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混凝土注浆方式主要有全断面封闭注浆、周边半封闭帷幕注浆、小导管注浆、围截注浆、劈裂注浆、充填注浆、径向注浆等几种,主要是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CS浆液)和普通水泥单浆液材料。而化学注浆堵漏是利用IP-11以多氰酸酯和多羟基聚醚进行聚合化学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学注浆堵漏材料,遇水后立即进行聚合反应,分散乳化或发泡膨胀并与结构体固结,用IE-01型高压灌注堵漏机,通过RUTH止水针头进行注浆堵漏施工。  相似文献   

2.
《京铁科技通讯》2004,(3):15-15
由临汾工务段研制的“注浆堵漏法整治地道渗漏水”是针对旅客地道渗漏水的普遍性问题而研制。以PE泡沫、注浆堵漏王为核心材料,以渗透注浆法为关键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地下水是影响城市基坑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因素,注浆技术是治理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注浆技术已成为基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法。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研究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参数、工艺,以及注浆效果评定标准。研究结果: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通过在围护结构外施作注浆止水帷幕,以保证桩基的安全施工;通过对围护结构外进行桩问注浆,从而保证基坑的安全开挖;在基坑开挖到含水构造时,通过施作基底注浆止水帷幕,以防止基底涌水和上鼓;基坑完成后,通常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桩问渗漏水,通过对桩间进行渗漏水治理,从而提高基坑防水等级,降低运营抽水费用。研究结论:对基坑工程的注浆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研究,提出基坑工程注浆效果检查项目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薛家湾隧道进口段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病害,采取及时使结构封闭、对衬砌背后围岩注浆、结构加固、堵漏、埋管引排地下水等措施对病害进行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山岭隧道所处地层大多节理裂隙发育,水系丰富,由此引发的突涌水灾害普遍具有突发性高、危害性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直接威胁隧道施工安全。基于化学改性和无机-高分子杂化技术,以聚氨酯材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础,结合复合功能助剂,制备得到聚氨酯复合注浆材料。通过对该复合注浆材料的SEM观测,分析浆材固结体的防渗性能。通过水槽注浆模拟试验,研究注浆材料的浆液扩散和抗冲刷特性。利用Galerkin有限元法建立连续模型方程,数值模拟浆液的流动过程,分析注浆过程中的流场特征。通过现场工程应用,验证该复合注浆材料对山岭隧道突涌水的注浆封堵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的空间互穿网络凝胶结构,提高了结石体的力学性能和防渗性能。浆液在动水环境下的富水砂砾地层留存率高,扩散程度好,注浆封堵效果明显。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基本相符,对复合注浆材料浆液流场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实现地下突涌水注浆治理全过程的优化控制。山岭隧道突涌水的现场应用表明,使用复合注浆材料对富水地层注浆后无渗水现象,后期经过长时间观测,封堵效果和耐久性优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焦柳线k448+782立交渗漏水量较大的实地调查和混凝土工程裂缝漏水进行化学压力注浆堵漏的工程实践,本文就化学压力注浆处理裂缝的工作原理、渗漏种类、堵漏施工操作流程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及适应铁路四化的发展,对隧道漏水病害的整治工作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隧道的漏水状况分为:滴、漏、喷、瀑、渗、潮等。在整治上现行的方法有截、堵、排等。而其中的注浆堵漏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已有百年历史,在注浆材料中除水泥,沥青外,有硅酸盐类、铬木  相似文献   

8.
