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凿毛机凿毛法"是一种功效高的水泥混凝土毛面处理新工艺,其工艺优于传统的人工凿毛,也不同于一般的风镐凿毛处理方法,它避免了传统的种种缺陷。凿毛机凿毛速度快,质量高,安全可靠,对人体、钢筋、环境及混凝土无不利影响;此外,使用凿毛机凿毛还可以节约资金,缩短工期,在施工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亚军 《交通标准化》2010,(17):240-242
京山铁路桥桥面铺装采用了喷砂凿毛的表面处理技术,大大缓和了行车对桥面板的冲击,延长了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单板受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预制板梁桥形成单板受力的原因,提出了增强桥面铺装混凝土厚度、加强铺装层内横向钢筋、加强梁板铰缝处凿毛、提高铰缝混凝土施工质量、增加铰缝钢筋等预防单板受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是一个薄弱环节,界面处理不到位,影响构件抗拉、抗剪、抗渗及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而影响结构物的使用性及耐久性。阐述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缓凝剂配合高压水枪冲洗凿毛的工艺替代传统机械凿毛或人工凿毛工艺,并在试验及现场施工中确定缓凝剂性能等关键参数,使得缓凝剂水冲凿毛工艺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达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横向连接方式对拓宽装配式小箱梁混合受力性能研究,以长邯高速改扩建工程中某预应力连续箱梁为依托工程,应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不同横向连接方式拓宽的装配式小箱梁的梁格模型,从活载作用引起的内力变形规律及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入手,分析了不同连接方式对桥梁拓宽后混合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横向连接方式在活载作用下引起的新桥边梁的内力及挠度的差异不大,但可以明显降低拓宽前旧桥边梁的内力及挠度。从横向连接方式对旧桥受力的贡献度来看,强刚接连接方式贡献最大,铰接连接方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心板桥的横向连接失效对空心板桥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动载试验针对桥梁横向联系加固后、横向连接钢板失效、铰缝混凝土与横向连接钢板失效三个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与现场数据实测,对比分析竖向挠度曲线。结论是空心板横向连接处板间受力复杂,传统的横向铰接板(梁)理论不能很好的模拟现场空心板横向连接间受力情况,未能突出模拟空心板的"单板受力"情况;空心板加固后,横向钢板失效与压力注胶失效对桥梁的承载力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同时使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得到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凿毛机是路面、桥面及桥梁构件等建设工程施工和后期维修加固的关键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8.
钢横隔梁作为装配式梁桥的一种新型横向连接构件,有效解决了混凝土横隔梁对不齐、高空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但行业内缺乏相关设计经验,更缺少针对钢横隔梁的标准化设计流程。依托典型的装配式混凝土T梁桥,对钢横隔梁定制化设计流程、结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梁单元、实体单元相结合的钢横隔梁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种力学性能良好的钢横隔梁,为钢横隔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11-112
装配式空心板桥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其横向布置多片主梁,各片主梁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铰缝,这种连接刚性比较弱,并且由于横向不施加预应力,所以弯矩沿横向不连续。因此,采用梁格法对其进行计算分析,能有效的将桥梁的横向分布趋于稳定,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作用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凿毛机是路面、桥面及桥梁构件等建设工程施工和后期维修加固的关键设备之一。在路面、桥梁、地铁、隧道、海港码头、水利电力、核电站等水泥混凝土侧立面、顶面(弧面)、平面施工和维修加固中,国内外土木工程师都意识到,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使新老水泥混凝土能够紧密黏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整体,以防止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斜面剪切试验及拉拔试验研究了旧水泥路面表面最佳凿毛方式,优选了层间黏结材料,采用动态剪切试验,优选了薄层罩面的沥青,最后对比了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旧水泥路面表面刻槽对薄层罩面层间抗剪强度提升效果最优,最大可达0.92 MPa;水泥面板表面铣刨构造深度不均匀时,黏层沥青优先选择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抗拉强度可达0.73 MPa~0.8 MPa;从车辙因子、相位角、混合料性能方面比较,旧水泥路面薄层罩面优选材料排序为: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橡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Novabinder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根据装配式空心板铰缝的受力特点,对各种板梁铰缝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进行数值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空心板梁桥实体模型,模拟板梁桥在车道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研究板梁加固前后空心板桥主要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比较各种铰缝加固方式的力学效果。