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宽度及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将无吉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转人继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状态,求解非预应力筋的应力,然后采用现有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来求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并建立了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高强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分析讨论高强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通过9根配有新Ⅲ级钢筋的高强混凝土梁的等幅疲劳荷载试验,研究了影响高强混凝土梁疲劳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初始裂缝宽度和受压区混凝土应变增长系数建立了疲劳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最后,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该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预测高强混凝土梁从初期裂缝开展直至破坏的裂缝宽度发展规律,可为高强混凝土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樊文林 《国外公路》1995,15(5):45-48
文中讨论了预应力和部分顾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讨论范围为:部分预应力比率从0 ̄1.0,混凝土强度从41 ̄69MPa。另外,还论述了预应力钢材的类型和强度对应力损失的影响。这里所建议的公式可用于实际设计,并可取代现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和其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制作20根高强钢筋RPC矩形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裂缝的发展和分布,研究配筋率和钢筋强度对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PC适筋梁的正截面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梁相似,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少筋梁和无筋梁具有一定的延性;相同钢筋强度RPC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承载力随配筋率增加而增大;相同配筋率时,RPC梁的极限承载力随钢筋强度增加而增大,但钢筋强度对开裂弯矩影响不大;试验过程中,梁的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根据简化理论计算的RPC梁极限弯矩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Q460高强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火性能,采用ABAQUS建立了组合梁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初始残余应力、端部约束及钢材强度等关键参数对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残余应力主要通过影响高强钢组合梁截面纵向应力分布从而改变梁的抗弯刚度,当残余应力对梁截面抗弯刚度产生有利贡献时,梁的抗火性能得到一定提升;约束高强钢组合梁升温后期产生的悬链线效应减缓了梁跨中挠度的增加速率,组合梁临界温度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采用Q460高强钢的组合梁跨中挠度下降速率更为缓慢,临界温度较Q235钢-混凝土组合梁提高了约11%。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针对高强混凝土材料力学行为的特殊性,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影响,通过将普通钢筋均匀“涂抹”于混凝土中,建立综合本构关系矩阵,将由此形成的普通钢筋与混凝土匀质材料整体离散为实体单元,并将预应力钢筋离散为独立的一维单元,用有限元法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型梁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给出了梁受力全过程矿.厂曲线,分析了其受力变形和破坏特点。为方便结构工程师参考,还对影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主要结构参数(配筋率、高跨比等)进行了分析计算,推荐了这些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高强混凝土回弹仪测强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目前尚无高强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规程这一现状,对强度等级为C50-C100的高强混凝土试块采用HT1000型驾弹仪进行了回弹法检测强度的试验研究,得知回弹法可用于对高强混凝土进行检测,通过采用多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求得最佳强度混凝土回弹仪测强曲线公式,测试精度满足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以此作为辽宁地区强度分析曲线。通过误差传递理论分析知回归分析所用的反映散点离差规律的各种统计量主要反映了试块的强度离散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中应用存在疑虑的问题,结合湖南吉茶高速公路建设情况,针对机制砂特性以及粉煤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对C50T型梁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优选了施工配合比,并对成型T梁进行了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T梁要求的高强混凝土,且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完成了西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的静载试验,记录了四片梁的弯矩重分布过程,指出了弯矩重分布是与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讨论了部分预应力比PPR对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钢和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新结构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议目的使钢板更经济的设计战略,包括用混凝土和钢,以及制作时避免焊接。用混凝土填充钢梁,具有高强和高耐久性,为桥梁提供了一个合理而经济的解答。钢的工厂产品或制作过程中采用冷作加工,能显著地减小焊接工作量,应更多地为主梁采用。