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地区采用半盖挖深基坑施工方法,既能满足路面道路宽度行车的要求,又能满足地铁施工的需要。以西安地铁4号线后村车站为背景,采用设计计算、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半盖挖法施工的后村地铁车站进行基坑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该工法在抑制基坑变形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对西部黄土地区半盖挖地铁车站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地铁盖挖施工中,通过机构强度计算,采用制式化铺盖体系修建地铁车站,既可解决交通及环境问题,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速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目前国内城市地铁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论北京地铁复八线消防改造完善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论述地铁消防改造工程,指出地铁消防具有的安全风险,提出地铁消防改造工程具有兼容性、协调性、管理性、经济性和结合性,实践证明,具有“五性”的地铁工程才是地铁设计、施工、运营、验收和移交的工程,才是完整的工程;在工程中,运用系统理论管理和组织各专业设计施工;提出在既有地铁运营线路中进行消防改造的设计、施工程序和系统;指出FAS&BAS系统的独立协调性能使地铁消防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一紧邻地铁结构的半回填深基坑工程为分析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深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主要研究深基坑在利用半圆形旧围护桩并按半逆作法施工情况下,基坑围护结构与紧邻地铁隧道的变形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超短嵌固深度旧围护桩的稳定性,并对顺作法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坑按半逆作法方案施工,不仅能更好地控制围护结构及紧邻地铁隧道的变形,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表明,限制地铁隧道侧基坑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对于控制地铁隧道的水平变形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地铁勘察监理的工作重点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武汉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地质勘察的全程监理为例,针对沿线地质条件、勘察技术要求以及地铁设计和施工特点,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铁施工工法,分析了沿线地铁勘察监理的重点;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工程进度等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东站对既有地铁桩基进行拱式托换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以及施工主要过程、施工监测,认为通过监测信息及时对托换方法进行调整,使托换的实施既满足设计思路的要求,又符合实际情况,在动态中完成对既有桩基的荷载转移和对位移的控制,能有效地节约了工程投资和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7.
地铁地下停车场多采用明挖法施工,在填海淤泥地层采用盖挖半逆作法施工地铁地下停车场面临诸多难题。文章以深圳地铁13号线内湖停车场为例,分析填海淤泥地层盖挖半逆作地下工程围护结构选型、基坑加固、水平支撑、竖向支承等支护设计关键技术,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车辆基地工艺非常复杂,为了更好的进行车辆基地的设计,本文以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洋湖垸车辆基地的设计为例,分析了其设计特点以及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控制因素,供其他车辆基地设计者探讨。态法进行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在参数选取、作用效应分析等方面更科学合理,能满足实际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胡永 《铁道建筑》2007,(7):15-17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超长栈桥为重要的临时工程结构,具有半永久性的特点。论述该栈桥拆除的方案与设计,重点论述栈桥拆除施工中的加固设计、分配梁与斜支撑的受力检算、钢管桩上拔力计算。工程实践表明,该栈桥拆除设计合理,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对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超大地铁深基坑工程,提出一种适合大型地铁基坑工程的新型支撑体系——“半逆作”环板形支撑体系的设计理念.以增量法对基坑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计论支撑刚度对基坑水平变形及围护结构内力的影响,并对差异沉降引起结构的附加应力进行分析,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解决富水软土地区地铁车站采用单墙衬砌(地下连续墙直接作为结构的侧墙)结构的防水问题。研究方法:针对上海地铁2号线西延伸工程淞虹路车站设计采用连续墙直接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实际情况,结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研究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连续墙(侧墙)接头、诱导缝、施工缝防水技术以及侧墙抗裂砂浆防水涂层(刚性四层抹面防水层)防水技术。