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丰田Prius内置式永磁电机的二维仿真模型。采用磁路积分法,计算得到永磁体的漏磁系数。并且分析了不同电机拓扑结构对漏磁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气隙磁密、增大电机定子外径和提升永磁体厚度可以降低永磁体漏磁,提升永磁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气隙中一对载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为基础,利用等效面电流法推导出了平行充磁永磁电机空载时的气隙磁密的解析计算公式.在考虑定子开槽的情况下,利用许-克变换构造了气隙相对比磁导函数,给出了定子开槽时空载气隙磁密分布的解析计算方法.并对比了永磁电机气隙磁场的解析计算结果与二维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对比结果显示两者的波形和大小吻合很好,证明了解析计算方法是准确可靠的,同时,解析据算法在计算机上容易实现,该方法为永磁电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镶嵌磁体的无刷永磁电动机的磁性能。研究表明漏磁对直接与电枢电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的气隙磁通密度具有很大影响。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和电动机的尺寸来表示漏磁参数η和λ。它们是精确预测气隙及磁体内平均磁通密度的必要参数。采用有限元数字法来验证分析模型。在本文所给出的数字实例中,有限元法的结果与分析法之间的平均误差约为1%-2%。这一结果证实了设计用的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尽管本文不特别注重于设计,但在  相似文献   

4.
王芳 《船电技术》2018,(2):41-45
影响永磁同步电动机振动噪声的主要是电磁震动,一台好的电机应是气隙磁场谐波小,产生的齿槽转矩及转矩脉动小。通过对电机转子表面永磁体削极,使得电机气隙磁场接近正弦可显著减小永磁电机气隙磁场谐波及径向力谐波,减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用解析法研究了电机气隙磁场优化方法和齿槽转矩的削弱方法,对表贴式永磁交流电机几种主要的削极方式进行了理论研究,总结了各种削极技术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有限元验证本次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对改善永磁交流电机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气隙中多级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为基础,利用等效面电流法推导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体在径向充磁和平行充磁两种充磁方式下的气隙磁密的解析计算公式。通过比较不同永磁体结构在上述两种充磁方式下产生的气隙磁场,给出了一种偏心不等半径瓦片形磁极结构来改善气隙磁场,使得气隙磁场的波形更好,从而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同时解析计算易于与计算机结合应用,为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表面磁体永磁电机的槽效应和轴向边缘进行解析研究,求取气隙系数Kδ和电枢计算长度lδ的数学表达式,经过适当修正,得出它们的工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修船》2019,(4):46-49
为了研究失磁故障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文章以小型船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使用Maxwell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采用等比例改变剩余磁感应强度和矫顽力的方法模拟均匀失磁故障,研究其对气隙磁密及转矩大小的影响,并提取定子电流、反电动势信号,运用傅里叶分析法分析谐波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随失磁程度增加,气隙径向磁密基波增大,转矩衰减常数增加,定子电流基波幅值逐渐减小,感应电动势基波幅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影响高温超导电机气隙磁密的因素,分析了几种提高超导电机气隙磁密的方法,可以为大容量超导电机的电磁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探究永磁电机外围环境磁场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静态和空载仿真模型,并对比不同参数(永磁体充磁方式、极对数、定子铁芯厚度、不导磁粗细、定子铁芯相对磁导率、极弧系数、气隙长度)对环境磁场的影响,得出环境磁场周向分量与径向分量在远电机面呈正弦分布,磁通密度模衰减次数等于电机极对数加1.为抗永磁电机...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机桨一体化水下推进器的大气隙永磁电机,电机转子磁极采用Halbach结构。针对该新型永磁电机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法对电机进行了电磁场分析,在计及定转子相对运动及定子斜槽等因素的条件下,计算了电动机的空载及负载磁场分布、空载气隙磁密、空载反’电势以及负载运行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电机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高转矩密度吊舱永磁推进电机因功率大、转矩密度高,其电磁参数、结构强度、绕组温升等制约电机性能水平.本文根据一台8MW吊舱永磁推进电机设计实例,给出了电机参数选取原则,对电机进行电磁场、应力场、温度场多物理场仿真计算,对电机气隙磁密、空载反电势、涡流损耗、转子冲片强度和永磁体、定子绕组与铁心温升分布等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机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王庆春 《船电技术》2000,20(1):17-21
通过解析延拓的场模型,对表面永磁体永磁电机工作气隙中主磁场的分布特性-气隙系数Kδ、电枢计算长度Lδ和计算极弧系数α’p,用解析法求解三个参数的数学表达式。经过适当修正,得出它们的工程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不仅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也大大简化了工程计算,多年的产品开发研制实践验证了这些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永磁电机磁路特点的基础上,对十二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直轴电枢反应、气隙导磁系数进行了分析,推导了电枢反应与永磁体工作点(向外界提供磁通)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电枢反应引起永磁体工作点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钮小军  李位勇  谢峰 《船电技术》2012,(Z1):127-130
本文研究了基于ANSYS的大型凸极同步电机电磁场分析与参数计算的问题。根据电机一对极的求解区域,建立了电磁场分析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了同步电机空载时的气隙磁密分布和电枢反应时的磁场分布,计算了空载特性、额定工况下的饱和同步电抗和不饱和同步电抗,为电机的工程研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推导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的磁链方程、电压方程和电磁推力方程,得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形、强耦合,且参数随动子的位置变化的控制对象;同时给出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且磁场沿气隙正弦分布的数学模型,对其进一步控制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庆春 《船电技术》1995,(3):13-17,21
永磁电机的稳定性是普遍关心的大问题。永磁电机的稳定性实质上是涉及电机磁体充磁后的磁性稳定和工作点稳定性二个问题。本文也论述与此相关的磁体充磁、调整和退磁问题及永磁材料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反向与换相混合连接的不断电切换变极电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特殊的换相法变极——无环流2△/3△不断电切换变极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反向法变极,加以混合连接,使电机变极前后两种极数下的磁密比值得到调节,且保持不断电切换变极的功能,从而提高电机变极前后各极下的出力及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永磁电机设计中人们都期待采用NdFeB永磁体,但磁体费用一直较高。因此,电机的设计参数必需仔细选择,以便使在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所使用的磁体最少。本文通过数学表达式的推导,以确定被称为拼合比的,即转子/定子直径比的最佳值,这个比值与电机的其他参数有关。本文分析考虑了负载电流对永磁材料的去磁效应,因而可验证优化设计的可行性。这一分析已用于某些现行设计中,结果表明,拼合比的合理选择将有效地减小磁体体积  相似文献   

19.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电机的数学模型是研究电机运行性能的基础,但是目前多相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磁路饱和及水磁体工作点的变化。将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与电磁场的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多回路-有限元数学模型。对九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克服了原有数学模型的缺陷,适用于多相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永磁推进电机的电枢反应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铭 《船电技术》2005,25(6):9-12
本文介绍了永磁推进电机的表面式转子磁路结构和切向式转子磁路结构电枢反应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这两种磁路结构的电枢反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外研制永磁推进电机的动态.提出了带极靴的表面式磁路结构并分析了这种磁路结构交轴电枢反应的影响,强调应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