由分析结果可知,各种加固方案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和提高板梁的横向刚度,在板梁底缘粘贴钢板最能改善铰缝的受力性能,但施工方便性不够;在板梁上缘粘贴钢板的方案加固效果最不理想;而在顶板粘贴槽钢及顶板混凝土与部分桥面铺装混凝土联合受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钢筋混凝土梁强度等级、界面处理方式、侵蚀环境为参数,利用6组实验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来研究恶劣环境下界面处理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凿毛梁的抗弯承载力较砂轮打磨梁的承载力大,经过环境劣化后的混凝土梁,极限弯矩都有大幅折减,C50较C30减小幅度小12%,以C50钢筋混凝土梁为例,在氯盐环境中浸泡7d、14d、21d、28d,极限抗弯分别降低4%、6%、7.5%、12%。凿毛后的CFRP加固梁,虽然粘结性能增强,但是由于CFRP受拉过程中会产生应力集中,导致CFRP过早被拉断,工程中建议增加黏结面粗糙度,以提高梁的极限弯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的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对连接高速公路的桥梁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升.桥梁施工技术也极为关键。目前的现状是:对于小跨径的高等级公路桥梁多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梁的形式.中等跨径的桥梁则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箱)梁的形式,对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目前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悬臂浇筑法或拼装法。但由于现浇连续梁的施工复杂繁琐、费工费时,  相似文献   

15.
以连霍高速拓宽工程中某T梁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拓宽后T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研究在汽车荷载作用下不同连接方式对拓宽后桥梁结构的影响,提出新旧桥间不设置横隔板时桥梁整体和局部受力最为不利,建议采用新旧桥之间设横隔板而墩顶可不设置横隔板的横向连接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既有3×30 m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连续T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其横向分布系数,对比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有限元软件对桥梁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在考虑与未考虑横向分布系数沿跨径变化时,桥梁各控制截面内力。结果表明:支点附近剪力采用杠杆法且需考虑横向分布系数变化,支点及跨中附近弯矩采用刚接板梁法,可不考虑横向分布系数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斜T梁桥的横隔板布置形式理论上有3种,通过建立6组空间有限元实体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3种横隔板布置形式对主梁受力和结构挠度的影响,得出装配式斜交T梁桥结构优先采用斜布中横隔板来加强梁的横向刚度这一结论,为以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开展了宽主梁间距装配式小箱梁桥加固的实桥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加厚混凝土桥面铺装、增设钢横梁联合加固,提高了主梁竖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整体性.装配式小箱梁桥增设钢横梁后横向受力性能改善不明显,加固时应以纵向加固为主、横向加固为辅.建议所述横向加固方案应用于自身抗扭刚度不足装配式T梁的横向加固.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重载路线上小桥涵出现单板受力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车辆轴载大、超载以及梁板的横向连接设计不足,使整体刚度不能满足横向传递荷载需要.实践证明,宣大高速公路上采用的单板受力处治措施是可行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陈猛 《交通标准化》2014,(12):97-99
通过建立梁格空间模型,分析了新老桥梁不同连接方式对活载横向分布以及对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收缩徐变对拼接后的新桥支座反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老桥间的连接方式对拼宽后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影响较小,但老桥的上部梁板在加宽后的横向分布系数较初始状态有较大幅度的减小,承受活载作用的能力有所增加;拼宽后,老桥的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收缩徐变对湿接缝相邻位置的梁板的支座反力影响较大,新桥支座设计时应选择承载力稍大的支座型号,确保支座有足够的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