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分析了地铁车辆火灾发生原因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天津地铁2号线车辆火灾报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通过采用一系列措施,防止地铁车辆火灾报警系统误报现象,不仅提高了地铁车辆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还保证了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
地铁火灾特点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历次地铁火灾的发生日期与地点、起因及伤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按地铁火灾起因的人为因素和系统故障因素分别统计了不同时期地铁火灾的起因类型和次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铁火灾的几大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地铁火灾防治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地铁火灾的能量释放事故模型,该模型把地铁系统中存在的能量和危险物质视为火灾的危险源,而能量与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将可能导致地铁火灾的发生。在基于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在地铁火灾的孕育期通过控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在发生期通过加强对系统设施和人员的防护来降低火灾的伤害与损失,即“屏蔽-防护”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地铁隧道的特殊环境给火灾探测装置选型带来很多困难,光纤测温系统的出现为解决地铁隧道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的原因、特点,针对地铁隧道的环境特点,对火灾探测器的功能、作用和选型进行分析,给出地铁隧道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及2010年广州地铁两起人为纵火事件,对比分析了两起地铁列车火灾的抢险决策、抢险组织、火灾后果及经验教训.从抢险原则、抢险程序和抢险措施等方面详细剖析了地铁列车火灾的抢险救援机制.地铁系统内部必须建立有效的列车火灾抢险机制,必须建立起快捷准确的信息沟通方式,完善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快速准确响应地铁列车火灾事件的抢险措施,以有效降低地铁列车火灾事件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地铁区间隧道安装火灾监测系统对于监测地铁火灾、消灭地铁的安全死角至关重要.结合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及延伸线工程区间分布式感温光纤火灾监测系统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探讨了地铁区间隧道另一种光纤火灾监测系统--光纤光栅火灾监测系统设置的可行性,以期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地铁火灾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对世界各国的地铁火灾进行分析,阐述了地铁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危险性,介绍了地铁设计中的通风空调系统,探讨了火灾研究的手段,并通过实例进行模拟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火灾烟气状态对排烟风机性能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地铁隧道火灾烟气的烟囱效应和热阻效应,将地铁隧道系统和排烟风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分析隧道烟气温度和密度沿程变化规律,建立隧道火灾网络模拟的数学模型,提出在隧道火灾排烟网络模拟时应以质量流量替代体积流量和风机性能的修正方法,研究了隧道火灾烟气流动模拟的数值方法,综合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的热阻效应、烟囱效应及烟流状态对地铁排烟风机排烟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控制和事故应急处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1防火安全对策2012年2月日本大阪市营地铁梅田站仓库火灾,造成地下街道过往行人混乱,伤害严重。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韩国地铁都发生过火灾死亡事故。2008年-2012年日本东京地铁火灾情况见图1,大多数是地下车站的站舍火灾,地铁车辆火灾也有发生。图2是车站火灾发生的场所和起火原因,在2008年-2012年期间共发生330件火灾,发生地点最多的是轨道旁边(从站台  相似文献   

10.
为完成在设定工况下某地铁车辆火灾发生后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及达到最大热释放速率所需的时间和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研究,根据某车辆厂提供的地铁车辆参数及车辆所用材料,通过某燃烧试验室测得车辆所用材料相关的热力学参数并基于pyrosim建立地铁车厢火灾模型。对地铁车厢火灾模型的热释放速率、毒气浓度、能见度和温度4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地铁车厢火灾发展机理及蔓延规律。通过实际演练获得必需安全疏散时间,结合仿真结果依照NFPA101规范,通过地铁车厢火灾模型的能见度、毒气浓度以及温度3个指标确定地铁车厢火灾发生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对比必需安全疏散时间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研究该地铁车厢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