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千枚岩弃渣耐崩解性差,不宜直接作为铁路路基填料。采用水泥对千枚岩弃渣进行改良,选取水泥掺合率、压实度和龄期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确定16组方案,同一方案进行3组平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水泥对千枚岩弃渣进行改良后,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5倍以上,最大为3.5MPa;同时改良土的耐崩解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水泥的掺入对改良土的膨胀特性并无明显影响。采集改良千枚岩弃渣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并借助Leica QWin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影像处理与计算。分析表明:水泥的掺入改变了土体的结构,明显增加颗粒间的连结程度。推荐使用5%的掺合率,能够满足Ⅰ、Ⅱ级铁路路基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击实试验标准不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土的击实原理和压缩特性对现场碾压试验、室内压缩试验和击实试验的影响,选用击实功基本相同的大筒和小筒两种重型击实试验标准,对9组填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击功不变的情况下,击实次数与土体变形存在着非线形关系。用增加击实次数或改变落锤高度,使试样的单位体积击实功趋于一致的做法,与实际试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针对武广客运铁路专线沿线遇到的大量软质千枚状板岩和泥质粉砂岩,在分析软岩矿物成分、耐崩解性,软岩岩块力学强度和击实试验基础上,初步判定千枚状板岩作为填料可用于路基底层的填筑,而泥质粉砂岩属于C、D组填料,不宜直接填筑;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段,采取一定的改良方可填筑。为此,考虑泥质粉砂岩特性,设想当路堤较低时采用“砂砾垫层+边沟”;当路堤较高时,采用包边法进行路基设计,为软岩填筑路基提供参考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湖南株洲地区不同初始粒径的膨胀岩样进行室内浸水崩解试验,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对其崩解物的粒径分布规律、耐崩解性特征与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岩石破碎分形理论,推导了考虑不同初始粒径与不同循环次数的膨胀岩崩解分形维数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初始粒径的大小对膨胀岩的崩解特性及分形特征存在较大的影响。在粒径较大的粒组中,初始粒径越大,该粒组的百分含量越大,且几乎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在粒径较小的粒组中,初始粒径越大,该粒组的百分含量越大,但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耐崩解性指数逐渐减小;初始粒径越大,耐崩解性指数越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增大;初始粒径越大,分形维数越大。其结论可为膨胀岩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国标击实试验方法中击实类型适用性、校正计算等疑点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击实类型适用性条文表述欠妥 ,校正计算公式有误 ,个别名词术语有待统一。  相似文献   

6.
以优良路基填料级配碎石和细圆砾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改装的表面振动击实仪测定了粗颗粒土在干法、湿法以及在35 Hz和45 Hz击实频率条件下,不同击实振幅下的干密度,分析了干湿条件下粗颗粒土最大干密度随击实频率、击实振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高于干法;存在一个最优的击实振幅,级配碎石最优击实振幅为1.4~1.6 mm,细圆砾土最优击实振幅为1.0~1.2 mm。小于最优振幅时,随振幅的增加,干密度增大;大于该振幅时,随振幅的增加,干密度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行设计的崩解试验和饱和前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宝兰客运专线强湿陷性黄土水稳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宝兰强湿陷性黄土遇水前后抗压强度衰减显著,水稳性很差。压实度在100%的试样崩解时间仅为35~40 min;相同时间下,压实度提高可以降低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减缓其崩解速度,有效提高其抗渗性。饱和前后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应变软化型变化规律;饱和前后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差值达到295.0k Pa,强度衰减约77.1%。  相似文献   

8.
膨胀岩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是造成工程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自主研制的易崩解岩石饱和吸水率测试装置,对不同地区、不同膨胀性的易崩解岩石进行饱和吸水率试验,同时结合自由膨胀率、膨胀力、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膨胀性指标对岩石进行膨胀性判定。对典型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探究膨胀岩崩解特性及原因。研究表明,采用易崩解岩石饱和吸水率测试装置得到的饱和吸水率能够对岩石的膨胀性进行有效评价。同时发现,试样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胶结状态、孔隙率能够很好地反映其膨胀崩解性。  相似文献   

