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雾天多脉冲信号累积增强原理和方法,并利用多脉冲累积增强原理对激光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为了提取微弱激光回波信号的特征,研究了匹配滤波处理算法,并分别就原始回波信号和多脉冲累积增强信号进行了匹配滤波处理,大大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4个独立激光回波信号进行累积处理的结果使得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增强了2倍;多脉冲累积可以有效地提高回波信号的信噪比,而匹配滤波在提高信号信噪比的同时抑制了噪声。  相似文献   

2.
利用周期模糊函数分析了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匹配滤波输出.用频域加权匹配处理可有效抑制距离耄瓣,提高多目标的分辨能力,但无法避免主瓣变宽,并使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匹配滤波输出有信噪比损失.若采用汉宁加权,信噪比损失为3.52dB.  相似文献   

3.
针对干扰环境条件下非合作目标微弱激光信号识别困难,通过对比研究三种激光信号接收电路的性能和缺点,并设计了并联LC选频反馈网络的跨阻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分析了其提取微弱激光信号的原理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并联LC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激光回波信号中直流信号和其他环境干扰,放大了目标频段的信号,大大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克服了其他接收方式的缺点,增强了激光探测系统识别非合作目标微弱激光信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忠勤 《交通与运输》2013,29(3):50-51
日前,国家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根据《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第一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的车载终端已通过技术审查和公示程序,予以公示。海格G—BOS两款车载终端入选。  相似文献   

5.
在既有铁路客货混跑条件下提高列车行车速度,应遵循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减少废弃的原则,在一定的资金投入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首先确定具有决策性的若干重大技术问题,其中包括重量,密度速度三者关系,重量密度重量速度以及客车对数,客车速度和货车对数,货车速度的最佳匹配,客货列车提速合理的速差值确定;线路上部建设,道叉,道口,机车车辆结构和通信信号的改造,设备配套和行车组织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悬浮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采用传统线性滑模控制的电磁悬浮系统存在响应速度慢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悬浮控制方法,该方法将自适应控制引入到终端滑模控制,结合滑模控制对扰动不敏感的优点,利用自适应控制对滑模趋近律系数进行在线自适应调节,改善悬浮系统的动态性能. 首先,建立了电磁悬浮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对信号跟踪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对峰峰值为2 N的正弦或锯齿干扰力气隙波动可限定在0.2 mm以内,进行0.1 kg加减载实验时气隙波动为0.6 mm,各项性能均优于终端滑模和线性滑模.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宽带延展目标的时延-时间伸缩效应,及其导致的回波信号在时域和频率域的特性.针对LFM信号的时频分布特点,利用匹配追踪和Radon变换,提出了一种提取LFM信号在时一频域分布特性参数的时延一时间伸缩声成像方法,有效避免了利用WVD时产生的交叉项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与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扭矩复合型式的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多能源系统能量控制策略确定的前提下,提出了以汽车性能要求模糊化和电池能量平衡为约束条件,对其动力传动系速比进行优化匹配以使燃油消耗达到最小。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车型加以验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射频电路中匹配网络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低频电路的分析方法截然不同.文中从阻抗匹配的角度,介绍了传输线的基本理论,以G SM光纤直放站射频光收发模块中射频输入端到激光器的电路为例,用Smith圆图作为工具进行了匹配网络的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匹配网络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信号反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0.
1问题表现 地铁联锁(直接作用于列车运行的道岔、轨道电路和信号机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是非定型继电联锁,记录电路设置有AJ、ZAJ、FJ,进路办理采用双按钮办理方法,即按压进路始、终端两个按钮.每架防护道岔的信号机设一个信号按钮兼作进路的始、终端按钮,无防护信号机的进路终端、出站信号机位于折返进路终端、与运行方向相同的阻挡信号机各设一个终端按钮(站场及按钮布置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智能叉车现有主流定位方法中存在的精度低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分割与特征匹配的定位算法.建立了应用环境的特征地图和反光柱系统,同时推导了智能叉车航向角计算公式;设计了基于反光柱反射点特征分割算法和以反光柱之间距离为先验条件的特征匹配算法;搭建了智能叉车定位系统,并对定位算法的精度与可靠性进行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定位...  相似文献   

