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竖曲线混凝土梁顶推施工很少见,北京市通顺路改建工程跨越京承铁路设计采用单孔128 m系杆拱,位于R2 300 m的竖曲线上。结合该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单孔128 m竖曲线箱梁顶推施工技术特点和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梁顶推施工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对铁路运营的干扰,上跨既有铁路大跨度桥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转体及顶推法。本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体系,系梁采用顶推法施工,系梁总长131 m,分3段浇筑36.5 m+86.1 m+8.4 m,中间段86.1 m长为顶推梁段,两侧为原位现浇。设计顶推最大跨度达38.5 m,顶推过程中需要设置前后钢导梁,其长度分别为28 m及17.0 m,顶推距离为78.3m,顶推运行轨迹为半径2 300 m竖曲线,顶推重为52 809 kN。顶推的特点有临时墩斜交布置、顶推轨迹为竖曲线,顶推过程中结构空间受力明显。同时对顶推用临时墩、钢导梁、侧向限位及拉锚器等也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通过石环公路307国道东互通立交桥主桥102 m跨小竖曲线、宽截面、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系梁的顶推施工,介绍跨越繁忙的铁路站场系梁顶推施工的方案比选、总体布置及顶推体系,尤其是首次采用的四滑道、前后双导梁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对繁忙的铁路运输的干扰问题,将对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山建华东道立交桥主桥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主桥位于直径700 m的曲线上,另受条件限制主桥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顶推施工,由于主桥需上跨快速铁路,无法在铁路线上现浇施工,只能在铁路一侧现行预制,再进行顶推作业,这样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作业。顶推时曲线段竖向水平偏差的控制、顶推时应力反复转换的安全施工、顶推时对既有线的安全保证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本文从以上几点出发,介绍主桥顶推施工技术难点,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曲线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位于小半径平面圆曲线及竖曲线地段的钢箱梁,采用分段拼装空间曲线顶推技术施工时的支墩及滑道设计与施工,以及顶推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五里亭大桥预制顶推竖曲线箱形连续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竖曲线连续箱梁预制顶推技术在韶关五里亭大桥35 m+120 m+35 m刚性连续梁施工中成功应用,介绍竖曲线连续箱梁预制顶推特点,顶推施工工艺,顶推用临时钢导梁,侧向限位装置,柔性顶推支架平台,预制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结合石环公路主桥102m小竖曲线、宽度大、重量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顶推施工,介绍了顶推总体布置方案,并通过计算分析,确保临时墩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最后详细阐述了该桥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小半径连续弯梁位于变曲率平曲线上,同时纵断面位于竖曲线范围,采用顶推法施工,结构受力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本文以朔山铁路32 m+48 m+32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背景,对采用顶推法施工的弯梁结构受力分析、平竖曲线顶推构造处理措施、桥墩结构尺寸及检算等关键设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顶推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结论:(1)小半径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顶推法施工,应建立空间模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顶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牵引力、导向力、纠偏力引起的主梁水平横向弯矩;(2)顶推梁宜位于平坡或同一坡度上,当主梁位于竖曲线上时,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案,对于矢高较小的情况,建议竖向曲梁直做;(3)变曲率小半径曲梁顶推过程中,应根据各控制施工阶段确定主梁在各墩顶的横向偏移值,以确定墩顶滑道及桥墩结构尺寸;(4)弯梁顶推施工过程中,桥墩承受较大的纵横向水平力及弯矩,应对桥墩的强度、刚度进行检算,铁路桥一般采用结构尺寸较大的实体墩,具有足够的抗推刚度,不会发生公路桥柔性墩顶推梁时的爬行状况;(5)本研究成果对今后复杂条件下顶推桥梁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由于工程场地条件的限制,大跨度曲线混凝土桥梁有时只能采用顶推施工方法,对于重250 000 kN、顶程达213 m、半径920 