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CRH型高速动车组车轮轮缘踏面检测中,由于LMA、CN和XP55等3种车轮踏面形状不同,因此,统一测量基准可以使车轮的测量工作更加简便。介绍基于统一的测量基准开发的车轮轮缘踏面检测量具的结构,及使用该量具测量3种车轮踏面主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为了能够精准地测试车轮踏面损伤的长度、凹陷量等尺寸参数及数据,以便量化踏面损伤大小及形状差异导致对于车辆的影响;阐述了新型的车轮踏面形状测量装置开发的概况,以及装置的规格,测量实例,评价了该装置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相对圆弧,圆锥踏面形状的输入能量和几何蛇行运动波长两个方面,对于车轮踏面形状对高速动车运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通过动车的运动模拟得知,对于已实现无摇枕化且车体变为柔性支承的新型高速新干线动车来说,有时采用圆弧面踏面要比采用圆锥踏面在抑制蛇行运动,提高稳定性方面更为有利,并以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在影响圆弧踏面车轮运动的主要因素方面与圆锥踏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求取车体振动衰减比的同时,还求了比钠轨输  相似文献   

4.
高速动车组普遍配置踏面清扫装置,用于改善车轮踏面状态。施加踏面清扫力时对踏面上的异物进行清除,对踏面微小机械损伤进行修复,提升轮轨黏着系数,降低列车冲击、振动,抑制车轮转动噪声。文章从踏面清扫装置的功能需求出发,系统介绍了踏面清扫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踏面清扫信号设计、控制逻辑、手动测试、远程切除、故障诊断和信息显示等一整套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控制逻辑基于列车速度、制动指令、滑行、空转、线路条件和时间等参数设计,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参数优化;手动测试和远程切除功能大大简化了踏面清扫日常功能测试和故障应急处置工作;故障诊断功能可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进行故障诊断,实现故障信息、状态信息可视化显示,并将信息推送至健康预测管理系统(PHM)地面终端。该方案提升了踏面清扫功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便于踏面清扫装置实现健康预测管理和状态修。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铁3号线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上海地铁3号线车轮踏面的异常磨耗情况,对车轮踏面异常磨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上海地铁3号线车轮踏面异常磨耗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铁路货车车轮踏面故障对滚动轴承寿命影响的调查分析,发现车轮踏面擦伤是车轮运行中发生的主要故障之一。从机务作业、车务作业和车辆运用3个方面介绍形成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的原因,建立理想状态下轮对运动模型,说明轮对擦伤形成的冲击力随着速度提高而增加,易导致轮对轴承故障。对故障车轮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提出重视擦伤轮对轴承检查及发现轴承故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车轮踏面损伤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踏面损伤的危害及其原因,从静,动态检测两方面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车轮踏面损伤检测的技术状况,简述了相关检测装置的原理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地铁车辆在市郊露天高架线路上经常出现的车辆空转滑行现象,提出在车辆上增加车轮踏面清扫装置,用于改善轮轨踏面间的黏着状态,以防止车轮发生空转或滑行。详细介绍了车轮踏面清扫装置的作用原理,提出了为达到改善轮轨黏着条件,需要车辆实现的基本控制功能。分析了车轮踏面清扫装置的动作方式、踏面清扫的测试方案以及踏面清扫控制逻辑的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踏面清扫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轮对踏面擦伤是指由于车轮在轨面上滑行,而把圆形踏面磨成一块或数块平面的现象。车轮踏面擦伤超限后,车轮的形状受到破坏,其正常的运动轨迹自然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车辆非正常垂直振幅增大。而受到擦伤的车轮由于不能圆滑的旋转所以还会进一步引起滑行,这势必造成车轮踏面的进一步擦伤。随着车轮擦  相似文献   

10.
利用轮轨型面测量仪测量大量即将磨耗到限的车轮踏面和钢轨轨头型面(简称旧轮和旧轨型面),从中选取具有一般性的型面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新旧车轮与新旧钢轨配合接触问题。通过几种轮轨接触模型的计算,总结了不同模型的接触斑面积、形状、位置,以及接触力分布和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旧轮和旧轨被挤压出飞边的原因。结果表明:新轮-旧轨接触模型的接触斑面积较小,等效应力较大,接触位置在轨顶的两侧,说明磨耗到限旧轮踏面被镟修成标准轮踏面形状的不合理性。旧轮-旧轨配合,与其他模型相比接触斑面积最大,轮轨匹配相对较好,因此,适应旧轨轨头型面的车轮踏面形状设计对于减缓轮轨磨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车轮踏面形状自动测定装置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节省检修工时,实现自动化测量,日本北陆新干线开发了车轮踏面形状自动测定系统,该系统由检测装置、数据处理箱、蓄气罐、遮光板、车轮检测传感器、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等部分组成。安装在入库车线路钢轨中央的检测装置包括2组激光光源和2组摄象机及定时传感器等。列车通过钢轨时,激光光束照射左右车轮踏面,并由摄象机拍摄其散射图象,经数据处理和图象处理后显示在计算机荧光屏上或打印输出,从而可及时掌握踏面磨耗情况。  相似文献   

