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深基坑变形和内力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理论数据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基坑变形和内力的发展变化规律是深基坑设计和施工中所要考虑的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本文结合某软黏土深基坑工程,将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理论数据与通过监测得到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理论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理论结果对实际监测结果的借鉴价值,对深基坑的设计、施工和监测都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河口三角洲地区使用人工地层冻结法修建过江、过海隧道工程时,高含盐量的地层冻结效果不同于以往淡水冻结.以上海市沿江地区软黏土的冻结施工为背景,对不同孔隙水含盐量的重塑软黏土进行单向冻融试验、冻结单轴抗压试验,得到不同孔隙水含盐量下软黏土的热力学特性、冻胀特性、融沉特性,冻结土的强度特性、抵抗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中的盐分能降低冻结软黏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能降低土体的冻胀率、融沉系数,带来有利影响;对传热特性、融沉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冻结可以致使孔隙水中的水分子迁移,而对孔隙水中的盐分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工程环境和施工要求,制定深基坑围护和变形的监测方案,对变形规律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地铁车站的安全施工。重点分析围护桩体的水平变形、钢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为以后类似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软土富水城市铁路深基坑施工对周边沉降影响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土富水城市铁路深基坑施工工程,对周边环境沉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软土富水城市铁路深基坑施工在围护结构施工、开挖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别于一般地区城市深基坑施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围护结构施工期间、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均存在一定影响,同时,较易出现差异沉降,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建议开挖施工前对周边环境进行搅拌桩等形式的加固,同时,加大对不均匀沉降的监控力度,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西安是西北黄土地区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开挖平面尺寸大、基坑暴露时间长、基坑变形控制等级高,西安又处于特殊的黄土地区,基坑壁岩土体主要为黄土及黄土状土,上部具有湿陷性,与国内外已开挖建成的地铁车站的城市的地质差异较大,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急需开展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为西安地铁其它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帮助。研究结论:以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FLAC模拟计算模型,制定了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分析了围护桩的变形、钢支撑轴力变化和锚索受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桩体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的直接反映,而钢支撑和锚索对深基坑变形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深厚软黏土隧道在运营期间的长期稳定性是困扰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难题。本文以温州某区段深厚软土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州深厚软黏土的弹粘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加拿大Sackville地区软黏土、温州软黏土和日本大阪软黏土的流变试验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流变试验数据与弹粘塑性本构模型的拟合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三种软黏土的流变性能,采用此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软黏土的流变特性。最终以ABAQUS为平台,开发UMAT子程序——EVPMCC,建立深厚软土盾构隧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深厚软土盾构隧道的长期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软黏土流变性长期变形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可以为深厚软土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监测、运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合杭州地铁1号线彭埠站~建华站区间1号联络通道施工实例,分析了在高压缩性饱和软黏土、高压沼气层和承压水层的复杂地层中超长联络通道施工风险,提出了针对饱和软黏土喷涌、承压水突涌、沼气逸出和冻结壁融化风险的关键施工技术,对沿海软土地层地铁联络通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地铁基坑工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岩土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确保基坑安全,除了对深基坑的围护支撑设计和施工方案充分论证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制定出周密而又系统化的基坑监测及周围道路管线、相邻建筑物的监测方案,实行信息化施工,即以监测数据指导施工。研究方法结合天津地铁1期工程营口道地铁站深基坑施工,通过全面应用监控量测技术,对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维护结构进行监测,掌握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动态,使整个深基坑过程都处于安全可靠控制范围之内。主要介绍了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监测点的布设、数据观测等,通过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实施及监测成果的分析,得出了必须依靠变形监测的动态信息反馈来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天津地铁1号线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论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及选择的支护型式、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进行监测和严格控制,对于地铁深基坑必须进行信息化设计和施工,以便在施工中通过加强监测及时反馈信息,修改调整施工方案,使施工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对监测成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以确定支护系统的安全系数,进而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由于填海区工程地质条件差且周围建筑物密集程度高,深基坑开挖易产生过大变形,因此需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施工动态调整提供依据。本文以穗莞深城际轨道深圳机场站深基坑工程施工为例,介绍如何依据工程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近接单侧敏感建筑的深基坑监测方案;依据监测数据并配合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对施工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安全。