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以铁路轨距尺由送检改为下现场计检为例,说明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传统的老办法,可以收到减少投入增加效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5.
范振亮 《铁道建筑》1994,(10):18-22
本文介绍铁路轨距尺超高装置测量误差分析和减少误差对策。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为确保轨距尺示值准确 ,目前工务部门采取的一般做法是轨距尺每三个月送检一次。根据对现场轨距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我认为“要确保线路维修质量” ,仅采用目前对轨距尺每三个月检定一次的方式是很不够的。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是否合适是根据该计量器具周期抽检合格率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 ,当该计量器具周期抽检合格率≥ 90 %时 ,即认为该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是合适的。按照这种规律分析 ,我们目前在用的轨距尺中就可能会有 10 %不合格轨距尺在流通使用 ,如果这些流通着的不合格的轨距尺不能被及时发现 ,将会给我们…  相似文献   

7.
1 测量方法(依据JJG404-92《铁路轨距尺检定器》)  用轨距尺检定器及标准量规L8以比较法对一根同样标称长度量规量棒进行检定,三次检定平均值Lm与经过测长机检定的同一根量规量棒Lb进行比较,其差值为轨距尺检定器的轨距综合误差e。2 数学模型e=L1-L2L1=Lm-Ls 1435   L2=Lbe=Lm-Ls-Lb 1435Lm———轨距尺检定器检定量棒平均值(标准条件下)Ls———标准量规长度(标准条件下)Lb———被检量棒长度(标准条件下)量规和量棒的温度以及热膨胀系数贡献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3 方差和灵敏系数根据JJ…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铁路轨距尺现有量传关系的利弊,对目前轨距尺检定方法和检查周期提出异议,并提出了在现场保证轨距尺计量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5):45-45
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发布《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等5项铁道行业标准。《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计量器具后续检定中完整给出检定信息的必要性。对如何全面给出检定信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工务部门需要频繁使用轨距尺,一些未到检定期的轨距尺示值不准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为此,研制出工区铁路轨距尺轨距和标高示值标定器,在使用轨距尺前对其计量性能进行确认。介绍标定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标定原理、结构及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轨距尺检定工作中,发现1435mm,1391mm,1348mm这三个密切关联的数据,有时不可能同时把它们调准,但这三个数据对铁路线路(特别是道岔)来说异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铁路轨距尺检定工作以人工操作为主,效率低,无法满足现场应用需求。同时,检定结果可靠性受人为因素影响,测量不确定度会增大。为了提高轨距尺检定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可靠性,提升检定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开展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研究。基于轨距尺工作特点和检定要求,提出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的功能需求,设计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结构。利用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测量轨距尺的示值误差,采用蒙特卡洛法,评定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的轨距和超高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计量性能满足要求,能够提高铁路轨距尺检定效率。  相似文献   

14.
轨距尺是铁路工务系统测量、施工中的基本设备.针对实际项目经验就轨距尺电子部分的软、硬件的设计与改进做详细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观点.  相似文献   

15.
16.
JJG219---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检定规程》中要求,轨距尺的测头形式为圆柱形,导致现场为方测头的轨距尺不能使用。为此,通过分析轨距尺测头固定方式,对方测头轨距尺搭轨块进行技术改造,使轨距尺能继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 2 0 0 1年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制定、修订计划安排 ,由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 ,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轨距尺厂负责修订JJG 40 4-1 992《铁路轨距尺检定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40 4-1 992自发布实施以来 ,对确保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量值传递准确可靠及保证铁路运行安全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次修订 ,主要对原规程的不完善之处进行相应修改。根据JJF 1 0 0 2 -1 998的规定 ,本规程在修订时从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改动 ,并取消了以前的“新制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等概念 ,…  相似文献   

18.
寒农 《铁道知识》2007,(6):48-49
张三:上期说到轨距,特别是中国铁路轨距时,提到一个人,他在中国的铁路史册里值得留下一笔。李四:你是说孙中山?张三:比他年龄大。李四:李鸿章?张三:比他鼻子大。李四:外国人?张三:没错。他就是Claude William Kinder。李四:别卖弄你的蹩脚英语,说中国话!  相似文献   

19.
铁路轨距尺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轨距尺相关概念、传统轨距尺和新型轨距尺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轨距尺按所适用线路水平(允许速度)分为3个等级进行管理。阐述了对轨距尺轨距、超高等主要技术参数的检验、检定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工务部门计量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轨距尺的管理,其周期检定是保证其量值准确的关键。笔者结合该段的实际状况,提出将其检定周期延长一倍,其各项参数与目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但却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