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控制理论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滑控制系统是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具有防滑控制功能的列车制动控制系统,既能实现良好的滑行控制,又能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黏着作用力.主要介绍了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系统,包括制动防滑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滑行检测方法,防滑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等.通过防滑试验验证了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  相似文献   

2.
和谐号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号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是高速列车在制动系统其他制动措施失效情况下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在分析高速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和谐号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选型原则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和谐号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了和谐号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并介绍和谐号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关键部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
和谐号动车组运行速度高,对于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和谐号动车组设置了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备用制动3种模式.介绍分析上述3个制动模式下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的匹配关系,以及各种情况下制动系统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和谐号CRH6型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方案,根据城际动车组的运营要求,分析了制动系统的技术难点,制订了制动系统的顶层技术指标。从制动系统的构成、控制、安全性保证、减速度设置、空重车调整等方面对制动系统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制动计算及线路试验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及城轨制动计算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组和城轨在运行速度、运行工况、载荷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动车组和城轨的制动计算,分别研究了适用于动车组和城轨的制动计算方法,开发了集成两种轨道车辆制动计算算法的专用软件。制动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制动和运行阻力对制动系统的影响,制动计算软件的分段3次样条插值模块能对导入的试验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还能实现每车的参数设置、瞬态制动计算和耗风量计算。以8辆编组的速度300km/h动车组为例,介绍了制动计算软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和谐号动车组制动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分析了我国既有和谐号动车组制动系统组成、采用的制动技术以及主要制动功能,尤其是对CRH。动车组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冲动是影响动车组乘客舒适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和谐号动车组规定了制动冲动限制的极限值为0.75m/s3、常用制动减速度≤1.0m/s2的参考舒适度要求。本文论述制动控制与参考舒适度的关系,介绍了动车组制动系统减速度及制动冲动控制原理,从而保证了制动时的乘坐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运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随着中国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制动负荷急剧增加,制动系统也愈加复杂,为了确保列车运行中制动系统能随时正常工作,在列车上线之前都需要进行制动试验,以确认制动系统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本文介绍了和谐号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几种试验方法:包括自动制动试验、菜单引导的制动试验和短制动试...  相似文献   

10.
和谐号动车组的常用制动采用了再生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相结合的制动方式,采用直通电空作为控制方式,根据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制动力分配方案,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和经济.通过使用列车网络,制动设备之间以及制动系统和列车其它系统之间可以灵活的进行指令和信息传输,可以完成制动系统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度阀用于铁道车辆空气弹簧充风或排风的控制,根据载荷的变化来调节车体高度。介绍了高度阀的工作原理,研究了高度阀性能测试方法,开发了高度阀性能测试试验台。该试验台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高度阀,能自动控制高度阀的杠杆角度,并检测相应的充排风时间,以及止回阀、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12.
延迟型高度阀特性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度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力学方程和气体流量方程,利用Simulink进行了高度阀的不感带、流量以及延迟时间的时域仿真,并研究了高度阀的结构参数如阻尼、缓冲弹簧刚度、不感带幅值、杠杆比以及节流面积等对其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到了高度阀特性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兰新客运专线路基上拱对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通过线下试验提出切除原有承轨台并在相邻双块式轨枕间道床板上安装新扣件以降低轨面标高的技术方案,开展道床板找平、承轨台切割、道床板套管植入等工艺试验及抗拔力试验,形成完整的施工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按照通用参考图设计参数的线路,轨面标高可降低35~40 mm,兰新客运专线可降低55~65 mm。钻孔孔径60 mm、深度15 cm时抗拔力满足设计要求。切割承轨台降低轨面标高技术适用于存在突变点的上拱工点,也可作为辅助技术配合其他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上海地铁车辆二系悬挂系统的组成及其高度调节阀工作原理,指出高度调节阀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车辆二系悬挂系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少数地铁车辆通过缓和曲线时会出现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或其安装座损坏的现象。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采用SIMPACK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车辆通过曲线段时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等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轮轨力的突变发生在缓和曲线过渡段,并且随着缓和曲线过渡段长度的增加轮轨力突变值减小;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或其安装座损坏主要是由于车辆通过缓和曲线过渡段时产生的异常轮轨力及异常冲击所致,地铁车辆速度为80 km/h时缓和曲线过渡段长度应至少达到3 m。  相似文献   

16.
当利用全站仪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进行绝对测量时需频繁换站,每次换站之后都要对全站仪重新进行人工手动置平,将显著影响测量效率。通过研究全站仪免置平自由设站及其测量方法,在每次换站之后就无需置平,可节约工程测量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提高自动化程度。通过充分利用全站仪在非置平状态下的测量信息,研究基于方向余弦矩阵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完成全站仪在非置平状态下的三维空间自由设站及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全站仪免置平状态下测量精度与置平状态下测量精度相当,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转差频率的互馈试验台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互馈试验台,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策略,研究了牵引电机侧速度的调节和负载模拟侧阻力矩的调节。进一步研究了二者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解耦对策。最后通过研制的互馈试验台证明该控制方案可以精确调速,同时能够模拟机车各种工况下的负载,满足大功率试验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的主要优点、电气结构和实现原理,对网侧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试验台中变压器和网侧变流器部分进行了实际工况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网侧变流器的性能良好,满足互馈试验台的需要,同时也说明本试验台的网侧能量互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韩激扬  赵让元  张永钊 《铁道车辆》2011,49(11):32-34,48
分析了单车试验器缩堵固定孔径误差、环境温度变化对机能试验的影响程度,以及缩堵孔径+开关型电磁阀模式的单车试验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占空比信号控制高频开关电磁阀模式的单车试验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枕无砟轨道结构,通过开展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疲劳试验研究其疲劳性能。试验建立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实尺模型并对其施加300万次疲劳荷载,观察轨道各部件在疲劳加载前后的伤损情况,测试疲劳加载前后钢轨、复合轨枕、道床板相对位移变化、轨距变化和道床板受力变化。试验结果发现:无砟轨道及其各部件在疲劳试验中均未出现疲劳损伤;轨道结构部件位移在加载前期略有波动,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道床板受力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具有一定耐久性,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