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述河北省承德市山区公路的特点,分析发生水毁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些防治公路水毁的措施,来提高山区公路的抗水毁能力。  相似文献   

2.
暴雨、洪水等极端气候条件极易导致沿河公路水毁,给公路运营及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损失。结合贵州省铜仁市某公路水毁项目治理工程,分析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的形式、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对山区沿河公路的建设运营和养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区公路的水毁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禧  陈小苗 《江西交通》2001,(2):11-11,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山区的公路建设发展更为迅速,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山区公路易遭受水毁,每年雨季期间都有公路水毁发生,轻则影响通行能力,严重的将中断交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掌握山区公路的水毁特征,制定相应对策,防治结合,对保护好山区公路,保证山区公路安全畅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汛期来临,山区公路面临极大的养护压力,针对河北省保定地区山岭重丘公路特点,论述公路边坡、路基、路堤及桥涵和沿线构造物水毁的成因,同时针对每种水毁形式的成因提出工程防治措施和建议,对于山区公路的水毁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池地区公路技术标准低,每年公路水毁极其严重,针对山区公路易遭水毁这一突出问题,提出具体的水毁防治措施及综合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山区公路水毁的特点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来山区公路水毁的特点,提出通过完善排水系统和加强排水系统的养护,来增强公路的抗洪能力,减少公路水毁损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公路水毁类型和机理的分析,介绍水毁防治常见的处理手段,并针对云南山区公路特点,对如何作好公路水毁防治,保证公路安全畅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特点及其工程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区公路建设中,沿河公路路基水毁不仅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给公路后期的养护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分析归纳,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形式、特点及原因,提出沿河公路路基冲刷防护应遵循“顺应水势、因势利导”的原则,并提出几种工程防治措施,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在山区沿河公路路基设计及其水毁治理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山区公路的设计方法,同时提出公路防护和环保充分结合、合理设计水毁防护系统等山区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山区公路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实践中总结山区公路水毁的原因,对预防水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伟  田伟平 《北方交通》2008,(5):178-180
运用已有野外现场调查与室内模型试验资料,研究了山区小桥涵抗水灾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分析了导致山区公路小桥涵水毁的因素,提出了小桥涵抗水灾的评价指标,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山区公路小桥涵的致灾因子与其抗水灾能力的关系,提出了评定山区公路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山区乡村房屋模型水流作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山区乡村房屋模型在水流槽中进行模拟山洪水流作用的试验,研究山区洪水对村镇房屋的作用,了解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不同墙体开洞率的山区乡村房屋在山洪作用下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各片墙体所受水流力的分布规律为水平方向中间大两头小,竖直方向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模型沿水流方向所受总合力随着开洞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依据此规律,山区乡村房屋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考虑满足适当的开洞率,以降低所受到的水流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文中针对某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出现地下水突发大量涌出的不良地质现象,从隧址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洞内涌水量与地表水体水位的联系、洞内掌子面地质条件、隧址地表山塘地质条件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之间的连通使得山塘与隧道涌水段(RK5+917~RK5+903)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是突发涌水的主要地质成因。  相似文献   

14.
山区挡土墙是一种在公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构造物,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发生失稳变形。山区挡土墙工程的特点是石材丰富,地基承载力强度高,沿溪线受水冲刷威胁大,陡峭山坡受土压力较大。针对山区地形的特点,分析山区挡土墙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与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冻土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多方关注.为了解冻土区域路基冻害的形成与危害,就冻土的冻害机理与影响因素作了详尽地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土中含水量、地下水位高度以及土的类别是冻土形成的影响因素.针对冰冻形成原因,提出增加路基高度、采用浅色路面材料、安装热棒等多种冻害防治方案,为保证路基完整,增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关常英 《北方交通》2007,(10):17-19
通过多年山区公路养护管理实践,阐述了山区公路路基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山区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山区沥青路面上坡路段严重的车辙破坏,通过对上坡路段车辆行驶特性的分析,计算车辆对路面结构的水平和垂直荷载。通过建立道路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山区沥青路面车辆荷载对结构剪应力的影响,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纵坡技术指标,提高山区沥青路面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山区的农村公路实地调查、结合重庆地区地形、地质、以及经济状况,对重庆地区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指标的采用进行探讨,并提出技术指标的采用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重庆山区的农村公路实地调查、结合重庆地区地形、地质、以及经济状况,对重庆地区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指标的采用进行探讨,并提出技术指标的采用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水土流失损失是一个带状区域人为加速土壤侵蚀所产生的生态环境负效益。在综合考虑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基础上,系统讨论了高速公路的侵蚀地貌单元和沿线敏感区域,重点筛选出水土流失评价指标,建立了指标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算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公式,及山区公路建设产生的土壤侵蚀治理和预防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