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建设项目属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兼有噪声、振动、水环境、大气环境、电磁环境等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工作实践,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及特点,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验收调查中发现由于声敏感目标不合理地聚集于铁路两侧修建,为铁路改造后的声环境控制带来很大难度,也增加了环保验收难度。由于噪声标准设置的不合理,造成超标范围倒置,给环保措施的实施带来难度。针对验收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铁路局7年来在25个基层单位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体会为基础,着重从环境保护与运输生产相结合,使环境保护成为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清洁生产带来的无形资产,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宝贵财富等方面分析了推行清洁生产给铁路企业可能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以及在实现铁道部“两个工作重点转移”中的作用。同时对当前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笔者的建议,对铁路各单位推行清洁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九五”铁路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九五”期间 ,铁路环境保护工作在部党组的领导下 ,深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密切配合铁路运输生产体制改革 ,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 ,加快污染治理 ,取得了较好成绩。全路提前 1年完成了铁路环境保护“九五”计划指标 ,运输、工业企业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工作基本完成 ,铁路干线两侧的白色垃圾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逐步完善 ,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新污染防治工作明显加强 ,基…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路环保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的要求,结合铁路行业的实际,认真贯彻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铁路计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铁路“十五”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形势,明确“十一五”铁路环境保护目标,不断提高铁路环境保护工作意识,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抓住机遇,为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加强铁路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铁道部《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1"十二五"铁路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1铁路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环境保护要求更加严格"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铁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铁路客运量将达到40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 000亿人·km左右;铁路货运量将达到55亿t,货物周转量将达到41 800亿t·km左右。一方面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铁路客货物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是适应社会运输增长和缓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运输能力紧张、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国家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铁路运输工作量的增加必将带来一定数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增加。铁路环境保护工作将比"十一五"更加艰巨。1.2铁路建设依法合规推进,建设项目环保工作任务更重"十二五"期间是实现铁路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时期,到2015年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目前的9.1万km增长到12万km,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进一步优化完善。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繁重,大量新线投入运营,特别是高铁和快速铁路的投入运营,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1.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沿线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颁布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法规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铁路环保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和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任务艰巨,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开通一批快速铁路,五大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使既有线的货运列车数量大大增加,沿线环境质量更加引起社会关注。2"十二五"铁路环保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2.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铁路的环保比较优势,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铁路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管理力度,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夯实基础,整章建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铁路环境污染防治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与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的绿色铁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运营里程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工程建设给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在对我国草原区划、类型及其生态系统环境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以长春至西巴彦花铁路为例,分析了铁路工程建设对重要生态敏感区、人畜等的阻隔性、野生动植物、草原沙漠化等的影响,探讨了野生动物通道和光屏障的设置的区段选择要求,以期能为草原区铁路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路长途SDH传输网基本采用链状结构,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当系统发生阻断时,不仅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铁路形象.近年来,铁路DWDM干线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如果能利用DWDM系统中的部分资源给重要的SDH系统设置保护系统,可以大大提高SDH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新藏铁路已纳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开展前期工作之际,为做好新藏铁路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叠图对照等方法,研究新藏铁路沿线的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区分布、动植物分布特征等,并与青藏铁路、某在建高原铁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新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藏铁路约80%线路位于生态极度脆弱区域和重度脆弱区域;(2)沿线环境敏感区数量多、面积大、保护对象重要、社会关注度高;(3)沿线湿地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动物区系主要为高地型。新藏铁路大部分区段位于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沿线生态环境原始、独特、敏感、脆弱,与青藏铁路格拉段生态环境特征类似,与某在建高原铁路区别较大,基于新藏铁路生态环境特征提出的保护对策可用于指导新藏铁路环境保护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铁路建设和既有线改造的展开,给铁路用地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发挥土地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积极优化和保护利用土地资源,以节约集约用地支持保障和服务于全局,成为铁路用地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上海铁路局土地管理部门主动服务铁路建设,研究实施土地利用方案,积极盘活铁路用地资源,切实维护铁路用地权益。同时,严格用地管理制度,增强用地管理的责任意识,探索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铁路环境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在1997年研发的基础上,于1999年开始铁路环境保护数据库广域网络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根据铁路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和铁路环境保护数据库的实际应用,采用了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和TCP/IP通信协议构建覆盖全路的铁路环境保护信息广域网络,充分利用Web技术和设备来构造或改建可提供Web信息服务、数据库连接服务等应用的、自成独立体系的铁路环境保护信息广域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