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铁路5G-R专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容灾能力是铁路独特场景下组网的重要需求,基站组网方案的可靠性定量分析是5G-R组网方案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冗余组网对5G-R基站中主要单元设备进行备份是5G-R场景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案。针对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基带处理单元(BBU)组成的基站系统和将BBU拆分为分离的集中式单元(CU)及分布式单元(DU)的基站系统,利用静态分析和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定量计算2种基站系统的可靠性参数。同时,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法,建立较完备的基站设备管控和故障切换逻辑,模拟基站故障场景,对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和可靠性参数指标表明:冗余组网设计有效地提高了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可靠性,且通过交叉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减小CU和DU分离部署带来的可靠性损失,验证了该冗余组网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中通信系统传输技术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城市轨道交通中常用的通信系统传输技术,并对各技术及城轨交通传输系统所承载业务进行比较分析,由此提出了一种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和弹性分组环(RPR)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案,可作为未来城轨交通通信系统中比较有前瞻性的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3.
关于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铁道部和水利部联合发布《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以来,全路共编制完成了上百项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应结合方案编制的特点,准确把握主要工作内容,重点说明项目区自然概况、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主体工程多方案比选、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等;抓住重点工程进行预测、评价;量化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开展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提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方案编制建议:(1)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水土保持措施;(2)合理确定水土保持6项指标;(3)修订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
孟亚松 《中国铁路》2023,(2):107-112
介绍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和塞尔维亚段涉及2个国家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主要包括调度系统、列控系统和联锁系统的设备配置特点。根据边境站和边境区间的线路和联锁限制条件,提出3种列车运行控制边境设计方案,并从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方面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及其限制条件。该研究为推动匈塞两国间欧洲铁路运输管理(ERTMS)边境协议的建立创造条件,并为匈塞铁路欧洲铁路列控系统(ETCS)互联互通实施,以及信号系统配置方案与运营维护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1号线概况。由于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是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为此,提出将TOPSIS应用于2号线与1号线间联络线规划方案决策中。通过建立2号线与1号线间联络线规划决策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加权,经计算,较为合理地得出联络线方案L-3作为最终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ETCS系统的互联互通是匈塞铁路项目中的重难点。根据欧标相关规定,结合匈塞铁路边境概况及匈塞两国运营商要求,提出两国互联互通可采用双方向E2→E1→E2等级转换、双方向E2贯通、E2→E1→E2等级转换与E2贯通结合3种方案。通过综合分析列车运营场景、GSM-R网络覆盖范围、列车运行速度、应答器组间距离等因素,对各方案下的应答器布置进行设计。基于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明确界定建设、运维界面、审查报批主体,确保网络安全等多种因素,对3种互联互通方案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对比分析证明:采用E2→E1→E2等级转换与E2贯通结合方案时,既能够满足匈塞双方运营商要求,又无需在邻国设置GSM-R系统设备,且便于运营维护,为匈塞铁路ETCS系统贯通运行工程设计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吴彦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20(6):34-35,39
简要介绍我国铁路口岸站概况及信息系统概况.对新型口岸站信息化系统设置方案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口岸站信息化系统构成、应用功能、设置方案、网络结构等,分析了"大通关"信息系统实现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呼伦贝尔地区铁路概况、呼伦贝尔工业园区专用铁路及煤炭快速装车系统建设情况,从对煤炭装车站施工的影响和对铁路运输正常运营的干扰2个方面,分别分析现有煤炭快速装车系统设计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优化煤炭快速装车系统设计方案,为其他专用铁路建设煤炭快速装车系统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Choung  J  W韩  Joo  K—H韩  Jo  J韩  Choi  S  M韩  Kim  C—D韩  Kim  H-J韩  闫红梅译  朱炳全校 《国外内燃机》2011,(3):44-46
