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混凝土出厂检验强度与交货检验强度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影响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调查与试验。实践证明,只有混凝土企业、施工企业和检测部门质量意识提高和管理措施得当,才能将这个现象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2.
谭翀  吴鹏 《交通科技》2010,(4):81-83
我国水运工程中广泛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抗压强度高的特性。文中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表示方法及强度测定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混凝土的强度评定、试件强度不合格时的处理和影响强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只适用于对抗压强度为10.0~60.0MPa的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适合于小掺量掺合料的范围。本文针对瓯江大桥使用了大掺量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海工混凝土,以及瓯江大桥箱梁高强混凝土,制定了专门的试验方案,测定了瓯江大桥混凝土回弹值与抗压强度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材料中加入了大掺量掺合料及外加剂,相同抗压强度值对应的回弹值略低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11)中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4.
强度是多孔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质,进行多孔混凝土基层路面结构设计、材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检测时,均需采用各种强度指标进行评价。多孔混凝土属于骨架空隙结构,其强度取决于内部起胶结作用的水泥石性质、集料特性及浆集比等。采用振动法成型多孔混凝土试件,标准养生后测其抗压强度、弯拉强度与劈裂强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弯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并据此得出相应的对应关系表,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回弹法检测海工耐久性混凝土强度的需要,以嘉绍跨江大桥为例介绍回弹测强专用曲线的制定。分析混凝土材料、构件施工工艺、回弹仪及混凝土抗压强度4个方面对回弹法测强精度的影响。通过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回弹检测强度的对比试验,按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时所得的相对误差、相对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得出该桥海工耐久性混凝土专用的回弹测强曲线,其成果可作为嘉绍跨江大桥海工混凝土强度评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按照《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要求,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隧道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同时在相同测区采用回弹法、钻芯取样法进行对应比较,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超声回弹综合法在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同时分析了该方法在检测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中产生的误差原因及检测过程需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是工程建设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强曲线的拟合精度直接影响到强度检测精度.文章比较了常用测强回归曲线的拟合精度,对回归曲线的拟合精度变化规律、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今后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研究了冷冻温度对自密实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发展都较快,而后期发展较慢;随着冷冻温度的降低,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逐渐增大;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与温度之间呈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温后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纤维含量、不同纤维长度在不同温度场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纤维混凝土还是素混凝土抗压强度均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且纤维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不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耗性能,论述了掺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磨耗性能的影响,探讨和分析了钢纤维复合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耐磨耗性能提高的机理。试验证明,混凝土中掺钢纤维能显著减少混凝土的磨耗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可应用于路面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后拔出法及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比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减水剂类型及掺量对后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影响的显著性及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减水剂修正系数,来修正后装拔出法测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概念,以考虑不同减水剂及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减水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拉拔力均有显著影响,说明减水剂是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容忽视;减水剂掺量相同时,龄期为28天时,FDN对混凝土拉拔力影响较UNF-5的要大一些;60天时,二者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可忽略减水剂类型间的差异;减水剂含量基本上在1.1%时,拉拔力为最大;在龄期大于60天及减水剂含量大于0.5%时,可不考虑减水剂类型的差异,取用统一的减水剂修正系数1.2,对于旧桥龄期可按大于60天考虑;在龄期28天及减水剂含量大于0.5%时,应考虑减水剂类型的影响,减水剂修正系数UNF-5取β=1.032,FDN取β=1.134。研究结果可供构件混凝土强度评定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申俊敏 《交通科技》2020,(2):110-114
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含量和方向对钢纤维混凝土(SFRC)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钢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至关重要。本文对不同纤维含量(30,45和60 kg/m3)的传统钢纤维混凝土(CSFRC)和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SFRSCC)进行抗压、抗折和电感试验,分析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剩余抗折强度及纤维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明显提高作用;荷载强度达到峰值之前,混凝土剩余抗折强度与钢纤维掺量成正比,且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SFRSCC)裂后性能更好;纤维含量对其分布没有明显影响。此外,本文通过电感试验验证了纤维含量和电感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明显提高作用;荷载强度达到峰值之前,混凝土剩余抗折强度与钢纤维掺量成正比,且SFRSCC裂后性能更好;而纤维掺量对其分布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研究了灰集比、集料级配与水灰比对多孔混凝土空隙率、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灰集比减小,多孔混凝土空隙率不断增大,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不断减小;集料粒径510mm数量一定时,随着2025mm粒径集料减少,1016 mm粒径集料增加,多孔混凝土空隙率不断减小,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不断增大;随着水灰比增大,多孔混凝土空隙率先减小后逐渐增大,其强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多孔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与28d抗压强度、空隙率与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与28d抗压强度之间都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析废轮胎钢纤维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对比测试了废轮胎钢纤维和普通钢纤维体积率、基体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弯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废轮胎钢纤维对混凝土强度具有明显增强作用,同废轮胎胶粉一样,可作为绿色建材再利用;废轮胎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低于普通钢纤维,若要达到相同强度,废轮胎钢纤维掺量需较普通钢纤维高40%左右。此外,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率的影响较弱,对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增长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轻骨料混凝土干密度不大于1 950 kg/m~3,大多数试件强度不小于40 MPa可被定义为高强度混凝土。除此之外,在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方面,轻骨料混凝土也比普通混凝土略高;轻骨料混凝土的轴压比、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高于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结合试验,对公路工程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砂率、水灰比、陶粒、筒压强度、是否预吸水是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水灰比能提高混凝土强度;适当提高体积砂率可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提高;对陶粒进行预吸水处理后,在一定配合比下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将被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对于等级相同的陶粒来说,最大粒径越大,其抗压强度越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砂含泥量对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分别在不同的水泥用量及所用砂含泥量下进行标准抗压强度试验,对比各种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试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用砂中含泥量对强度的影响远远超过水泥用量的影响,故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试验设计并制备了10组不同钢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然后分别对各试件依次进行扩展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测试,得出以下结论:①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则逐渐增大,而抗折强度呈先增后减变化;②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张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则逐渐增大;③钢纤维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抗折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钢纤维形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细料、减水剂、硅灰和聚合物对多孔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细料提高了多孔水泥混凝土强度,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连通空隙率;减水剂能减小水灰比,提高多孔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硅粉对多孔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比较明显;聚合物对多孔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提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二次投料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与抗渗性等试验以及扫描电镜照片对混凝土的强度形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砂浆法搅拌工艺能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以某黄河公路特大桥上部连续箱梁C55混凝土结构为工程背景,在大量系统的回弹检测抗压强度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回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传统方法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回弹值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参照国家规范提供的回归公式并考虑两个变量的函数变化关系,对C55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得到的专用测强曲线线性相关性较好,且利用回归方程求得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和强度相对标准差较低,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与特大桥上部结构抽样混凝土回弹检测数据对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实测值与推定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