富水隧道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富含高压股状裂隙水的特点,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孔的布置及注浆材料的使用进行组合优化,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研究结论:施工过程中采用化零为整,先疏后堵的施工指导思想,针对围岩的不同出水机理,采用设置股流孔的方式,组合采用多种注浆材料,按照先分部后集中的原则,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南昆线(西段)隧道衬砌漏水整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建南昆铁路西段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整治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简要介绍,包括衬砌背后注浆、衬砌内部注浆、喷抹砂浆防水层、嵌缝堵漏、凿槽排水等方法。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治的体会,供今后防排水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路基沉降治理是采用路基通过技术修建的高速铁路运营面临的主要工务难题。受天窗时间长度的限制,注浆加固成为目前治理路基沉降的首选方法。本文探讨了传统水泥注浆加固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主研发了低黏度的改性高聚物注浆材料作为高铁路基加固材料,并采用该材料进行了注浆加固路基试验。结果表明:结石体变形模量为160~190 MPa,可与处于同一数量级的填土实现匀刚度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富水软弱破碎是地下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灾害,瓦斯采空区对工程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西山隧道竖井穿经富水软弱破碎区及瓦斯采空区,分析该地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总结该类型工程的特点及治理重难点;通过对采空区瓦斯进行系统抽排,对注浆材料、注浆工艺、注浆方法的研究,确定了适用于西山隧道竖井的钻孔布置方法及注浆参数。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西山隧道竖井注浆治理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希望对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的川沙站到凌空路站,采用双圆盾构进行施工,运营期内持续沉降,后采用双液注浆的方式进行沉降治理。对双液注浆期间对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定量影响,及双液注浆完成后,加固体对衬砌的反作用力是否能保证衬砌结构的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为注浆治理沉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注浆材料是注浆堵水加固工程中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水泥基-玻璃纤维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工程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试验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渗性能方面对新型材料注浆浆液进行了研究,分析可知Cem-FIL60型玻璃纤维掺入量0. 5%对于提高上述性能有着良好的效果;通过水泥基-玻璃纤维在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注浆加固工程,对注浆效果进行了检验分析,取芯观测显示,采用该材料对注浆加固有显著的作用,为岩溶隧道突水加固治理的新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已建及在建的铁路面临着软土地基、富藏地下水地层、含泥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问题,由此造成的隧道渗漏与突水突泥、路基变形沉降过大等工程病害严重影响我国铁路工程基础设施的安全服役性能。注浆技术以其设备轻巧灵活、施工技术成熟、环境影响程度小等优势广泛用于铁路各类工程病害的治理。本文从铁路工程注浆的理论、材料、工艺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注浆工程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以推进我国铁路工程注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砂层基础的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异常沉降极易引起管片破损、错台、渗漏和道床脱空剥离等表观病害,严重危及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因地铁运营线路治理环境的特殊性,难以及时采取隧外地面注浆的治理措施控制沉降,难以保障结构治理的时效性。因此,采取隧道底部钻孔注射超细水泥浆的治理方案,并通过跟踪监测对治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隧道底部注浆治理方案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异常沉降。注浆之前应首先进行隧道渗漏治理,避免水土流失影响沉降治理效果。超细水泥因其浆液颗粒小、和易性好,可有效充填和固结砂层,同时避免注浆扰动基础引起的隧道二次沉降。通过跟踪监测,治理后的隧道沉降速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京原线平型关隧道的渗漏水原因进行分析,介绍针对性地选用速凝堵漏材料进行渗漏水整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本公司承接高难度防水堵漏、裂缝处理、混凝土加固、碳化处理等工程,使用的机器设备和材料全部由国外引进,采用高科技注浆技术,将化学分子树脂强制注入混凝土内部毛细孔内,从而起到防水、加固效果。材料分为四种,不同情况可做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西安地铁一号线盾构下穿时陇海铁路的运营安全,对下穿段地质薄弱细砂层采用帷幕注浆与加固注浆施工工艺进行路基预加固处理,并在陇海铁路下穿路基段开展袖阀管注浆参数试验和线路沉降控制分析。结果表明:帷幕注浆建议选择P·O 42.5R水泥、水灰比0.8、水玻璃掺量10%的双组分浆液;加固注浆建议选择P·O 42.5R水泥、水灰比0.8的单组分水泥浆液,每延米注浆量为0.3~0.4 m3;通过精细化注浆控制,可将陇海铁路线路最大沉降变形控制在5 mm以内,为西安地铁一号线下穿徐兰高速铁路路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五号线和平西桥站一北土城东路站区间隧道在初期支护完成后,由于区间南端400米范围对应地表含有的污水管及φ1500mm高压上水管渗漏,导致区间隧道南端初期支护壁后渗水严重,多处出现管涌,直接影响是区问隧道二次衬砌无法施作,因而采用了初期支护壁后回填注浆技术,并在局部地段采用堵漏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该段初期支护渗水导致二次衬砌无法施作的困难,确保了区间隧道二次衬砌的正常进行。本文重点介绍了初期支护壁后回填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20.
高压动水粉细砂层充填型溶洞注浆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圆梁山隧道2#溶洞为高压动水粉细砂层充填型溶洞,该类溶洞在国内外工程施工中尚未遇 到,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通过大量的理论及实践,以研究该类型溶洞的注浆材料,从而解决该溶洞的注 浆施工。 研究方法:在2#溶洞下导坑施工中,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和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十分艰 难地通过了溶洞。随后,平导又遇到溶洞后,采用双液浆未达到良好的注浆效果,调整注浆材料,引入普通水泥 单液浆和超细水泥单液浆,形成组合式沣浆材料。组合式注浆材料提高了平导的注浆效果,但在地表降雨后,注 浆固结体仍被高压水“击穿”,造成注浆失效。经过认真总结注浆的经验与教训,又引入TGRM浆和HSC浆,形 成6种注浆材料配套体系及选择模式。 研究结果:6种注浆材料配套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随后圆梁山隧道2#高压动水粉细砂层充填型溶洞平导与 正洞的注浆难题。 研究结论:采用普通水泥单液浆、超细水泥单液浆、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TGRM浆、HSC浆6种注浆材料组合体系,采取合理的工艺模式,能较好地加固高压动水粉细砂层充填型溶洞, 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