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永军 《铁道勘察》2013,39(2):74-76
王玉庄煤炭储运加工基地工程(铁路部分)建设方案主要有方案一、方案二,在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征求业主、铁路使用部门意见后,推荐了方案一。该方案无工程、技术难点,征地难度较小,工程投资较少,技术方案可行,能够满足本工程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2.
江阴市长江路下穿新长铁路工程采用箱涵下穿铁路线,施工中采用便梁架空钢轨结合箱涵顶推法施工。文章以该工程箱涵顶推为研究对象,在原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调整并提出了适用于该工程的其他4种箱涵顶推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了箱涵顶推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从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工程实施难度、工程投资等三方面,对杭州至黄山铁路富阳至桐庐段江南方案和江北方案进行了深入比选,江南方案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好、工程实施难度小、工程投资省,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4.
基于山西中南部通道铁路重载试验段沙峪牵引变电所,对同相供电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主接线方案、运行方式、设备选型及总平面布置、保护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合工程实际确定了单三相组合接线同相供电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为同相供电技术进入工程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太原至兴县铁路穿越吕梁山脉的方案,设计人员进行了大范围的线路比选。通过对工程所经地区控制选线的因素进行说明,结合地方规划和环境敏感点等着重选取沿湫水河的大石林沟垭口方案和沿蔚汾河的野鸡山垭口方案进行研究,从工程规模、工程投资、地方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沿湫水河的大石林沟垭口方案为合理越岭方案。通过对越岭方案研究过程进行论述,提出了一种设计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位于河北省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是一条设计时速160 km的客运专线。太子城至崇礼段是太锡铁路的一部分,该段线路走向受沿线地形、工程地质、地方规划、工程投资等多方面因素控制,方案较难取舍。首先分析本区段内的总体走向方案,对长隧道方案和短隧道方案进行比选,推荐了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对地方规划影响较小、工程投资较省的短隧道方案。再结合市政交通接驳条件,分别对崇礼站高、低站位方案进行了综合技术比选,最终选择了工程投资少、实施难度小的低站位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岩溶地质灾害是黔张常铁路武陵山越岭隧道群铁路选线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本文以黔张常铁路武陵山越岭隧道群工程为例,通过从岩溶危害与工程风险、工程设置条件、工程投资等方面对不同的隧道线路方案进行分析、比选,确定相对合理的武陵山越岭隧道群线路方案。研究结论:黔张常铁路武陵山越岭隧道群研究了三个方案:南方案(D14K)、中方案(DK)、北方案(D12K)。通过分析、比选,得出结论:(1)D12K方案受岩溶危害程度轻,工程风险相对较小;(2)从工程设置条件分析,各方案工程设置条件基本相当;(3)从工程投资方面分析,DK、D12K方案分别较D14K方案贵2 636.2万元、5 686.3万元,但D14K方案受岩溶危害大,工程潜在风险大;(4)北方案(D12K)设置武陵山越岭隧道长度短,工程设置条件尚可,虽工程投资略高,但工程受岩溶危害小,工程风险较低,为最优方案;(5)本研究成果可为以后优化岩溶地区隧道地质选线工作提供参考,以降低工程投资和施工风险,保障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8.
兰渝铁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分布较广,线路方案的选择主要受滑坡和不稳定性斜坡的控制,在详细分析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张家庄至杨家川段4个主要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DK方案以长隧道穿行于黄土梁峁底部,工程地质条件相对最好,工程安全可靠性高,D2K、D3K方案次之,D1K方案最差。  相似文献   

9.
就城市轨道交通延伸工程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首先,介绍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主要技术方案——WLAN技术和LTE技术。其次,在既有工程普遍采用WLAN技术,而新建工程采用LTE技术的背景下,延伸工程信号车地无线通信方案主要可分为3种:延伸工程与既有工程保持一致,全线采用WLAN技术;改造既有工程为LTE技术,全线采用LTE技术;既有工程采用WLAN技术,延伸工程则采用LTE技术。最后,给出3种技术方案的实施方案比选,特别对WLAN与LTE共存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信号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杭州动车运用所应急工程的建设方案,对动车组检修工作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既有艮山门编组站现状、近远期规划,共研究了实施该应急工程的三个方案,通过对动车组作业流程分析以及对既有运营干扰比较,最后选定实施应急工程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的功能定位,依据铁路技术政策和标准、已开通和在建项目的情况,对CTCS-2与CTCS-0列控系统进行比较,并对无配线车站信号系统、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结合的特殊信号方案进行研究。最终选择满足铁路运营需求的CTCS-2信号系统,并将所研究的信号系统方案应用于实际建设,为类似工程的信号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简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杂散电流防护的基本原理,并分析过江隧道区段的特点,同时对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及优化建议,并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早已通过铁道部发布,但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相关系统提供商的实施方案,还是具体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与铁道部颁布的总体技术方案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运营调度系统的方案以及运营调度系统与相关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发生较大变化。重视现状,及时理顺、调整和整合运调系统与相关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综合管廊建设空间广阔,施工方案不仅对工程项目影响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当前,关于管廊施工方案比选的专门研究较少,且缺失方法论角度的研究,造成方案选择具有局限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用求同与求异的方法、用矛盾转移转化的规律来选择方案。这种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填补了管廊工程研究哲学领域的空白,也为重大工程、复杂工程、创新型工程方案选择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运用求同与求异法,得出管廊施工方案要满足规模化社会化生产、供应链整合及结构-工法-装备统一的要求;通过分析环境-结构-土体、结构制-运-安、前期与后期及一次性与重复性投入、工期与结构及工法的矛盾转移、转化的规律,得出了管廊不同施工方案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具体工程,根据某车站空调采暖系统设计工况及该工程地埋管换热特性测试报告,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考虑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平衡需要,分析采用地源热泵+锅炉辅助系统及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两种不同热平衡方案用于铁路站房,计算各自需要的热泵机组容量及室外埋管换热器具体设计规模。详细介绍两种系统的冷热平衡方式,并对各自特点及工程运用进行论述,提出在具体工程中因地制宜,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系统热平衡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4种主流照明系统实施方案,通过软件模拟仿真计算和节能效果测试,对不同照明方案的能耗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LED(发光二极管)集中供电及自适应的照明方案节能效果最佳,普通荧光灯照明方案节能效果最差。通过对比分析,为不同照明系统方案的节能性能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后续轨道交通车辆照明方案设计提供了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方案模糊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为依托工程,在定性分析洞桩法顺筑及逆筑方案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模糊优化理论建立了浅埋暗挖地铁站施工方案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对车站施工方案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工体北路站采用CRD工法、洞桩法逆筑方案及顺筑方案均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了确保地表沉降得到控制,最终确定洞桩法逆筑方案为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京沪线蚌埠站既有建筑物密集,对接触网施工影响大.通过分析提出了适合该站接触网施工的几项优化方案,以供今后类似电气化改造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地铁正线轨旁信号机显示方案进行总结,并就点灯方案中的要点进行设计分析,以便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结合运营需求和系统控制特点,选择适合该工程的信号机设置及显示方案,更好地服务于运营.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实践,从车辆、环控、变电所、土建等方面,分别对车载设置方案、地下变电所设置方案、地面变电所设置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得出推荐方案.为当前及今后地铁工程中制动电阻设置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