m的混凝土箱梁,其顶推过程中的中线轨迹和临时墩水平反力大小的控制是大吨位、长顶程曲线箱梁顶推设计和施工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意在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研究结论:通过对北京市京新上地桥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斜拉桥主梁顶推过程中受力和运动轨迹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混凝土复杂曲线箱梁顶推施工新方法,该方法简化了滑道和限位装置的设计,解决了复杂曲线主梁顶推轨迹不易控制的难题;(2)两点限位的结构在水平面为静定体系,可以准确计算顶推过程各工况的水平限位力,临时墩水平反力大幅降低仅为顶推重量的1.2‰,为复杂曲线主梁顶推的施工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3)两点限位方法适用于采用顶推法施工的公路、铁路和市政工程等大型复杂曲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天津外环线东北部调线上跨北环铁路立交工程,综合考虑铁路安全要求和市政道路建设需要,进行了顶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T构和架设简支梁等多方案论证,确定顶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方案为适合工点的推荐方案,并对推荐方案的主体结构、临时结构、顶推施工等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可为困难条件下公铁交叉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跨铁路整体钢箱梁顶推竖向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丰双铁路分离式立交桥工程实践,重点介绍在连续钢箱梁顶推过程计算中对梁底不平顺的一种简单准确的处理方式,通过对比监控数据,验证了这种处理方式计算竖向变形的准确性。同时介绍本桥设计中对顶推竖向变形控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而保证了特殊情况下主梁跨越最大跨度后顺利上墩,也对多箱式钢箱梁整体顶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以期在其他类似工程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石环高速公路东互通立交桥的施工实践,研究总结了长距离、大跨径系杆拱桥、钢筋混凝土箱梁跨密集型铁路站场顶推施工的方案设计和顶推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对同类桥梁的顶推施工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本公路桥具有大悬臂、截面不对称、顶推就位后浇筑横向连接段、导梁与腹板连接受力复杂、纠偏难度大等特点,为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能顺利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在常规顶推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顶推方案进行改进与创新,采用大吨位单点顶推施工工艺,并提出一套"顶拉结合"的新型纠偏方式。实践证明,该顶推工艺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通过对该技术的总结与研究,为类似跨线桥(跨铁路、公路等)工程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4.
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由于滑道高程控制不精确、施工管理不当等因素会导致支座脱空,从而导致支反力的重分布,某些支座支反力必然增加,在支撑位置附近局部应力会比较突出,所以有必要研究支座脱空对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结合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顶推施工实例,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选取某工况下的支座发生脱空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支座脱空对支座支反力及箱梁的局部应力影响比较大,减小了顶板受拉和底板的受压安全储备,梁体下挠位移增大,增加了摩阻力,应在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控支座,避免发生支座脱空。  相似文献   

15.
大吨位箱梁单点顶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顶推法是顶推桥梁施工工法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但大吨位箱梁单点顶推施工国内较为少见.通过长沙湘府路湘江大桥跨京广铁路联主跨箱梁顶推施工实践,较为详细地总结了大吨位箱梁顸推施工中临时墩布置、滑道设置、纠偏限位控制、导梁安装及后锚点等结构体系的设置要点与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轨道交通 17 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U 型+箱型复合截面连续梁桥,设计中针对常规 U 型截面梁适用跨径有限,难以用于大跨连续梁桥的难题,提出箱型截面与 U 型截面上下组合形成的复合截面,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截面的力学特性,明确其设计方法及控制指标,并应用于主跨跨径 70 m 的连续 U 梁桥。 采用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施工周期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施工期间的应力跟踪 监测以及成桥后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连续 U 梁桥的设计合理、施工可靠、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主桥8孔110 m跨简支曲弦钢桁梁采用支架拼装+计算机控制多点同步顶推施工技术架设。与常规连续钢桁梁顶推不同,简支钢桁梁顶推施工前需先变成连续结构,变成连续梁后,存在10.8 m和12.8 m两种节间长度,为不等节间顶推施工。结合工程实践,对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如何降低摩擦系数、如何使滑块实际受力值与计算值相吻合、顶推方式创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武汉雄楚大街新建高架作为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要跨越南环铁路光谷站咽喉区及在建的地铁2号线南延线,受平面条件及路线纵断面限制,跨铁路高架桥需要160 m跨度,桥面至梁底的结构高度不超过2.5 m。设计新建1-160 m钢桁梁(不等高三主桁)+钢箱梁组合结构,桁架横联采用椭圆形横撑,不设斜撑,横撑与上下弦杆以高强螺栓连接。采用在铁路以外现场拼装,顶推施工跨越铁路的方法,减小对既有铁路的干扰。运用Midas软件建立由桁架梁单元与钢箱板单元组合而成的全桥整体模型进行静力分析、稳定及动力分析和施工阶段分析,并对节点板等局部结构进行有限元细部分析。桥梁布置和施工方法满足边界条件,造型美观,各项计算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