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施工工艺及流程 二级公路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方法是根据试验段提供的数据.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场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洒水车洒水养生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上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养护→封闭交通。  相似文献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般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为: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养生。  相似文献   

3.
施工要点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为:下承层的检查和准备→施工测量放样(边线、中线、高程)→严格原材料试验→级配碎石的运输→含水量检测→摊铺水泥→路拌机拌和→混合料的碾压和边部整形→压实度检测→接缝处理→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4.
结合晋济高速公路沥青稳定碎石(ATB—2516cm)柔性基层施工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即原材料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并重点介绍了柔性基层不同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碾压工艺及平整度、压实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级配碎石利用其嵌挤作用,具有相当好的承载能力,有一定的排水功能。原材料质量、最佳混合料级配、混合料均匀摊铺和碾压密实是级配碎石基层控制的关键。结合级配碎石在G104观音机场至睢宁段路面底基层中的应用实例,介绍级配碎石底基层的材料和配合比设计,以及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前后台控制等施工工艺,为级配碎石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摊铺机基层施工中的测量放样及摊铺、碾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准备、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全过程进行研讨,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控制质量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对防止路面的早期损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准备、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全过程进行研讨,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控制质量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对防止路面的早期损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段东旭 《交通标准化》2010,(19):111-113
阜阳至合肥高速公路K24+000~K49+052合同段路面采用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进行机械摊铺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稳定土厂拌设备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的作业法进行施工,避免了原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以及松散、弹簧、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陷的出现,确保了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分层摊铺与压实方式存在施工周期长、 层间黏结性差、 养生用时长等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采用工程实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 立足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铺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优势, 详述了原材料选择、 配合比设计、 拌和、 运输、 摊铺碾压、 养生等施工要点, 并对质量控制要求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铺技术在强度、 成本、 施工速度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提高了基层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引言 水稳基层是广泛应用于公路基层施工的一种半刚性基层结构型式。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抗冻性和整体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基层中,在施工中因材料级配、水泥剂量.摊铺碾压、离析处理、成型时间及工后养护等较难控制.因此对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沥青混合料ATB-30柔性基层施工的全过程。就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解决办法及观点。论述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柔性基层施工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3.
贺隽 《交通标准化》2013,(16):120-122
目前我国各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大多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技术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谈谈路面灰土基层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土具有整体性好,后期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提出在沿海雨水多的地区修建公路的灰土基层,施工时必须注意上料,摊铺,配灰,拌和,整型都要当天完成,要控制灰土的含水量和石灰质量,碾压成型后开放交通让适量的行车碾压,才能确保灰土基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详细阐述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材料、生产、摊铺、碾压等环节的控制要点,并结合齐泰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实例,总结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施工控制工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8):111-112
以高速公路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路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及压实度检测",从施工拌合设备生产工艺,运输车辆及摊铺作业、施工养护等技术方面,对"超厚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 正式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前,首先在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通过对试验段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检验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然后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出的拌合、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参数进行大面积的正式施工。试验段的具体做法:在直线段上有代表性地选择两段长度200m路段作为试验路段:一段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试验段,另一段作为天然砂砾底基层的试验段。在试验路段开始至少14天之前,提出铺筑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实施。根据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拌和机械型号、数量及组合方式。通过试拌掌握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工艺;同时确定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碾压顺序、压实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查水泥含量、级配、含水量,根据设计配合比改进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水的加入方式。修正水泥稳定碎石、天然砂砾底基层的压实标准密度。掌握实际施工产量及合理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在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下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测定出有关结果。铺筑结束后,就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复,作为施工依据。检查并整理路基顶,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沥青碎石基层施工时容易出现粗集料离析、渗水过大和难以压实等情况。结合实体工程研究,提出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摊铺和碾压技术,可有效地避免粗集料离析,降低渗水系数,提高压实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基层平整度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落实平整度控制的保证措施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容易发生粗集料离析、渗水过大和难以压实的特点,结合实体工程研究,提出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摊铺和碾压技术,有效地避免了离析,降低渗水系数,提高了压实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