9.
简述土工试验中土样制备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土样制备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准确控制土样的含水率提供了依据。同时,讨论击实筒余土高度的变化对击实试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击实过程中最后一层土按余土高度为4 mm估算,通过改变相应的击实次数来减小试验误差。此外,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和MATLAB软件,对击实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处理,与手工计算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极易破碎崩解的块状填料采用不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得出使用该种填料施工的最佳压实工艺和碾压参数 ,以用于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1.
郭宏 《铁道建筑技术》2006,(Z1):170-172
通过对极易破碎崩解块状填料采用不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得出使用该种填料施工的最佳压实工艺和碾压参数,用于施工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试验,对砂性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击实、抗剪、压缩模量、CBR值的系统研究,指出了砂土作为公路路基填料和一般土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铁道部现行击实试验标准存在的问题及修订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现行击实试验标准的现状,指出了部颁现行击实试验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4.
预崩解炭质泥岩作为路堤填料已在我国西南地区路堤工程中广泛应用,通过室内试验系统分析压实度、含水率以及酸碱环境对预崩解炭质泥岩路用性能、力学性能及渗透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娄底龙琅高速对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回弹模量、CBR值、抗压强度随压实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波动趋势;CBR值和抗压强度随pH值的增大呈负相关变化,而回弹模量则随pH值的增大呈正相关变化;预崩解炭质泥岩渗透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大逐渐减小,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增加,pH值的增大均可使渗透系数增大,其中压实度对预崩解炭质泥岩的渗透系数影响最大;随含水率的增加,预崩解炭质泥岩微观结构由粒状转变为片状,酸性环境下试样片状结构的厚度较碱性环境薄,碱性环境下试样微观结构呈块状且粉末状成分增多。  相似文献   

15.
选取辽河流域海相沉积细砂进行掺配低液限粉土的细砂土重型击实试验,分析细粒含量对细砂土击实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细砂土存在随细粒含量增加而逐渐退化的干压实特性,其击实曲线分为细粒含量较低时呈现出干燥状态最密实的干优型、较高时为上凸单峰状湿优型、居中时则为"∽"状双优过渡型这3类;根据细砂土的击实特性,提出细砂土填料分类标准建议,即细粒含量≤10%为细砂、10%~30%为含细粒土细砂、大于30%为细粒土质细砂。  相似文献   

16.
李庆鸿 《中国铁路》2006,(11):15-19
膨胀土遇水膨胀、脱水干缩不能直接填筑路基,因此必须进行改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全线取土场土质调查与膨胀土物理性质试验、改良机理分析和方案选择、改良效果比较及参数确定。改良土拌和是使膨胀土与石灰产生理化反应,降低或消除膨胀性,增强水稳性和耐久性。改良膨胀土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包括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堤与基床底层填筑、砂填层和复合土工膜铺设、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填筑等环节。在用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过程中,应对填料的液限、塑限、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无荷膨胀率、50kPa荷载下有荷膨胀率、胀缩总率、浸水72h崩解等进行复查试验。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全风化物及其改良土的击实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全风化花岗岩素土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改良土的击实试验研究,对不同水泥(石灰、石灰+水泥)掺量情况下的击实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用于武广客运专线路堤填料的全风化花岗岩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砂性土击实试验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并与粘性土的对比,研宛分析砂性土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对砂性土Proctor曲线线形的影响,总结提出砂性土的压实机理,同时分析颗粒级配、压实类型等对砂性土压实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以哈齐客专基床粗颗粒填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振动击实仪研究了不同细颗粒含量条件下该填料的击实特性,探索了细颗粒含量对该粗粒土填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填料的击实特征曲线中,细颗粒含量小于9%时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值规律;细颗粒含量大于9%时表现为单峰值规律。随细颗粒含量的增大,最大干密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细颗粒含量为9%时取得最大值2.42 g/cm~3;最优含水率随细粒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长速率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的铝合金在中性清洗剂中的点蚀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态试样具有最佳的耐点蚀性能,喷砂处理试样次之,喷砂+钝化处理的试样耐点蚀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