12.
综合应用定位技术实现单线铁路调度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单线铁路调度监督系统具有定位,通信,地图匹配及显示和必要的辅助功能,采用GPS,行车监控仪和查询应答器相结合的列车定位系统,实现对单线铁路列车的定位,在平原地区,且不需分辨列车经由的站场线路时,仅采用GPS即可,在隧道等GPS信号盲区,可采用行车监控仪,在车站则可利用现有的电气集中轨道电路精确定位,定位信息的传输建议采用GSM-R和TETRA系统,GIS电子地图则可根据铁路的特点开发,并采用一些简化算法进行匹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计算和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自主导航车载系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信息网格平台上的车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后台依托上海交通信息网格这样一个强大的智能交通信息中心,为前台车载终端用户提供包括实时交通信息,动态路径决策,公共设施查询等高附加值的交通信息服务,克服了传统的自主导航车载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单一,不能够提供实时动态交通信息的缺陷。本系统的车载终端硬件采用龙芯处理器,软件采用Linux操作系统和基于JAVA的开发环境。在对上海信息网格的关键技术和体系结构做了简要介绍之后,本文对前台车载终端系统的架构、硬件设施和关键功能的实现算法做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性能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速度、灵敏度及精度将直接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北斗导航卫星B1频点信号检测信噪比的精捕获算法,该算法基于简化差分相干积累(SDCI)的短时匹配滤波器(STMF)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运算(STMF-FFT).为了保证在降低FFT运算量和提高信号检测概率的条件下,获得更精确的多普勒频率估计,采用逼近效果较好的切比雪夫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得到多普勒频移的精确化估计值.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SDCI算法比非相干积累算法获得的检测信噪比高约3.2 dB.  相似文献   

15.
铁路军事运输运力匹配仿真模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从铁路军事运输运力匹配问题出发,讨论了其仿真软件的开发,介绍仿真模拟技术在军事运输指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车”闲篇     
《家用汽车》2007,(6):120-121
首款基于新一代英特尔迅驰技术的产品落地与英特尔发布全新一代迅驰处理器技术的同时,TCL丽屏T45在全国终端亮相,开创了英特尔新技术一天之内落地终端的历史奇迹。TCL的智能电源管理技术所实现的长效使用成为了TCL丽屏T45所独有的“丽屏”技术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独门秘诀,TCL丽屏T45让Vista独特的3D视觉、Aero界面和半透明玻璃外观效果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对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日立公司在高速电动车组上应用的高压信号采集方式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研究了高压信号采集与列车网络装置的通用接口匹配方法.根据各类型动车组网络采集模拟量接口的现状,提出以新型电子控制单元实现高压信号采集,并与网络系统进行接口,形成高压信号采集与列车网络装置的通用接口的方法.通过在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H380CL上的长期应用,此新型高压信号采集装置产品的应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同时提出的通用接口匹配方法也得到了验证.实践证明,技术创新在动车组上的应用是可行的,新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颜色和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颜色信息探测图像的皮肤颜色区域,然后再用模板对该区域用模板匹配法进行模板匹配.这样无须对整幅图像进行搜索,也不需要对所有的窗口尺寸都匹配一次.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9.
董轩  周炜 《交通标准化》2011,(19):10-12
为规范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制定了行标《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本文结合该标准的编制过程,对标准的主要内容、编制依据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并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有利于该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车载多媒体导航终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车载多媒体导航终端,出行用户可以了解到准确实时的路况信息等相关信息,并得到最佳的出行路径.车载终端硬件平台基于OMAP5912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从ARM端和DSP端介绍了终端软件构架,给出了终端软件的实现流程.其次从主控线程、GPRS通信、数据采集、GPS导航、地图数据库查询、视频及音频7个线程论述了具体实现技术.终端软件操作简单,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