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若天然地基较为软弱,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分析时,则事先要经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在地基处理(GroundImprovement)中最常见的是浅层地基处理,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十分常见。介绍换填垫层法在软土地基处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软土在我国寒区分布广泛,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由于软土层变形沉降大、稳定性差,在荷载作用下极易造成道路沉降变形的隐患,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功能。因此,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关键的工程技术之一。本研究突出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和工后跟踪监测及处理效果的评价。目的在于研究寒冷地区3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控制方法,并采用试验、现场监测结合理论分析,对3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评价等,为黑龙江省今后类似软土地基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软土、盐渍土地基路基换填处理方案,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粒料石灰土换填层和土工布、荆笆帘、粒料换填层两种换填层结构处理软土盐渍地基.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软土地基处理的特点和优势,然后总结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流程,最后详细论述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其主要内容有:换填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袋装砂井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强夯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用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方案选择的模糊优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在一定岩性,费用和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利用重夯夯击软土地基,在夯击南京市避填充建筑垃圾,再进行夯实这一加固过程的相对最佳方案,本文提出用模糊优选理论与模型进行方案的选择,不仅提供了在某一岩性下加固软土地基的最佳方案,而且利用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也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总结分析了软土分布、成因及其工程特性,并通过软土工程实例,分析了相应地基处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软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及内陆湖泊地区;软土地基承载力低、沉降变形量大、沉降稳定时间长,而经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工后沉降相对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基础通常无法达到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因此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结合工程实例,对其采取垫层法处理软基,总结了换填垫层法设计及其具体的施工要点和施工实践等.工程实施效果表明,垫层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必须首先解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压缩沉降过大、沉降稳定持续时间长等问题。实践证明,旋喷桩因为能与桩间土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形成复合地基.所以它在增加地基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土体压缩变形等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是路桥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人们的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好坏,会影响路桥施工的有效进行,所以施工人员要明确软土地基的处理意义,然后了解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砂垫层等材料的换填技术,二是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三是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通过这三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的质量,为路桥施工的工程质量奠定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引起沉降变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软土地基上路堤稳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软土地基变形的一般规律,对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由于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特点,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路基的稳定和变形,特别是对路面变形要求非常严格的高速公路工程,控制软土地基的过量沉降变形成为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北寒冷地区基本建设的发展,在软土地基上兴建高等级公路日益增加。东北寒冷地区的软土地基沉降除了具有变形大、不均匀沉降大、沉降稳定历时较长的特点外,受地质和气候因素影响也较大,这极大地影响了道路的稳定和使用。因此,对东北寒冷地区软土地基沉降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依托国道G111齐齐哈尔至讷河段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研究课题,对东北寒冷地区软土的工程性质和软土地基沉降的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特点.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路基的稳定和变形,特别是对路面变形要求非常严格的高速公路工程.控制软土地基的过量沉降变形成为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软土地基。软土强度低,压缩性大,易产生地基破坏或不均匀沉降。为保证路堤的稳定和缩小不均与沉降对路基的影响,就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和处理。目前.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很多.如塑料排水板、排石挤淤、袋装砂井、换填、水泥搅拌桩等等。土工格栅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节省了大量的经费。它能有效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几种方法,包括砂垫层法、换填法、反压护道法、以及分阶段施工。  相似文献   

17.
叶茂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98-98,100
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往往会遇到稳定及变形等岩土工程问题。一旦软土路基处治不当,将会造成沉降过大,甚至路基破坏的严重后果。因此,一般情况下,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常见的方法中,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加固方法,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等工程中广泛应用。鉴于此,对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软土的蠕变特性,以有限单元法为分析手段,选用Plaxis软件中能考虑土体黏弹塑性特征的SSC模型,模拟了路堤荷载下软土地基长期变形的过程及性状,同时作为对比,采用不考虑时间效应的SS模型模拟了该问题。计算结果表明,由SSC模型计算的软土地基的沉降、孔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较为合理,而简单弹塑性模型SS的结果则会低估变形水平。此外,SSC模型中的修正蠕变系数μ*对软基长期变形曲线的影响较大。说明今后在预测分析路堤荷载下软土地基的长期变形时,合理考虑软土蠕变特性的关键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基建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用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很多建筑工程只能选择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而软土地基拥有很多不良的工程性质,建筑在其上的建筑物很可能会发生结构损坏或者使用性能降低。就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处理的一般原则进行阐述,并分析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土工格栅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土工格栅在处理软土地基应用,阐述了土工格栅在加固软土地基中的作用机理和解析计算方法,并引入筋土作用系数的概念进行解析计算,并对影响其加筋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介于一般的换填法处理与深基础处理之间,是土工格栅应用于软基处理最理想的适用范围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