提出了采用钢管或冷作钢梁的4座组合桥梁研究了其结构性能和强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在多轴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准则,即双剪强度三参数准则模式,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研究,分析混凝土在双轴应力状态下强度提高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强度提高问题,提出考虑混凝土强度提高的竖向预应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完成了四片高强混凝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变截面预应力连续梁的静载试验,记录了四片的梁的弯矩-挠度曲线及弯矩重分布过程,指出了弯矩重分布是与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讨论了部分预应力比PPR对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影响,最后对四片试验梁进行了材料非线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性能,充分发挥高强钢筋的强度特性,选用直径0.2 mm的镀铜微钢丝钢纤维制备一种纤维体积掺量高达6%,工作性和强度兼备的高体积率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研究其与高强钢筋的黏结性能。参考已有的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试验规程相关建议,设计了高强钢筋-混凝土中心拉拔试验,分别研究高强钢筋与高体积率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对比组的黏结破坏过程,获得其典型破坏模式、加载端荷载位移曲线和极限黏结强度,进而得到加载端荷载-位移关系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高体积率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拉拔试件破坏模式由普通混凝土对比组的混凝土劈拉破坏转变为高强钢筋的受拉屈服破坏,黏结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对比组试件提高125.5%以上,充分发挥了高强钢筋的强度特性,黏结性能显著改善,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所用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试验,以及其他几组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探讨了目前常用收缩徐变模型对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一般低于常用的徐变模型预测值;而现桥规采用的CEB-FIP90收缩模型有低估高强混凝土收缩发展的危险,并且,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预测精度有降低的趋势。针对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特点,提出了考虑混凝土强度因素的修正收缩、徐变模型。最后运用B3变异系数法比较了这几种模型预测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修正收缩、徐变模型对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的精度相对于现有模型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C30、C35、C40、C50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和试验柱、试验梁的回弹值与强度值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普通回弹仪和高强回弹仪的回归曲线、修正了统一回弹曲线,对其检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统一回弹曲线和回归曲线时,普通回弹仪和高强回弹仪的检测精度均较低。使用修正后的统一回弹曲线,普通回弹仪和高强回弹仪的检测精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 Mosul 五桥工程的 Farook 立交桥和东引道4座迎桥的上部构造均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于桥型系多向立交(弯、坡、斜)桥,梁型变化繁杂。全长2038.4m,788片梁,梁长12.36~29.47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550kgf/cm~2,共计16000m~3(包括支座混凝土)。为了节省外汇,不进口高标号水泥,我们用摩苏尔市 Badoosh 水泥厂生产的普通水泥(相当于国产425号)配制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陈菁 《国外桥梁》1996,(1):11-14
美国得克萨斯州于1994年建成国内第一座整桥采用高强混凝土设计与施工的卢埃特(louetta)公路高架桥,几项创新使该桥在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后独具特色,这几项创新在美国均是首次采用,如在其先张混凝土结构中率先采用了直径15.24mm,以50mm栅距设置的预应力钢绞线等。本文介绍了该桥的结构,以及梁、桥墩、桥面和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这一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为美国今后充分利用现有建桥技术建造出超高强度混凝土桥梁创造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综合配筋指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综合配筋指标,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对受压区混凝土应力等效模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两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藿面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及延性的主要因素;预应力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工资地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减小;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增大;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位移延性比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格梁是边坡防护及加固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针对现有装配式格梁结构自重大不利于装配式施工,影响施工效率及施工安全等问题,提出了装配式轻型化格梁设计方案,并采用物理模型实验进行了验证。在节点设计方面,格梁构件节点分为上下两层来实现施工现场的高效安装;在构件连接方面,提出采用“阴阳锁”构件,通过特制的扳手插入锁中的定位孔,使螺栓自动滑入“阴阳锁”中心,完成自动锁紧。此外,在材料方面,采用陶粒混凝土进行轻质混凝土的配置,实验采用“强度弱化”原理来达到减轻重量同时满足强度的要求。结果表明:采用格梁节点分层设计和高强轻质混凝土的方法开发的轻型化装配式锚索格构梁,不仅能保证结构强度需求,还能使其重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减轻约50%。相比于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护及加固技术,该装配式格梁具有容错能力强、安装速度快、有效锁紧接头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