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河连拱隧道是大(理)保(山)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普通隧道.但由于进口端滑坡的发生给施工带来障碍,而成为治理滑坡与隧道施工同步进行的特殊隧道。本文叙述了正常段的施工工艺,同时重点对滑坡发生后隧道与滑坡合并施工处理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本工程的施工,给其它隧道的施工、滑坡处理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卧牛山隧道进口滑坡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主体结构和开挖过程中的不利影响;通过对滑坡堆积体滑坡推力计算,阐述了隧道进口段抗滑桩设计、隧道结构设计等综合处理措施、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隧道斜向(20°~80°)穿越滑坡体时隧道与滑坡体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机制,结合隧道施工的洞口段滑坡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依托实际工程——郴州市某隧道洞口段滑坡抢险治理工程,提出针对斜交隧道洞口段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稳定性分析法、数值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依托工程的工程概况及防治特点。选取滑坡主滑断面,计算分析滑坡在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和下滑力。结合实际工程全过程监测数据,以及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云图,分析了滑坡段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和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治理后的滑坡和隧道的稳定性,评价治理方案可行性,同时为此后类似工程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1)针对滑坡-隧道斜交时隧道洞口段滑坡治理,提出的以"工字型"抗滑桩为主体并加强隧道洞门超前管棚加固和初期支护的综合治理方案可行,监测数据显示,滑坡在隧道穿越滑体后处于稳定状态;(2)由隧道开挖前后的模拟结果可知,在隧道穿过滑体后,隧道洞身支护结构与"工字型"抗滑桩形成组合抗滑结构体,进一步提高隧道洞口段坡体稳定性;(3)通过分析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数据,可知滑坡段隧道收敛明显,且愈趋近滑带,隧道沉降变形愈大。  相似文献   

4.
根据贝尔隧道实际工程概况,基于隧道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分析贝尔隧道与西尔瓜子滑坡的位置关系及水库、隧道和滑坡三者之间的联系,得出贝尔隧道与水库滑坡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产生的原因。将隧道简化为合理的结构力学模型,并针对贝尔隧道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对滑坡隧道进行理论分析,再结合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贝尔隧道与滑坡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时所遇到的仰坡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从工程经济角度研究了隧道洞口段的隧道施工与仰坡滑坡二者的相互影响情况,研究表明:1)洞口段仰坡失稳滑坡灾害的发生,将导致隧道施工复杂化,引起工程投资大幅增加;2)边坡滑坡整治措施决策要科学、慎重;3)在滑坡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重视边坡稳定性以及洞内施工的监控工作;4)对有安全隐患地段,应做长期运营监控。  相似文献   

