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于基层材料的变异性、基层干缩 (尤其是水泥基基层 )、温度应力、土基压实不够、施工和养护不当 ,以及混合型荷载等都会在基层形成混合型裂缝 ,这些裂缝很容易形成反射裂缝 ,因而分析基层混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就非常有必要。根据能量准则、叠加原理、贝蒂互换定理等推导出用矩阵权函数计算混合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并分析了待定权函数系数的求法 ,即结合有限元计算混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方法求出待定的权函数系数 ,继而得到了矩阵型权函数。并利用有限元检验得到的权函数 ,两种不同方法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吻合得很好 ,表明该方法可行。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理论 ,对研究反射裂缝扩展和工程应用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将影响地铁供电系统安全的因素作为灰类指标,应用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法,通过计算三角白化权函数,构建灰类白化权函数模型,并以我国某城市的一条地铁线为例,对其供电系统进行了综合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实用性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JIT适时制理论和模块课程理论初步应用与教育领域,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因此,本文从基于JIT适时制理论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两个方面分析其在旅游英语专业实施的可行性,并就实施的关键问题做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客流量不断变化、提高铁路企业收益,需要不断调整列车运行图或调整既有列车停站。本文引入三支决策理论,针对增开列车停站决策受到多重因素制约的特点,将高铁列车停站决策分为"设置停站"、"进一步研究"、"不设停站"三个部分,基于贝叶斯决策过程求解出不同停站设置下的决策风险值,进而求得对应的决策阈值,最后根据决策规则得到不同先验概率对应的决策结果。本文以昌福线为实例验证了三支决策在高铁列车停站决策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接边界元法分析了履带式工程机械支重轮滑动轴承,得到了有限长径向的数值解,权函数的基本解只需满足Reynolds方程的线性算子,Reynolds方程的非线性项作为自由项处理并利用常单元离散边界,采用迭代技术求解离散方程组,从而避免了满足非线性方程的权函数基本解不易求出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分析沥青路面的裂缝开裂问题,以裂缝面受均匀拉应力为参考荷载,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不同沥青层底裂缝长度的应力强度因子,从而得到不同裂缝长度的离散几何函数值,再根据这些离散几何函数值,为沥青层底裂缝拟合出了3个几何函数F(a/b)。并利用另外两种荷载对这3个几何函分别进行了检验,用3个数根据汉函数理论计算出的应力强度因子和有限元计算出的应力强度因子在所有计算范围内都吻合得很好。利用这几何函数得到了裂缝所有计算范围的权函数,并绘图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最优站址选择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多跨线桥路段道路实际情况,从运营和交通组织角度论证了在此路段设置立体式BRT中间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初步的系统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8.
在计算和CAD软件的开发中,对话框界面在参数的输入、列表显示和交互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AutoCAD下MFC类库开发对话框的环境设置和类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C 编译环境结合ObjectARX的AdUi和AcUi库,实现了AutoCAD状态下的MFC对话框中的编辑、列表、数据获取等功能,为软件的数据输入和显示提供友好的界面.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校园道路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交通稳静化"理念及措施,从安全、生态与行人舒适性三个方面,提出稳静化在校园道路系统中设置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大学校园空间布局及道路交通特点,对其进行功能区划,分为主功能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结合不同功能区道路特点进行具体设置,阐述稳静化在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混合高斯自回归模型对有色非高斯数据的概率密度和功率谱密度进行有效的拟合,而LS—EM算法则可解决这一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描述了混合高斯自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问题之后,导出了具体的LS-EM算法,并给出了一组仿真实例.这是一种参数耦合估计算法,首先基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技术得到功率谱密度参数粗估计,进行预白,然后应用EM迭代得到白激励的概率密度估计,并基于此构建一加权函数,以此权函数改进最小二乘算法,进而得到模型参数的精估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隧道的较广泛应用,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安全审核清单以主动防御和减少交通事故,为提高隧道的运营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了安全评价清单,并针对隧道安全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动车组司机人格特征评价问题,在构建动车组司机人格特征驾驶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泛函理论构建了人格特征驾驶适应性评价模型。运用空间向量泛数对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人格特征适应性综合评价值,用以反映被测动车组司机的人格适应性。在模型体系权重计算中采用了离散度算法,保证了权重确定的客观性。应用该模型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试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招投标管理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对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计价绝大部分依然采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尚未开展相关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鉴于此,主要从试验检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各自特点出发,制定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量清单的标准及清单表格,并成功在实际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弯沉指标和压实度同时用于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检验时,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此差异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建议建立一套专用于计算施工检验弯沉的数学公式来进一步完善道路工程的质量验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setting up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using the grey systems theory and the coefficient variation method, the article has proposed a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with grey correlation. Through evaluating the abilit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the national-level new areas comprehensively, the article has offered reliable suggestions to adjust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make financial policy.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累积前景理论在出行方式选择建模应用中的准确性,考虑个体对于时间与费用货币态度的不同,优化原始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模型的时间值函数和时间权重函数.首先,针对时间压力下出行方式偏好发生转变的现象,将出行方式分为刚性出行和弹性出行,改进刚性出行情景下的时间值函数形式,并根据出行时间特性求出时间权重函数中吸引力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MA-CPT (mental accounting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模型;其次,根据实证数据标定时间权重函数中辨别力参数和吸引力参数的取值;最后,标定MA-CPT模型结果并检验其拟合优度,对比MA-CPT模型和CPT模型的命中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刚性出行和单行出行场景下,时间权重函数的吸引力参数值均大于1.00;MA-CPT模型在刚性出行和弹性出行情境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17和0.18;相比于CPT模型,MA-CPT模型在弹性出行和刚性出行情景下的命中率分别提高了12.2%和19.8%.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再生骨料比选中主观、随意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并确保对其质量作出科学合理选择,基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再生粗骨料质量评价模型,根据《混凝土用再生骨料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等级界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依据可拓学理论求解不同等级下各个指标的样本关联度,然后结合组合权重法计算样本在不同等级下的关联函数值;按照数值越大越优原则进行质量等级评价,最后结合实例检验了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综合评价法既能遵循规范单一因素法的评估步骤,还可以详细排序比较各项指标不同等级下的结果;通过实例计算出5组样本的质量等级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Ⅱ级、Ⅰ级,这与前人模糊理论评估结果一致;3种权重方法不仅计算出7项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的具体权重值,而且也能体现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对再生骨料的质量优选研究,可以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城市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的特征,可知相关研究应从规划协调、运营协调两个方面着手,建立两种公交系统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这对于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的线网规划和运营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无冲突4D航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增大空域容量,在战略航迹规划阶段,设定航空器爬升、下降和平飞3个飞行状态和7组高度和速度参数规划航空器4D航迹.基于不同航段的航空器动力学模型,采用混杂系统理论, 建立了不同航段之间的状态切换模型,以及同一航段内航空器质量、空速、高度和航程连续变化的航空器运行状态演化模型. 通过调整航空器到达时刻和飞行速度,规划了多航空器无冲突4D航迹.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航空器性能约束的前提下,用混杂系统递推法规划的航空器起飞4D航迹计算时间在3 s以内;这两个模型准确反映了航空器在水平剖面和垂直剖面内的飞行状态变化;本文提出的航空器无冲突航迹规划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