经现场施工验证,所采用监测方案不仅可以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同时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所积累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区基坑支护施工与监测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杭州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与现场水平位移、支撑轴力以及沉降监测实例,探讨了深基坑工程支护的设计施工方法,监测数据控制,以及土方开挖时遇到问题的解决,对指导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宁波南站上跨深基坑铁路便桥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在便桥下深基坑开挖的同时,须保证沿海铁路列车绝对安全平稳的通行,安全监测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该工程的现场实际和结构的特点,拟定了桥梁动态监测的具体实施方案、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式,研究了该桥梁变形的规律,及时提供监测分析意见,为深基坑安全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指导,为铁路便桥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对今后类似的桥梁施工动态监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坑变形监测是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的必要手段,开展深基坑变形现场监测研究对基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宁波地铁3号线仇毕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结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支护设计方案,对工程区域地表、周边建(构)筑物与地下管线以及工程本身进行监控量测,并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下连续墙墙顶沉降、地表沉降、管线及房屋沉降、基坑外水位变化、支撑轴力变化情况和发展规律进行了重点分析,得出了宁波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的一般规律及受力特征,可为车站基坑变形控制及类似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地下建筑的兴起,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根据在武汉市汉口地区成功实施的多项深基坑注浆止水(压力注浆)的实践,总结了在第四系覆盖层厚,地下水水位高的条件下,深基坑的稳定性评价,注浆加固的设计原理,工程数量计算、注浆施工的工艺、操作方法及质量检查标准等一整套基本思路和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4.
闫顺 《铁道建筑》2011,(8):76-77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选用半盖挖法,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作为围护结构,既满足了路面道路宽度行车的要求,又能满足地铁施工的需要,并通过实际工程监测,说明设计构件均能满足工程需要,为地铁工程中的半盖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京长江四桥南锚碇深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南京长江四桥南锚碇深基坑的工程概况和特点。分析了该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开挖期间施工监测的工作内容。重点介绍了该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选择以及具体监测内容。对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进行了估计和评价,对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在该工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苏州地铁超宽超深基坑工程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苏州地铁东端头井超宽超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重点分析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控制技术有效地保护了基坑周边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毗邻高层建筑物的软土层超宽半盖挖顺作法地铁深基坑施工中,为确保深基坑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安全,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完善的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方案。介绍无锡地铁2号线友谊路站半盖挖顺作法超宽基坑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证明,预留梯形挡埂作为土方运输便道和深基坑围护结构临时支撑体系,对这类软土层超宽深基坑进行放坡开挖是可行的,可为今后更多较为复杂的地下车站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电气化工程中,连云港地区表层为软黏土(海积黏土、淤泥质黏土),其下为淤泥,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当受到外界扰动时易引起土体结构破坏,致使土的强度急剧下降;工程地质条件差。针对该工程软黏土路基,结合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现状,研究适用于徐连线软黏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研究结论:(1)在表层土较深的高填方地段,采用T型基础,利用基础翼缘部分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基础自身不会沉降,深入软土部分开挖量小,对既有行车安全影响小;(2)对路基填土厚度不足2.0m的区段,采用浅埋扩大底基础,首先换填基底材料,采取先抛片石对软土路基进行局部加强后,再填砂石土夯实,将基础底部承载力提高到设计值后,再进行扩大底基础的施工,降低基础对原状土承载力的要求;(3)浅埋扩大底基础,经现场试验验证,接触网基础顶面的水平位移、基础转角及支柱柱顶挠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可行;(4)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黄土地区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软件建立模型,模拟分析深基坑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特性、地表沉降规律和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实际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车站深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联合围护形式有效限制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钢支撑的及时架设能够明显限制深基坑变形,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衡炎高速公路云阳山隧道进口段为亚黏土地层,由于该地层含水量高、可塑性强、自稳能力差,承载力低,给隧道施工造成困难。根据云阳山隧道亚黏土地层台阶七步开挖法实际施工情况,选取典型断面,进行了拱顶位移、钢支撑受力的量测,研究台阶七步开挖法各施工步骤对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地表沉降和位移的监测,特别是对沿隧道纵向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获得了亚黏土地层条件下采用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围岩变形以及结构受力的特征,对于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推广应用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