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车公司同期发布两款自主创新一体化交通新产品 2013年4月18日,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的国内首家"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在唐山揭牌成立,同期还举办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双龙出唐山,领跑一体化"新产品推介会.唐车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两款一体化交通新产品——时速250 km城际动车组和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首次与公众见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中国北车股份公司副总裁贾世瑞,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元,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彭家先等出席揭牌和推介活动.  相似文献   

2.
结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分析,阐述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的主要内涵,研究一体化的要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体化、与常规公交的一体化、与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综合体的一体化、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一体化以及轨道交通网络的一体化等,对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问题日趋重要.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设备维保模式可分为独立维保、联合维保和完全委外维保3种模式,且以联合维保和完全委外维保模式为主.本文将联合维保和完全委外维保模式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提出多专业一体化维保模式,并分析一体化维保模式在安全性、经济性和市场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得...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苏州市的现状,提出"轨道交通枢纽整体功能定位—站点换乘设施布局—公交网络衔接优化—一体化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系统发展思路,为提高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提供指导,对国内其他大城市树立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交通衔接设施配套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和居民出行需求。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往往只关注线路本身,对沿线站点的交通衔接问题考虑不足。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宝山区段为例,阐释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交通一体化衔接的思路和原则。结合15号线宝山区段各站点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提出了交通一体化衔接设施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衔接策略,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网络一体化、换乘设施一体化与运营管理一体化方面,总结归纳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的经验.结合西安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从线网规划、土地利用、换乘设施、运营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方面提出几点启示,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衔接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区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区空间形态特征及一体化设计中重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行政中心站站区一体化设计方案,对地下空间的功能整合、一体化交通设计、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等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仍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需要加大轨道交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轨道站点的一体化方案。通过对东京、香港、北京等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策略:坚持轨道交通站点高强度混合开发,梳理全网、全线用地条件,明确各个站点周边开发业态及强度;做好轨道交通站点交通衔接,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舒适、便捷交通接驳系统,提高站点服务水平;强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细化土地出入条件;把握好建设时序,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用地要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时序要匹配;完善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开发主体、土地出让条件、收益分配等,全面保障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4日上午,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高质量、一体化,综合交通创新与协同发展"为主题,来自交通运输部和苏、沪、浙、皖等地超过500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城市群综合交通、长三角智慧交通等议题,共同探讨如何促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内综合交通领域与相关领域协调、协同与协作意义重大。大会审议通过《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倡议书》,明确将共同深化交通规划有机衔接,共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促进交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韩园子站为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用地规划、公共交通衔接、商业设施开发等因素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设施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乘客在地铁与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便捷换乘,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还能提升城市环境、集约建设、减少工程浪费。以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门口站为背景,针对目前一体化建设的难点,提出一体化建设技术路线和原则,研究一体化规划、立项、设计和实施机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设施在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上做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架,其站点覆盖范围有限,必须依靠良好的换乘接驳系统。由于前期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重视不足,导致居民换乘不便,"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突出。通过总结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换乘衔接不足问题,探索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的规划和设计,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强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衔接,有利于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的骨干作用,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体化。从苏州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出发, 梳理总结了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的主要思路,全面评估轨道交通1、2号线的规划实施情况,结合典型站点总结归纳轨道交通站点设施一体化规划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有待完善的方面,结合实践经验从规划体系和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的客运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探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布局、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客运一体化的换乘布局、无缝换乘和票制协调。提出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应注重实施“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的客运一体化”——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以常规公共交通为辅,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紧密衔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对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提高交通出行的准时性起到重要作用,但在一体化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对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进行专项调查研究,选取110个轨道站点,获取线下调查样本2 400份、线上调查样本约1 000份,系统分析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和便利性的现状。针对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提升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对策建议:加强初始统一规划设计,优化交通枢纽布局和运营衔接,深化既有站点服务水平,推动站点接驳功能修补等。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物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依据激励相容理论,指出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物业一体化开发模式有利于土地增值效益返还和提高两者的综合收益.从上盖物业、沿线物业和偏远区域3个维度对一体化开发项目进行市场定位,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信号系统的特点,梳理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车辆与信号系统一体化软硬件设计的建议,阐述了统一车辆与信号系统仿真模型的必要性,指出车辆与信号系统接口优化的方向,并对车辆与信号系统一体化的实验室调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公共运输联盟有关城市活力数据库的实例,研究分析城市拓展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一体化的理论、实践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包括城市公交、出租车和其他接驳方式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于高效地管理城市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一体化多方式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提高其公众吸引力的措施,建议建立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统一服务标准。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建设方面,阐述了值得关注的控制中心和维修基地的资源共享问题;提出了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的特征;对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布局、空间布局、车站布局和交通集散的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全自动运行系统迅速普及与互联互通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场景日益复杂,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一体化与自动化趋势日益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一体化智能运行系统的基本内涵,讨论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业务功能关系,分析了系统体系架构与跨线网系统架构,并探讨了系统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