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提出采用诸如劣化指示压敏电阻的防雷模块组成防雷组合,并联在道岔表示回路中防护过电压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用不同的防雷组合对五线制、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有针对性防护的设想,实现对二极管在遭受雷电侵袭时进行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长铁路海安县站编组站从2003年开通后,驼峰场设备每年都要遭受雷害,主要受害部位在下层机JB板、I/O板、CB板还有测重机上。在没有防雷改造前,室内测重、测长、踏板、雷达,都采用单一放电管的防雷防护(型号是美国产品放电管组合TRIPLE—GUARD,P/N2303—02C,它的单边对地电压为260V才可以放电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组合电源配电系统的构成 组合电源配电系统包括交流配电、直流配电、系统防雷、配电系统数据采样及接口等。交流配电单元将交流电送入整流模块,整流模块采用并联工作方式,模块的直流输出经汇流排接入直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包括两路后备电池输入和多路直流输出。 针对雷电及过电压的危害,中兴电源在系统上采取三级防雷措施。在组合电源系统柜的外部(即交流线由室外进入机房的入口处)安装有交流配电系统的第一级防雷,在组合电源的内部安装有交流配电系统的第二级防雷,第三级防雷安装在整流模块的内部。根据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防雷器在系统中按TT方式连接。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中型车站用电特点,提出利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研制的智能铁路信号电源系统代替目前的工频电源系统。系统分为交流柜和直流柜,并分别预留了交、直流扩容,采用自然冷却。系统输入采用两路独立AC220V市电、手动或自动切换、主路优先,具有输入过/欠压保护、机械电气联锁和故障声光报警等功能。系统采用三级防雷技术,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分别进行防护。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均采用热插拔方式,内有监控单元。系统输出分配给5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能单独完成供电工作,每种输出都采用“1 1”热备份。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频AC/AC变换、输入/输出分别防雷和远程监控等技术。该系统已经在电气化铁路区段100多个车站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信局(站)防雷应采用综合防雷技术。就雷电浪涌保护器(SPD)的设置、用户电缆和光缆的防雷、接地线的压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开展铁路通信设备雷电防护试验采用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TB/T 3498—2018《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雷击试验方法》与其他通信标准的差异,得出在开展雷电防护试验时,采用TB/T 3498—2018,无论是试验等级划分、试验波形、试验时间,还是试验结果判定,都更符合铁路行业实际的结论。指出TB/T 3498—2018没有明确规定通信设备同轴馈线端口雷电防护要求,建议在修订TB/T 3498—2018时,参考YD/T 993—201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规定,加入同轴馈线端口雷电防护试验内容。  相似文献   

7.
铁路信号楼综合防雷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当前信号防雷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信号楼综合防雷方案,利用现代雷电防护理论,采用屏蔽、共用接地、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和设置防雷保安器等综合防护技术,对信号设备进行分区、分级、分设备的系统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站场信号楼雷电防护的特点,提出整个信号楼的雷电防护应采取综合防护的方法,着重从改善电磁环境条件、良好的接地措施以及设置防雷保安器三个方面,分析了站场信号楼防雷实施过程中应抓住的几个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受雷击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阐述综合雷电防护的原理和方法。根据超偏载系统的特点和现场应用环境情况,采用先进的防雷理念和方法,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具体可行、科学有效的综合雷电防护措施,并总结了近年在试验站实施综合雷电防护措施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雷电涌流通过电磁直接感应、电源线和通信线进入(或地电位反击侵入)贯通线远动设备,造成远动系统设备的损坏和故障。为提高远动设备的防雷能力,从外部防雷、内部防雷2方面提出了完善开关站房防雷装置,设备安装位置,合理布线,设置保护地线,选用浪涌防护设备,实行等电位连接等防雷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黎在 《铁道货运》2011,29(6):35-39
介绍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综合防雷系统的方案设计、防雷原理及技术方法,分析总结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使用效果。与既有的采取局部范围、单一元件进行防护的措施相比,采用综合的三级防护和二次防护及屏蔽、接地网络建设,把所有的信号设备看成一个整体系统,将局部、单一的防范措施提升到系统防护、整体防护高度,使各级防雷器件互相协调工作,实现多级配合,层层泄流,效率更高,更能全面防护雷电和电磁脉冲的干扰,具有稳定和全面保护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轨道衡系统的防雷应在对雷电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轨道衡的结构特点和防雷重点对防雷技术进行针对性综合运用,全面防范,本文重点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及破坏规律、雷电防护的原理和常用技术、轨道衡系统防雷设计的技术措施和施工重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信号设备防雷技术已不是过去狭隘的雷电防护,更是雷电及电磁兼容防护技术,铁道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防雷综合整治,但现场个别站仍存在不足,希望通过这起防雷单元故障分析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从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雷电过电压及电磁脉冲侵入途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脉冲安全防护原则、雷电电磁环境的改善、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试验与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超偏载检测装置防雷系统的构建,探讨超偏载检测装置雷电过电压保护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了铁路信号防雷的重要性,介绍了信号设备雷电灾害的原理,并对雷电防护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廖宇  唐平 《铁道工程学报》2012,(7):67-70,92
研究目的:铁路站房有大量的旅客滞留,同时站房内设有供配电系统、建筑智能化以及客运服务、通信、信号等运输调度系统,为了保证人员、设备和运输生产的安全,必须做好站房的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本文对站房的防雷接地进行系统研究,指出设计中的关键点。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得出:(1)铁路综合站房的雷电防护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相结合的手段;(2)等电位联结是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为关键的一条;(3)综合接地1Ω的要求并不是每座建筑物都应满足。  相似文献   

17.
对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浪涌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感应雷、雷电浪涌对弱电设备的危害。综合当今先进防雷技术理沦。对铁路信号设备防雷系统提出了围绕信号楼增设网状接地,以达外部防护;使用导电良好的镀铜条在信号顶面和四周构成屏蔽接地栅,并与接地网连接;室内符类地线、窗栅、金属管线接地棚,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路入口并接过电压保护器件;信号线路入口串接过电流保护器件;数据通信和测控技术的接口电路可采用光纤电缆作为数据传输线的防雷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气化、信息化条件下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系统的特点,利用现代防雷理论分析对其进行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并对其综合防雷技术进行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信号设备信息化的发展,对雷电及电磁脉冲的防护要求越来越高。铁路信号设备防雷系统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装置有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及共用接地系统;内部防雷装置由屏蔽层、等电位及接地汇集线、共用接地系统组成。根据近年来对铁路信号设备防雷施工,总结防雷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雷电是造成计算机网络设备损坏的主要根源之一,本文在系统地分析雷电入侵计算机网络的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计算机对接地系统的要求,计算机对供电系统的要求和防雷器件的选择与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