法的测量精度还有争议,但用其检测消除焊接结构中残余应力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流体自由界面追踪方法研究是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的热门课题,已有多种方法提出.文中对有代表性的VOF方法和Level Set界面追踪方法进行了比较.根据各种算法对旋转和剪切2种虚拟流场中界面演化的追踪结果,探讨了各种方法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与VOF方法相比较,Level Set方法,特别是粒子level set方法能够更好地捕捉运动界面.  相似文献   

17.
混沌时间序列局域零阶预测法性能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计算机仿真比较了均值、距离加权和指数加权3种混沌局域零阶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抗噪声及多步预测性能.在无噪声或噪声干扰较小时,距离加权预测法的性能最好;当噪声干扰较大时,指数加权预测法预测性能最优.指数加权与均值预测法几乎具有相同的多步预测能力,距离加权预测法的短期预测性能最佳.对于标准的离散混沌时间序列,3种预测方法多步预测误差达到一定值后,不再随预测步长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由连续系统抽样得到的混沌时间序列,多步预测误差呈现一定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边界元法(BEM)作为一种新的有突出优点的数值计算方法,正在不断地开辟新的应用领域。本文通过给出黄土洞穴问题的三维稳定电流场的定解问题,利用格林公式导出边界积分方程。并将其计算结果与勒让德(Legendre)级数解进行对比,评价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同时,运用BEM 大量地计算了各种不同参数的视电阻率(p_s)曲线。从而对电阻率法的联合剖面装置参数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9.
用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饮茶过程中的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水质对茶多酚溶解速率的影响及隔夜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变化,从而对人们日常正确合理地科学饮茶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并利用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与KMnO4滴定法对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KMnO4滴定法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