随着美国2007年第2阶段(Tier2)第5级(Bin5)排放法规的出台,大多数新型柴油车都要求安装氮氧化物(NOx)后处理装置。一种有可能降低NOx排放的技术就是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该技术现已成为柴油机普遍可以接受的选择。尿素SCR是能够达到NOx法规限值的首选技术,并正在进行引入重型客车的研发,以满足美国Tier 2 Bin 5排放限值的要求。还介绍了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催化型柴油颗粒过滤器和SCR催化器在内的SCR系统的要求,讨论了如何合理布置SCR催化器的方法。在研究中,由SCR系统总成和发动机台架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候选的几种SCR布置方案可以与传统的SCR系统布置一比高低。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既有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及主要功能,总结铁路公安无线通信主要业务需求,分析确定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了3种新型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备选技术方案,推荐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采用350 MHz的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制式.研究结论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客运专线列控系统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应用,以武广客运专线为例,对列控系统室内集成测试的流程、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通过C2/C3测试内容和方法的比照,提出了CTCS-3车地一体的SDT测试的优越性,SDT测试将会覆盖列控系统功能及全部工程配置数据。SDT测试已成功运用于武广工程,并证实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综合信号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信号子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无人驾驶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将使机场轨道交通成为国内第一条完全无人驾驶的线路.机场线信号系统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信号传送稳定可靠,列车间的安全防护距离更短,列车运营可以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智能化、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文章阐述了其网络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策略,从系统架构、平台架构及全自动控制核心功能等方面重点介绍其设计特点与功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列车在无人场景下系统联动功能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在高速磁浮交通网路复杂条件下实现运行控制系统对高速磁浮列车的运行指挥控制及安全防护,从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出发,研究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系统配置。在分析德国及日本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借鉴轮轨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经验,提出一种新型高速磁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并给出相应的系统功能划分方案。新的运行控制系统为3层结构,即中央运行控制层、分区运行控制层及车载运行控制层;中央运行控制层实现操作显示及运行指挥功能;分区运行控制层实现列车驾驶控制、进路防护、道岔防护、列车防护及列车超速防护等功能;车载运行控制层采用2套车载安全计算机系统,且都直接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相连,可分别独立承担系统功能,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无线通信实现车地数据传输的列车自动控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闭塞。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数据通信子系统承载的数据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对其数据通信子系统的构成、作用、安全措施、抗干扰措施及主要性能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城市地铁车辆在试运行期间频繁发生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时的卡顿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列车无人自动折返功能,并从列车网络系统、牵引系统和车辆电路3个角度深入分析故障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按此方案整改后故障得以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控制及网络系统的设计思路与系统组成,从网络控制系统总线、拓扑、功能等角度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了阐述,通过车辆逻辑控制模块、列车线的分析,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硬线继电控制系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虚拟编组(Virtual Coupling)是近年来欧洲铁路部门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它使用无线通信代替机械联挂,实现不同型号列车的虚拟编组。列车虚拟编组后,行车间隔极大缩短,能够进一步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介绍虚拟编组的研究背景和基本理念,分析既有欧洲列控系统(ETCS)在应用该技术时面临的问题,旨在提出面向虚拟编组的列控技术实现方案。根据列车间隔控制是否由列控系统进行防护,提出两种方案,并描述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既有ETCS规范需要变动的内容。在基于列控系统防护的方案中,引入相对制动距离的概念,并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制动距离的限速曲线计算方法,为下一代列控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以及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规律,列车控制系统一直在探索实践中发展。作为列车控制系统基础的移动通信网络,其内在发展规律和已有实践成果,对列车控制系统有较高借鉴参考价值。通过研究从2G到5G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演进以及关键接入设备结构功能变化,归纳总结移动通信网络演进规律,即结构扁平化、功能前置化以及平台虚拟化。运用该规律对以列控联锁一体化为代表的实践进行解释,并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包括感知决策执行端直通以及业务功能向车载转移。  相似文献   

20.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尤其是基于无线的列车控制系统(RCBTC)代表了当今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CBTC系统项目的应用状况和无线CBTC系统的原理,从安全性、兼容性、灵活性等方面论述了无线CBTC系统的优势。基于无线的列车控制系统具有性能及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