研究结论:富水软土地区单墙衬砌地铁车站较双墙结构防水技术难度大,设计和施工要求高;连续墙(侧墙)接头是防水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采用十字型钢板的刚性止水接头可以满足结构防水需要;当连续墙接头与主体结构诱导缝对齐时,采用包覆丁基橡胶腻子的十字型钢板,既起到防水作用,又满足诱导缝结构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下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地铁建筑限界、其他使用条件及施工工艺等要求,并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位移的影响,但是目前对影响净空余量的各种因素难以分项确定。本文结合沈阳地铁的工程实例,通过对影响隧道净空主要因素的分析,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地铁工程大多处于地下水位附近及以下,因此做好地铁防水显得尤为重要。以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背景,在详细调查研究车站、暗挖隧道、盾构隧道渗漏水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外包防水、施工缝、诱导缝、变形缝和混凝土裂缝等方面分析渗漏水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就地铁防水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管廊穿插地铁施工,拆除工程、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困难复杂,施工质量要求极高。以南京南部新城综合管廊的复建段为工程依托,分析在上跨浅埋地铁、拆除地铁部分盾构井、地基承载力不均匀、邻近道路和楼盘基坑的同时还要面对原管廊的各种干扰。周边工程结构繁杂、作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利用原地铁部分盾构井完善基坑支护,优化结构形式规避结构冲突,采用软硬地基处理过渡等措施,保障了地铁工程、道路工程、房建工程和管廊工程本身的安全质量及进度。在满足不同类型工程的技术要求,尽可能优化施工设计上本文给予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为类似地下工程提供可借鉴实例。  相似文献   

15.
技术动态     
DWA地铁工程维护车通过用户验收评价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地铁工程维护车是一种新型工程机车 ,该型机车主要用于工程施工维护、施工设备运输以及运送需要使用的工程车辆、站内调车、货物 ,在必要时也可以用于救援牵引。 2 0 0 0年5月 2 5日地铁工程维护车通过了由铁道部驻厂验收室、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铁科院、上海地铁公司、武汉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司、北京地铁公司等 9家单位的验收评价 ,认为该车各项技术性能优越 ,完全能满足地铁工程维护的需求 ,是一项“环保”新产品 ,市场前景广。该型机车主…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地铁长大隧道通风需求或车站活塞风功能需要,地铁隧道需要设置区间风井,其以往施工方法多数采用明挖顺筑法。但由于明挖顺筑法施工需涉及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绿化移植等前期工作,且多数风井均位于闹市区,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绿化移植等前期工作协调难度大,往往贻误工期。因此,设计阶段对区间风井设计方案研究、比选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西安地铁临潼线纺织城站—香王站区间风井多种设计方案优缺点等进行研究对比,提出"先井后盾"和"先盾后井"的明、暗挖结合设计思路,以期为今后地铁工程区间风井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盾构法、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外直接或间接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现状,结合我国目前地铁车站施工的技术水平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如果将国内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盖挖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修建地铁车站,就会既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速度,又能适应目前国内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城市地铁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西安火车站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的建设安全,首先开展地铁线路和站位比选,综合考虑建设安全及换乘方便等因素,提出地铁车站优化设计方案,进而讨论地铁车站NTR施工方案,采用数值手段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方案2为最佳线位走向,地铁线路少部分入侵大明宫保护范围,施工规划满足工期要求;地铁车站采用NTR工法进行施工,钢管顶进对应拱顶处地层最大沉降量为-11.3 mm、地表路基沉降量为-9.6 mm,土体分层分步开挖引起拱顶处竖向最大沉降值达到-29 mm、地表路基沉降量为-22.7 mm;针对施工沉降控制难点过程提供对应的沉降控制措施。采用方案2及NTR方案可满足火车站咽喉区下地铁车站的建设安全与工期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地铁车站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5号线磁器口车站顶梁设计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顶梁的芯梁骨架可在洞外预置,这就提高了施工速度,这种设计也能改善顶梁的施工条件、降低工程造价、保证顶梁的施工质量。依据磁器口车站的设计资料和现场施工,详细介绍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顶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顶拱施工的关键技术和细节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苏晓峰 《科技交流》2005,35(1):106-111
广州地铁三号线岗顶站至石牌桥站区间含水砂层是整个工程六大难点工程之一.本文通过对岗石区间含水砂层的设计体会的介绍,希望能在地铁隧道施工通过含水砂层的设计中,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