12.
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国内外轮对内侧距方面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车轮踏面形状、轨距和钢轨轨头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单纯改变车辆轮对内侧距的滚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等效锥度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在保持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轮对内侧距有利于改善轮轨关系和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②在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改变轮对内侧距,必然会导致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机车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对于我国目前采用的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而言,轮对内侧距从1 353 mm变化到1 360 mm,将导致轮轨接触等效锥度的增加,从而降低车辆的运动稳定性临界速度。③轮对内侧距的选取与车轮踏面形状的选择密切相关,在改变轮对内侧距以后,必须根据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变化重新对其进行综合优化,确定合适的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铁路局,临修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数量分析和车站调车作业遣成车轮踏面擦伤故障的调查统计,论述了调车作业采用铁鞋制动是产生车轮踏面擦伤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了踏面擦伤故障对铁路货车安全运行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控制和消除调车作业采用铁鞋制动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独立车轮用踏面形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独立旋转车轮逐渐被人们接受,独立旋转车轮的优点是提供了取消车轴后的空间,而且运行稳定性高。本文报道了独立旋转车轮的动力特性,介绍了独立旋转车轮踏面外形的设计原理,提供了独立旋转车轮和锥形踏面外形车轮的运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首次将响应面方法应用到车轮踏面优化中。分别基于多项式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和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用C++语言编写优化软件模块,实现在C++环境中调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Rail进行轨道车辆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的数据反馈给车轮踏面优化软件模块,完成整个优化设计的循环过程。分析比较这2种响应面方法在车轮踏面优化中应用的结果表明,2种响应面方法非常适合于车轮踏面优化,而且收敛速度快;从磨耗指数的优化来看,用2种响应面方法对200 km.h-1客车车轮踏面进行优化后,新车轮踏面较原车轮踏面的磨耗指数降低52%左右,说明对磨耗指数的优化非常有效。在优化计算时间方面,多项式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为50 566 s,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为16 449 s;在1次试验设计的试验次数方面,多项式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为77次,而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只有25次。在车轮踏面优化中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方法优于多项式响应面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内侧减速顶对调车机车轮缘顶部的磨耗,研制了适合内侧减速顶编组场上的调车机车采用DJND型轮缘踏面外形。该外形比TB型车轮有很大改进,轮缘顶部、内侧面、外侧面、轮缘根部、踏面等部位的形状及轮缘高度、轮缘厚度进行了合理设计,从而大大延缓了减速顶对轮缘顶部的磨耗和钢轨对其它部位的磨耗,制定了DJND型车轮安全可靠的运用限度,主要是补充了轮缘高度和尖点避开距离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机车轮对踏面剥离,产生的因素很多,如轮箍材质、高速重载、制动过热、踏面类型等。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柳州铁路局已应用过的JM、JM2、JM3型机车磨耗型踏面产生踏面剥离问题,并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JM3型机车磨耗型踏面适合柳州铁路局线路特点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发生在平成12年里的营团地铁在日比谷线上发生的脱轨事故,平成13年9月把车轮踏面的形状从基本踏面改成了修正圆弧踏面。在本研究里分析了形状变更后的磨耗倾向,从安全方面、乘坐的舒适程度方面、成本方面对修正周期的延长进行了探讨。1修正圆弧踏面图1修正圆弧踏面的形状修  相似文献   

19.
介绍车轮踏面等效锥度,车轮多边形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二者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的结论,测试某动车组车轮的等效锥度,车轮多边形情况以及车体的平稳性,分析其异常振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辆的车轮踏面异常磨耗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如对车轮非正常磨耗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导致车辆动力性能和乘坐舒适度降低,同时缩短车轮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工作量和运营成本。介绍天津地铁1号线车轮损伤的主要4种类型,即轮缘磨耗加快、轮缘偏磨、踏面沟槽、踏面擦伤,并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减少车轮损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