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刚学开车的那一阵,眼睛总是习惯死盯着前方,一眨不眨地,生怕漏掉每一个情况,每一次机会。而教练反复强调的,恰恰是要求我们多注意后视镜,多观察身后的情况。他告诉我们,后视镜是你朝后看的眼睛,不看后视镜,就等于是闭着眼睛开车。  相似文献   

2.
行驶在情况复杂的道路上,驾车的朋友只要"眼观六路",就能应付瞬间的变化.所谓"六路",即看天,看地、看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天,装载超高的师傅,一定要留意观察横过公路的电线、电话线、电缆线是否有垂落的现象;看地,则要留神观看刷在道路上的"指示标志".只有"眼观六路"才能应付"突然".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 一辆桑塔纳轿车,在行驶途中突然熄火,经数次启动,无着车迹象。为此,车主将车拖到我公司,要求检修。故障检修及排除 打开引擎盖,即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往发动机上看,蓄电池表面及周围全是水点。经辨认,确定是电解液。观察蓄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一次偶尔的经历让我却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千万不能习惯着曾经的习惯,应该让细心耐心常伴左右!  相似文献   

5.
1.驾驶"病"车.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的检查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间隙中和停驶之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大祸的事例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6.
通常人们都习惯地认为发动机排量就决定了汽车的耗油量.据一位汽修厂的工作人员介绍,再准确一点,我们只能说,发动机排量只是反映了发动机的特性,与整车的耗油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制造型企业,各级管理者需要经常到现场巡视生产经营状况,这是一项现场管理者的日常工作.首先,我们要怎么看现场?用什么方式看?其次,看现场要看些什么?是要看现场红红火火、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还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作者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公司车架总成装合胎的使用现场作为实例,详细解说这两个问题. 1怎么看 中国的语言博大而又精深,光"看"这一个动作就分为四个层次,即远眺、参观、观察和鉴赏.  相似文献   

8.
宝石峪 《驾驶园》2006,(8):70-71
有些开大车的司机在车辆起动、起步或熄火时习惯轰几脚油门,即俗称为"上车三脚油,下车三脚油".问其原因,回答是:起动时不轰油门打不着火;起步时不轰油门易熄火;熄火时不轰油门下次难起动.  相似文献   

9.
李刚 《汽车运用》2006,(9):47-47
一要多观察任何故障发生前,都有异常现象伴生,一般规律是:电路故障通常能在仪表上反映出来;油路及机械故障则主要凭观察和感觉。因此行车时要养成多观察仪表的习惯。即使碰到油、电路同时出现的故障,或具有共性现象而一时又不易判断的故障时,也不要急于动手,看准现象才是排除故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界,一提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就会习惯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对全球性的、特别是汽车巨头们所进行的兼并重组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对自己所处环境的风险认识不足.事实上,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发生的一系列兼并重组事件,有的可能或已经涉及到我们的企业、项目,而有的就是直接冲着我们来的.可见,原本可以冷眼旁观的事情,今天已经无情地置身其中了!为此,一个非常严峻而且十分重要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全球汽车业界的重组整合,怎样做好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1.
喜欢看方程式赛车的朋友都会体会到,那种风驰电掣的速度给我们惊险刺激和感官享受,那独特的外形设计给人以非常流畅的美感.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赛车的后部都举起一个类似飞机翅膀的翼板,保险杠下部都有一个差不多紧贴地面的挡风板.这些奇怪的装置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经过查阅有关资料才恍然大悟,它们起到了汽车高速行驶时更为顺畅和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作为汽车驾驶员这一特殊职业中,每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良习惯,尤其是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同危害的习惯,归纳起来大致5种.在此奉劝驾驶员朋友要做到"五忌".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客车之热已毋庸置疑,诸多企业近期动作频频,以期能在未来市场多分到一杯羹.看新能源之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政府在促进这一市场发展上的迫切,但客观来说,新能源客车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是非成熟技术产品,而我国关键技术缺失、试验数据不完善、市场配套体系不健全等,是新能源客车市场化面临的多重障碍.  相似文献   

14.
徐飞 《世界汽车》2022,(2):86-91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好奇心是最重要的助推剂.作为专注安全的汽车媒体,《世界汽车》也常有这样的疑问:汽车究竟可以有多安全?带着这份好奇心,我们持续观察每一辆新车的安全测试,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这样一款车上—思皓QX.  相似文献   

15.
杜启弘说   我在摩托网站上表现得比较温和,总是看的多,说的少,更不喜欢与人争吵打口水仗.当然,也有两次例外.   吵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去年.那天在一个网上论坛里看到一篇介绍国产新车的帖子,帖子后面一个用英文名字的车迷在评论此车时只发了两个字:垃圾.这款车是重庆一家民营大厂推出的,还没在市场上销售,而这个车迷在没骑过该车的情况下轻率地将其形容为“垃圾“,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  相似文献   

16.
汽车发动机装配是一项非常严格的工作.几千个零部件要正确各归其位,每个螺栓、螺母都要按规定的扭矩扭紧,这其中有任何细节被疏忽,都关系到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发挥,乃至影响它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初,我去了趟北京. 一天,我到王府井商业街购物,经过府右街时,见到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围着一辆车指指点点.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在看一辆临时停放在那儿的黑色红旗轿车.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第一部轿车诞生的往事,不少报刊曾刊文述之,但多是相互转抄之文,故在某些提法和细节上与事实有所出入.现笔者根据所留存的当时报纸报道的多份资料,撰成本文,以恢复这段史实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驾驶园>编辑: 你们好! 2004年5月24日上午10时许,我驾驶苏GJ9957挂车苏GJ762解放半挂货车,沿240省道返回,行至山东省平邑县东阳镇交警六中队门口时,被交警同志拦下,我把车停在他跟前,告诉他:我们是空车.他把头抬起来,看了看,确实是空车,随即摆了摆手,同时坐在警车内的一位着便装的人也冲我们摆了摆手,示意我们可以走了,我即起步向前驶去.  相似文献   

20.
车展看什么?香车?美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相对一些早已耳熟能详的国外品牌的车型,趁车展首次公开的自主品牌概念车似乎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而在大部分车型动力、机械性能并未透露的情况下,我们议论最多的便是它们的外形设计,特别是给人第一印象的前脸。 我们特地搜罗了一批新亮相的较有特色的自主品牌车型,来细细品味它们的前脸设计。毕竟它们最值得我们关注,它们是车展中跳跃的音符。[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