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桥梁在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桥梁荷载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检测手段,目的就是对新建桥梁进行竣工验收和实际承载力评定。介绍了太平特大桥主桥荷载试验的内容、检测方法,并对荷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对以后的桥梁荷载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荷载试验包括静力荷载试验与动力荷载试验两部分,其作为鉴定桥梁承载能力的最有效的,也是目前来说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是桥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桥梁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以某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跨越水库的大桥为例,重点阐述了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检测技术,并给出了检测过程、相关数据、检测结果和建议,以期作为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不等跨连续钢构桥桥梁荷载试验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阐述了不等跨连续钢构桥桥梁荷载试验检测技术的意义,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不等跨连续钢构桥桥梁荷载试验检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的技术要点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桥梁荷载试验是对桥梁承载力进行综合性鉴定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针对桥梁荷载试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进行桥梁荷载试验所需要的条件,分析桥梁荷载试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系统总结进行桥梁荷载试验的步骤。并提出今后桥梁荷载试验发展的新方向,对桥梁荷载试验发展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以六六高速项目为例,分析了该项目在日常检测过程中动力荷载试验方法的实际应用。首先简述了主要的试验适用对象及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动力荷载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案,最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桥梁建设及其运用安全的保障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荷载试验包括静力荷载试验与动力荷载试验两部分,其作为鉴定桥梁承载能力的最有效的,也是目前来说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是桥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桥梁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以岩脚中桥为例,重点阐述了静力荷载试验技术,并给出了检测过程、相关数据、检测结果,以期作为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桥梁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桥梁试验包括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两部分,一般以静力荷载为主。通过桥梁抽检跨静力荷载试验,可以了解抽检跨结构内力、变形情况、实际工作性能和工程质量,并以此为依据对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因此,桥梁荷载试验是对桥梁检测维护必要的工作。以某桥梁静荷载试验为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图表数据的分析,从结构强度、结构刚度、结构抗裂性三个方面进行结构设计要求评定。  相似文献   

8.
荷载试验包括静力荷载试验与动力荷载试验两部分,其作为鉴定桥梁承载能力的最有效的,也是目前来说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是桥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桥梁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以岩脚中桥为例,重点阐述了静力荷载试验技术,并给出了检测过程、相关数据、检测结果,以期作为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东莞市某跨线立交桥于2004年建成通车,为检验该桥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介绍了荷载试验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加载工况以及检测结果.由检测结果可以得出,该桥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满足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对邢汾高速30m箱梁破坏性荷载试验检测工作进行总结,确定破坏荷载标准,以供相关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钢筋混凝土板桥进行外观检测以及静载试验,得到该桥的结构和材料参数,同时测得控制截面在各种荷载等级下的挠度和应力,其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有利于对桥梁使用性能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自行车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状态与骑行者个体属性、骑行强度及骑行环境之间的影响规律, 设计并实施了自行车骑行试验; 选取了相对代谢率、心境状态、自感疲劳程度和任务负荷指数等指标, 分析了骑行者生理、心理与综合负荷感知的特性及规律; 以骑行试验数据为基础,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骑行者生理、心理及综合负荷感知模型, 并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骑行者个体属性、骑行强度及骑行环境均对骑行者负荷感知有影响, 其中骑行者个体属性因素中, 身体质量指数和基础代谢率作用较为显著, 二者在负荷感知模型中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121和0.112;骑行强度因素中骑行时间对于负荷感知影响最大, 其平均影响因子为0.139;骑行环境因素中交叉口数对骑行负荷感知影响最为显著, 其平均影响因子为0.137;各个变量对心理负荷与综合负荷感知的影响趋势相同, 对生理负荷与综合负荷的影响趋势不相同。可见, 关注部分因素以及骑行者心理负荷对于提高骑行服务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改善自行车骑行设施环境。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高标号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通过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观测掌握混凝土梁的徐变特征及变化规律.以C50混凝土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应力应变测量、变形测量,并通过计算绘制了徐变系数-加载龄期曲线,将计算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理论计算值及实测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双行程可变阻尼力摩擦阻尼器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结构在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设计了双行程阻尼力可变剪切型摩擦阻尼器,在不同加载路径和摩擦面压力条件下,将4组1:1比例试件进行拟动力加载试验.高低阻尼力的大小通过连接螺栓预紧力的大小设定.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能够提供高低两种阻尼力,在小振幅阶段以低阻尼力工作,在大振幅阶段以高阻尼力工作.从低阻尼力向高阻尼力切换时,阻尼力的变化形式依赖于加载路径和运动副的间隙.铝板和钢板构成摩擦面的摩擦因数稳定.  相似文献   

15.
船政轮主要用于学生各科目的评估训练与考试,该轮为我院自行设计与监造。本文主要介绍该船的油安油操评估训练与考试的管路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货油的装卸、调驳管路系统及惰性气体系统的原理设计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6.
Basis of explosion's responsive analysis and anti-explosion's structure design is the relation among thin explosive mass, impulse and plate deformation. In this paper, the limitation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impulse loading and deformation of steel plate in thin explosive experiment. The time histories of deformation for the square steel plate under the impulse of thin explosive are calculated by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method and the pressure loading method.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sure loading method and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method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el plate deformation can be estimated accurately using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method when the explosive impulse is unknown, while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the pressure loading method provide quick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on the steel plate deformation when the explosive impulse is known.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简支空心板桥进行静载试验和外观检测,测得控制截面在各种荷载工况作用下的挠度和应变,将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以及与规范规定的裂缝宽度限值比较,可对该桥的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粘贴式轴拉方法可实现水泥砂浆脆性材料的直接拉伸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表面裂纹的扩展模式.研究发现,粘贴式轴拉方法可以满足一般脆性材料的直接拉伸实验,水泥砂浆脆性材料表面裂纹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材料的破坏模式,试件的正面表现出明显的二维穿透性裂纹的扩展形态,但受其影响试件的最终贯通方向不与加载方向垂直,而是呈一倾角.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港口工程后张预应力空心板的设计概况、预制要点和安装方案,并对施工期空心板加载试验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港口工程对后张预应力空心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不同到达分布下双泊位快速公交车站使用效率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晗  邹智军 《交通标准化》2010,(22):104-106
通过VISSIM仿真软件,建立不同车头时距分布的双泊位快速公交车站仿真模型,构建车站泊位使用率的评价体系及相关仿真实验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分析不同车距时距分布对于双泊位快速公交车站不同泊位使用率的影响,对实践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