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台车碰撞试验用机械缓冲吸能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立波  钟志华  白中浩  刘克进 《汽车工程》2002,24(3):228-230,24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台车碰撞试验的机械缓冲吸能装置。通过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证明该装置可以满足台车碰撞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钢筋阻尼吸能器,经过理论计算,该吸能装置可通过调节钢筋的种类、数量、长度和放置方式,复现不同车型、不同碰撞车速条件下的车身减速度波形,可广泛用于汽车安全部件的开发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汽车模拟碰撞吸能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缓冲器是模拟碰撞试验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在普通液压缓冲器的基础上,开发出两台阻尼可调式碰撞吸能装置,编制了模拟碰撞过程的计算软件。该汽车模拟碰撞吸能装置克服了现有的液压缓冲器阻尼不可调节、使用受限的缺点,只需调整螺栓和节流孔的间隙,即可得到不同车重、不同碰撞车速所期望的减速波形,可广泛用于汽车安全部件的开发和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国产汽车保险杠和一种加装缓冲装置的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对其结构的吸能特性用LS-DYNA3D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的结论,这对于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安全吸能型保险杠将是汽车保险杠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IDA轿车为例,应用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瞬态动力响应以及速度、加速度、碰撞能量吸收等参数的时程曲线,展示了螺纹剪切变形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汽车的被动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带动态试验中,机械缓冲吸能装置的钢条排布方式决定了减速度曲线的最终波形,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本文针对机械式缓冲吸能装置,采用试验验证的方法,研究钢条的排布方式,并对台车的减速度曲线进行调试与修正,获得了满足法规要求的曲线。大量实际试验表明:通过试验方法获取钢条的排布方式,吸能装置的减速度曲线稳定,可以满足检测和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汽车碰撞过程的平稳性,提高吸能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针对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传感器获取的轮速信号,计算碰撞能量大小,据此调整吸能装置的吸能能力,保证吸能装置可以在不同速度下具有相应的吸能能力,即实现吸能能力的自动控制.文中说明了该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汽车碰撞智能吸能装置,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传感器获取的轮速信号,计算出碰撞能量的大小,进而控制吸能机构的吸能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汽车碰撞中乘员的安全性,对原来汽车车架前纵梁(即碰撞吸能区)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可拆装式汽车用安全碰撞吸能机构.利用模拟仿真ANSYS/LS—DYNA软件对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碰撞时产生合理的塑性变形,能达到有效吸收能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汽车模拟碰撞试验系统塑料吸能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丽莉  王宣 《世界汽车》1996,(5):18-19,39
汽车模拟碰撞试验系统是评价汽车撞车时乘员保护装置和有关安全件安全性能的一种有效的试验手段,而吸能装置用于控制车的减速度,使其所产生的减速度波形接近实车碰撞时的减速度是模拟碰撞试验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个关键的部件。介绍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研制的三种聚氨酯吸能管的材料,结构,性能及产生的减速度波形等情况及在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电池架的耐撞性仿真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能诱发一系列由电池系统引起的危害,如对人体的电伤害、电解液泄漏等。合理的电池架设计能够保护电池系统,避免由此带来的危害。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新开发的菱形电动汽车电池架进行耐撞性能的设计与优化,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商用车后下防护装置碰撞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后下防护装置的碰撞分析有限元模型,根据国家法规GB11567.2-2001进行碰撞仿真分析,通过多种结构方案的碰撞仿真对比分析,研究了后下防护装置结构设计对追尾碰撞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后下防护装置设计方案,对结构设计改进、减少和避免碰撞时对追尾车辆上乘员的伤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型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许多高校高等院校来说这既是一大机遇也是一大挑战.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培养工作中的经验,首先重点分析了目前高校新型能源电动汽车相关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重点论述了高校新能源电动汽车相关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总体方案中的创新以及对策,希望通过本次...  相似文献   

14.
车辆碰撞事故空间模拟再现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完成了车辆碰撞事故分析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汽车三维四轮动力学计算模型,并引入OpenGL标准图形库与VisualC 编程环境相结合的三维真实感图形技术,开发了针对实际车辆碰撞交通事故的空间模拟再现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广清高速公路连续S弯道护栏安全防护性能,以通过碰撞试验的新型3 mm三波A级波形梁护栏为基础,提出护栏加强方案,建立高精度计算机仿真模型,对加强方案的极限防护能力和不同基础护栏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护栏加强方案较原护栏对大客车的防护能力由140 kJ提高到230 kJ,提高幅度为64.3%,对大货车防护能力由125 kJ提高到260 kJ,提高幅度为108%,同时规范推荐的四种护栏基础埋置方式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危险路段的安全运营水平,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基于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并联和混联等多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提出以模块化设计思想来搭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的方法,从而达到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小的改动适应不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结构形式组合需要的目标。根据研究需要,首先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并联形式的建设,并利用该试验台对所研制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进行了初步调试,验证了该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和并联电动助力型控制策略。同时,所完成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电机台架试验也充分证明了试验台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RCC及SFRC的振动拌和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振动强化拌和技术用于RCC及SFRC的制备,确定出了振动拌和方案和试验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和比较,得出了RCC及SFRC振动拌和装置的合理参数及性能优点,同时检测了样机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GB/T 28948-2012《商用车辆前牵引装置》进行了解读。在试验室现有试验设备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进行加载的试验方法并分享了相关试验案例。该试验方法对此类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车辆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速度耦合关系,造成两个系统之间的性能相互影响,使得车辆在转向制动这一工况成了汽车最危险的工况之一。本文结合实际车辆参数建立转向系统的二自由度模型和制动系统的单车轮模型,针对车辆转向制动工况设计了模糊解耦控制器,实现了车辆的转向与制动同时控制。经验证含有模糊解耦控制的车辆转向制动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控制效果,并且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A virtual test rig is presen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elasto-kinematic behaviour of a vehicle. A general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to determine the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main parameters which influence the handling of the vehicle. For the design process, the variable input data are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the curve radius, which are defined by the user as a design goal. For the optimisation process, once the vehicle has been built, the variable input data are the travel of the four struts and the steering wheel angle, which is obtained through monitoring the vehicle. The virtual test rig has been applied to a standard vehicl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has been pro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