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理系统的研究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开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国家"863"项目中燃料电池汽车几种不同的整车热管理方案进行了研究,计算出不同设计方案下FCE、PCU散热器和空调冷凝器的散热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优的热管理系统散热方案,同时介绍了热管理控制策略.研究结果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当今汽车工业的新宠,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文中概述了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优势,回顾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研发状况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望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对国内外几款典型的纯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构型方案进行了解析,分析了其构型的特征,为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的冷却系统方案制定提供指导。采用电机余热加热电池包、电池温度分级控制等方式可优化系统的能量利用,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为应对汽车燃料消耗快速增长及由此引起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实行。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研究在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开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及不同的系统控制设计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较优的燃料电池汽车转向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果对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开发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散热的难点,并说明了散热部件多导致各散热部件串并联连接,需要进行流量分配。重点介绍了冷却系统中流量分配的台架测试方法,对氢燃料电池车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燃料电池技术标准的修订作为规范燃料电池技术,引导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走向的重要工作,需要先期开展。通过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的介绍,并对国内外目前在燃料电池技术标准化工作方面的动态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路线及工作方案,为开展燃料电池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氢泄漏安全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围绕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将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拆解为燃料电池车辆、场景设置及应对氢泄漏措施3个方面的约束,系统探讨了燃料电池汽车在受限空间内的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该研究有助于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安全问题的解决,并可为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相关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燃料电池汽车以其清洁、高效等特性逐渐成为公认的未来最有前途新能源汽车。首先,本文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简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材料;其次,对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研究现状简要概述,中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最后,对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方案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燃料电池加蓄电池的动力配置方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际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动态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国家,无论是政界还是企业界,都积极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相继开展了示范项目.作者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了各国政府、企业支持的政策和措施,并具体概述分析了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动态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进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燃料电池轿车的技术水平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节能与环保的日益重视,使得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成为世界汽车科技发展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几种新型燃料电池轿车的介绍,对比汽车用户对现代内燃机汽车的使用要求,分析了当前燃料电池轿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世界燃料电池汽车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其中热量的95%由冷却介质带走,而冷却液中离子含量高会导致燃料电池发动机绝缘问题,因此要求冷却液具有高散热性、低的腐蚀速率、高的密封材料兼容性,行业内通常要求电导率小于5μS/cm,传统的冷却液(电导率大于2000μS/cm)不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要求,无法直接使用。本文长期跟踪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2万公里左右,对其冷却系统使用的低电导率乙二醇冷却液性能进行全面的跟踪及研究,主要包括冷却液消耗、冰点值,并解释其原理。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燃料电池低电导率冷却液的开发、标准的制定及车辆的运营维护保养提供了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高压冷却风扇与传统低压冷却风扇的区别,重点介绍了它在燃料电池汽车上的应用以及优势,并展望高压冷却风扇在新能源车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降低商用车的燃油消耗和CO2排放,开展基于发动机工况需求的电控集成优化控制研究。以某直列4缸电控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以发动机水温为反馈,对发动机水泵、节温器等电控冷却系统零部件进行综合调节,实现快速暖机升温以及正常行驶中发动机水温恒定在最佳温度,并通过优化VGT,改善燃烧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将冷却水温控制在各工况所对应的最优冷却水温附近,基于发动机工况需求的电控集成优化控制可以降低柴油机油耗3.51%,充分验证了智能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汽车因为其自身特性的原因,在散热上同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散热器的散热可以考虑通过加大风扇的功率、增加散热器的面积以及改变散热器的布置位置来实现,上述3种措施在某款燃料电池轿车上得到了实际应用,经试验验证,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及参数优化匹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贠海涛  万钢  孙泽昌 《汽车工程》2006,28(8):729-733
结合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系统的实际开发过程,分3个步骤阐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和参数匹配的一般方法。第1步,通过分析燃料电池的特性论证了动力总成结构配置的优化解决方案。第2步,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功率部件特性阐述了主要功率部件选型的依据,并且根据设计性能要求进行动力总成主要部件基本参数设计。第3步,进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总成参数优化匹配的研究。仿真和实验台测试的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总成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系统内各部件间及部件与电池堆间的相互影响;应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某65 kW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热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依据和散热器布置形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应主要通过调节冷却风扇转速来调整电池堆温度,通过调节冷却水泵来保持电池堆进出口水温温差;散热器并联要优于散热器串联。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国六排放升级,发动机对冷却系统散热量需求增加下的冷却系统布置方案研究。通过对国六发动机增加EGR冷却器后串联式冷却系统和并联式冷却系统方案工作原理分析,并应用原理进行整车方案设计,最终根据整车热平衡试验对整车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为国六车型设计开发提供数据及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一款正在开发的燃料电池增程式微型电动车,提出了可插拔式燃料电池增程器/蓄电池动力系统的方案和系统关键部件,如燃料电池、DC/DC转换器等的选型原则和匹配设计方法;为在仿真中考虑排氢动作对风冷自增湿燃料电池耗氢量的影响,提出了瞬时氢气过量系数查表法;最后,利用M atlab/Cru ise联合仿真平台对匹配设计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款12m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述其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液冷动力锂电池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设计及整车性能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车用分离循环式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冷却系统1D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将分离循环式冷却系统计算结果与传统单循环冷却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循环式冷却系统的冷起动时间比传统冷却系统减少了87 s,发动机的机体温度升高了5.5℃,油耗减少5%,发动机的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