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能否对规划航迹进行精确跟踪是地形回避能否成功的关键,论文引入模糊智能控制构建出一种模糊PID地形回避系统,跟踪已规划的最优航迹。通过模糊控制器对PID控制器的参数不断进行在线调整,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能够更好地兼顾动态性能和稳定性能。在Matlab平台下对该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航迹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网络中心战和传统信息融合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网络中心战航迹融合合成的基本框架及其基本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较好地实现网络中心战环境下对目标的持续跟踪。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下航行环境中自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航迹精确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滑模方法的AUV航迹跟踪控制算法。在建立AUV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将其运动通过变结构滑模控制律结合模糊逼近设计出AUV航迹跟踪控制系统,采用模糊系统实现模型未知干扰的自适应逼近,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讨论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在考虑加入外界干扰的条件下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轨迹跟踪能够达到稳定并且较平滑连续跟踪预定航迹,对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气力推进艇航迹跟踪控制建模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气力推进艇的运行阻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气力推进艇在惯性坐标系x Oy中的受力状态,并建立航迹跟踪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控制模型。基于控制模型建立应用PID控制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相应的仿真参数,在多次调试优化的基础上确定PID控制器的设计参数,并对圆形封闭轨迹、直线轨迹和阶跃轨迹的航迹跟踪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圆形封闭轨迹跟踪,在初始的1/4周期内跟踪误差较大,此后的持续跟踪效果良好;对于直线开放型轨迹跟踪,跟踪误差较小,可控制在1 m以内;对于阶跃轨迹跟踪,过渡过程响应时间为10 s,稳态误差为1 m。  相似文献   

5.
充分利用目标的位置、速度信息进行航迹融合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善目标的航迹精度。本文对基于互协方差的航迹融合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并对航迹融合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由于传感器精度的差异 ,不同精度传感器融合会产生不同结果 ;在对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基础上 ,给出了传感器融合的限定条件和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航迹跟踪控制存在的误差大,准确率低的问题。首先通过仿真验证PID控制器对船舶航迹进行跟踪控制的可行性,证实将PID控制器应用于自航模对航迹跟踪具有良好效果。在基于相关理论对PID控制器结构进行优化,利用实验室自航模实物仿真平台做了实船试验,并证实PID控制器应用于实际自航模的航迹跟踪有很高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单平台多传感器多目标数据融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陈 《造船技术》1999,(6):28-33
本文介绍在Novell网上建立的一个舰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计算机仿真系统,给出该仿真系统用最小二来法的平滑外推法则进行航迹跟踪及利用DemPster-Shafer敌我识别理论对目标敌我属性进行识别的结构图,较系统地阑述了数据融合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极小极大(Fuzzy Min-Max,FMM)神经网络算法,并结合无师训练FMM神经网络的聚类,给出了一种基于FMM神经网络的多雷达多目标航迹跟踪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多雷达多目标的数据融合,并较好地实现了多雷达多目标的航迹相关.  相似文献   

9.
舰船航迹具有比较强的时变性,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舰船航迹跟踪分析方法难以准确、在线性对舰船航迹进行跟踪,舰船航迹跟踪误差大的缺陷,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舰船航迹跟踪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舰船航迹跟踪的原理,指出各种舰船航迹跟踪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然后通过神经网络对舰船航迹进行有效拟合,建立舰船航迹跟踪分析模型,并对神经网络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最后进行舰船航迹跟踪分析仿真模拟测试,神经网络的舰船航迹跟踪误差小于5%,远远低于舰船航迹跟踪实际要求的15%,而且舰船航迹跟踪精度要高于传统舰船航迹跟踪分析方法,舰船航迹跟踪分析时间更短,能够进行舰船航迹在线跟踪分析,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将雷达数据和AIS数据进行融合形成两者的共同航迹,实现信息互补和位置的精确定位。首先将雷达和AIS测得不同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变换到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其次统一传感器的信息,由于二者对同一目标所采集到的时间不同;然后综合考虑航行速度、航行角度和航行距离来确定航迹;最后实现信息融合,通过实验验证基于AIS的商船雷达性能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函数的飞行计划与雷达航迹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颖  周焰  沈丁丁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0):107-110
文章针对飞行计划航迹准确推算的困难和传统飞行计划关联算法的缺陷,利用飞行计划、起飞报、位置报等报文较为准确的推算出计划航迹,并根据关联特点,运用模糊综合函数航迹关联算法的思想,建立了仿真模型,解决了关联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科学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深水试验升降装置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分析研究该装置的设计要点,根据实船工况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测量控制、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精调、CA砂浆灌注等方面,阐述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铺技术要点,实现了CRTSⅡ型高铁轨道板良好的结构连续性、平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为高速铁路的轨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控制潜艇按照预定空间轨迹航行,通过减小潜艇实际运动轨迹和预定轨迹的轨迹偏差来提高潜艇的航行控制精度。通过解算,将轨迹偏差变成指令航向、指令深度和指令纵倾,运用最优控制方法来控制舵角的变化,使潜艇较精确的按照预定的空间轨迹航行。  相似文献   

15.
冯亮  魏军  陈志诚 《船海工程》2012,41(2):30-33
针对水面自航模运动轨迹传统控制方法的缺点,提出用航迹偏差角代替航迹偏差、航向差代替偏航角速度为输入变量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实船试验,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控制方法操控性更强、轨迹波动更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地基条件下全自动化码头堆场道砟型轨道基础施工问题,依据新型U型槽轨道设计方案,提出适用于码头堆场工程轨枕道砟基础施工的检验标准,确定了适应施工期轨道沉降的轨道基础施工技术和工艺。对轨道高程、跨距、倾斜度和平直度公差等的监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施工工艺能够保证轨道精度要求,运行期轨道沉降较为稳定,38#~53#箱区平均沉降在16 mm左右,箱区最大平均沉降可控制在80 mm以内,保证运行期轨道沉降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针对视频跟踪系统在高精度位置控制系统中普遍应用的情况,分析了视频跟踪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分析了视频跟踪系统的硬件组成,信号去噪和目标提取算法,研究了视频跟踪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使用条件,有利于提高高精度位置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宁波船舶工业: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走锚船的受力分析,得到走锚船走锚时的运动轨迹。这对驾引人员在对船舶安全控制和港口管理人员对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码头堆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轨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钢轨断裂,压板损坏等严重问题,影响到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安全运行。针对轨道损坏的具体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论述了维修、改进方法,对今后港区的轨道改造和设计选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GPS接收机的干扰方式主要为压制式和欺骗式,在压制式干扰信号影响下,GPS接收机的跟踪状态发生变化,载噪比、伪距和载波相位受到影响,从而使定位精度下降或失锁,分析接收机性能变化的根本原因,提高接收机抗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