6.
隧道洞口因边坡围岩稳定性差,是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区,是隧道施工中的重点监控对象.文中对北晨亭隧道右洞进口山体滑坡及初支裂缝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分析了该山体滑坡形成的机制以及洞内初期支护裂缝产生的原因,在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情况下,选择了以抗滑为主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上采用了钢管抗滑桩挡墙护脚、注浆钢管锁坡、仰坡封水及洞内钻孔排水和洞内侧墙打孔注浆加固等综合治理措施,经过连续的量测监控表明,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隧道洞内裂缝未出现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介绍庙堡隧道东口的洞顶滑坡情况,分析滑坡的引起因素,对处治原理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处治方案和施工情况,总结了该滑坡处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破碎围岩铁路隧道洞口施工引起的工程滑坡问题,依托叙毕铁路土地垭隧道出口滑坡处理工程,对滑坡成因及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滑坡成因主要有内、外2种因素,内因为洞口浅埋段围岩风化严重、破碎,外因为施工开挖造成坡脚临空,地表水下渗恶化围岩,防护措施也未及时施作。在滑坡处治方案设计中,需结合滑坡体范围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原则上采取锚固桩加固边仰坡滑坡体并增设截排水沟后,再对隧道范围内采取明洞改路基、基础换填、钢花管注浆加固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滑坡区域开挖隧道时,由于滑动面与隧道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文章以南山滑坡为例,分析隧道在滑坡的滑体内、滑动面及滑床内3个不同部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几点防治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芮国荣  许建聪  孙钧 《公路》2024,(3):399-404
为了防范软岩公路隧道下穿巨型古滑坡的施工风险,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开展隧道拱顶沉降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基于隧道围岩弹性模量和最大剪应力理论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建立了隧道施工风险矩阵评价准则,分析了软岩公路隧道下穿古滑坡稳定性,评估了软岩公路隧道下穿巨型古滑坡的施工风险。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科学地防范了软岩公路隧道下穿巨型古滑坡工程风险的发生,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龙岩漳龙高速公路乌石山隧道右线进口施工中发生山体滑坡的情况,介绍整治山体滑坡的技术方案,将对其它隧道山体滑坡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兰州市北环路安宁隧道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后,确定滑坡地段的治理原则。通过锚索及框架梁设计验算,提出了滑坡治理的相关要求,为安宁隧道顺利施工创造了施工条件,预防了新的滑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叙大铁路佘家坡隧道洞口滑坡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大铁路佘家坡隧道洞口滑坡为一牵引式滑坡,严重威胁着佘家坡隧道的安全。在治理滑坡的过程中,通过滑坡成因及稳定性的分析,设计中采用了滑坡坡脚回填反压、滑坡下部设置抗滑桩、滑坡中部高陡边坡设置锚杆框架梁护坡和滑坡外侧设置环形截水沟,引排地表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襄渝铁路柴家坡隧道变形与滑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柴家坡隧道所处的病害体的工程地质环境、隧道的变形特征和受力特点,分别剖析了隧道及滑坡的变形机理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最后介绍了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锚索加固宝成二线松散层滑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成二线老鸦岩,飞仙关,明月峡三隧三隧道由施工引发的松散层滑坡,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获得成功。预预应力锚索加固松散层滑坡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深了对预应力锚索的机理和加固松散层滑坡的有效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隧道开挖常常诱发仰坡及侧面边坡滑动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的施工安全。以汕昆高速公路乌沙隧道出口滑坡为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并重点分析了仰坡滑坡和右侧滑坡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隧道区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松散破碎的易滑地层、不利的软弱结构面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入渗作用和隧道仰坡开挖是滑坡形成的外因。对仰坡滑坡和侧面滑坡重叠部分的稳定性分析,应按照深层滑面和浅层滑面的计算结果,选取较小值(最不利稳定性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抗滑桩、异形桩间挡板、钢管桩和管棚等措施进行综  相似文献   

17.
任胡岭隧道口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任胡岭隧道口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和机制的研究,表明滑坡的发生是由于隧道开挖过程中因突发涌水,造成隧道破碎围岩向隧道开挖临空面位移,进而影响到了坡面岩体的稳定。为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除了对隧道进行安全处理外,首先还需要对滑坡进行加固处理。通过优化分析,在工程实践中采用治水与抗滑工程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理滑坡,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滑坡的变形破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18.
王欢 《路基工程》2015,(2):226-231
拟建杭黄客运专线深奥隧道出口滑坡为典型的崩塌堆积体滑坡。针对此类滑坡,详细论述了滑坡区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基本特征;计算模型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滑坡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崩塌堆积体滑坡基本稳定。为了施工和工程安全,应对滑坡进行加固,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以通关隧道为载体,通过对软岩隧道施工中地质病害的成因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处治的可行性方案,但由于对该病害群成因机制的认识分歧及对病害程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隧道范围内大变形,冒顶,滑坡等病害的多次发生,造成了工期严重滞后及处治费用大幅上升的后果,有较为深刻的经验教训,对相似工程病害的预防及处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问题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唢  赵明阶  林志 《公路交通技术》2009,(1):102-106,112
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遇到滑坡、膨胀性围岩、岩爆、岩溶、断层、瓦斯、流沙等多种不良和特殊地质。结合工程中不同地质灾害相关的病例,综合阐述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