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多年冻土隧道设计难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铁路隧道的技术难度主要由高寒、高海拔、冻土的环境特征所决定的.文章通过对青藏铁路隧道主要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在高寒、高海拔及冻土地区隧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属典型高原冻土隧道,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低气压、低氧分压等客观因素给隧道修建带来许多困难.文章从机械配套、通风、湿喷混凝土、仰拱作业桥、防排水结构、隔热保温层、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供氧及健康监测等方面介绍了该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运营管理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亟需解决。为保证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结合我省隧道运营管理的现状,探讨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体系的构建,为今后类似地区隧道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原高寒冻土隧道渗漏水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高海拔、高寒、冻土隧道的特殊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及试验研究,论述了其渗漏水防治技术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防治工程中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技术参数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问题,并对进一步改进注浆效果检验方法等需要今后加强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以一公院为依托的"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开始建设。这是中国交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唯一一家以企业为依托研究高原冻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面向青藏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和保障进行研究。一公院是国内研究高原公路冻土问题历史最悠久的机构,3代人、40余年坚守青藏高原,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鹧鸪山隧道全长4448m,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具有高海拔、高寒、地质复杂、运营通风困难等特点.文章主要介绍了设计和施工阶段对冻胀冻融、运营通风、复杂地质、变形及坍方等采用的主要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多年冻土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冻融现象不仅严重威胁施工安全,而且处理不好还会留下工程质量隐患,成为冻土隧道永久性病害.文章结合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的施工工序控制、洞内外温度控制及岩面封闭等防融技术的实际情况,对多年冻土隧道的防融技术及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关角隧道病害的综合整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青藏铁路关角隧道的病害情况,并根据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合理的整治措施.效果明显.为高原高寒隧道施工提供了可借鉴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鹧鸪山隧道是我国在建高海拔、高寒地区的长大公路隧道,地质情况复杂.文章介绍了隧道的地质概况和围岩特征,并重点阐述了隧道大坍方的情况及处理措施,指出了对变质岩地区碳质千枚岩围岩级别确定的重要性,为位于高原、高寒地区通过复杂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的施工实践,从工程设计、机械的选型与配套、制氧、供氧系统的研制及应用、冻土、冻岩光爆、保温、控温、防水保温层的铺设、信息化施工和工序网络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冻土隧道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冻胀压力计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隧道衬砌的冻害一直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但对作用在衬砌上的冻胀压力大小及模式很少有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文章试图以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为例,分析隧道衬砌冻胀压力的作用规律,旨在为冻土地区隧道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寒隧道保温设计研究及热工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高寒隧道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隧道设计要求,文章借鉴我国建设部房建行业和日本国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用于季节性冻土隧道洞口保温段长度、衬砌保温及水沟保温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夏德尔隧道为一位于高海拔、高寒区域的高原隧道,该隧道围岩岩体结构极为破碎松散,主要以钙泥质板岩为主,且单侧地应力高、地下水丰富、节理裂隙发育,易坍塌及初期支护变形等地质灾害。为了研究高原特殊地质条件下预防隧道的坍塌及变形等,基于隧道发生的地质灾害特征,探索总结施工过程控制技术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同类高原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隧道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隧道施工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文章根据风火山隧道的施工实践,总结了高原冻土隧道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方案,并从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冻土光爆、隧道支护、防水保温等方面介绍了新的施工技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域,具有气候复杂多变、工程地质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冻土环境不稳定的区域特点。寒区公路建设常常引发边坡失稳病害,边坡支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COMSOL软件中的(PDE)模块建立方程,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周期为10d的冻结模型,通过软件的二次开发,以青海省祁连山中段的冻土为例,建立冻结过程中格宾石笼挡土墙的位移场、水分场、温度场多场耦合的研究,得到格宾石笼挡土墙在高寒地区的冻结特性。基于格宾石笼挡土墙在高寒地区海拔高、低温低等气候特点,结合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格宾石笼挡土墙和土层的多场耦合,得到冻结过程中结冻深度为1.2m,结冻区温度为-4—-1℃,分析了冻土路堑中温度场与水分场和位移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最大位移等数据,为高寒地区道路役性能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受反复冻融影响产生的渗漏水危害展开研究,在这一特殊地质条件下富水隧道中防排水的施工技术研究中,与普通隧道相比,渗漏水是隧道施工和营运期主要病害之一,易造成二衬开裂和渗水,从而影响其结构和行车安全。本文以花石峡至久治公路雪山1号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富水段的的主要处理技术及集中出水段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反复探讨和论证,优化施工方案,完善防排水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可避免隧道受到渗漏水的侵害,治水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般隧道洞口段覆盖较薄,且常年受到日晒雨淋等风化侵蚀作用,地质较为软弱,而雪山1号隧道更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高海拔、高寒、昼夜温差大、强风等影响,洞口段围岩为多年冻土冰雪堆积层,大小混杂,空隙填充角砾、砂及粉土,无粘结力,不易形成压力拱抵抗围岩压力,给隧道的进洞施工、洞身开挖带来很大难度,并且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往往伴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坂山隧道病害实际特征,结合高寒隧道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特征和原隧道施工工艺方法,介绍了大坂山高寒隧道病害处治的原则,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套拱加固,地下水引排、重设保温系统处治措施,进行了隧道病害处治,后续类似高寒隧道和寒区隧道的病害处治措施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季节性冻土路基处理及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季节性冻土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并以国道318线海子山-竹巴笼改建工程K203+200~K225+700段为例,介绍寒冷、高海拔地区的季节性冻土路基病害处理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路域生态修复技术是降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地质环境与植物生长条件差异,导致现有的技术体系无法满足该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本文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环境特点出发,结合工程经验,建立了适应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筛选体系与物种配置方案,形成了完整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对该地区路域生态修复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