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射频技术及物联网的发展,基于RFID的船舶防碰撞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RFID对相邻的目标物进行识别定位,可以得到目标物的位置、方向及速率,从而避免碰撞。但是当遇到多目标碰撞时,多个RFID标签之间的信号相关性较强,较易造成定位结果的偏差。本文对基于技术的防碰撞系统中的ALOHA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型降低时隙开销的分组动态帧ALOHA算法,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较好解决了多目标碰撞的信号干扰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船舶防碰撞算法主要以船舶航线间距为碰撞计算要素,但是在多方向航行因素引入后会出现防碰撞航线输出量精准度降低问题。为此提出多方向航行船舶防碰撞航线有限元计算研究。通过对船舶多方向下避碰的计算,获得避碰瞬态速度关系量;以此为基础对避碰计算规则进行遗传计算,得到预输出航线数据;对预输出航线数据进行有限元计算,提升多方向航行船舶的防碰撞航线计算的精准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精准度,设计一组仿真对比实验进行对比测试,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常规舰船防碰撞系统超调量较多,时延较大,无法满足防碰撞控制的需求,故进行三维视觉互动映射下舰船防碰撞交互控制平台设计。设计危险源辨识单元、三维视觉互动映射单元,通过小波变换技术对舰船航行环境的随机参数进行预处理,架构交互界面设计模块、防碰撞交互控制程序模块,实现了舰船防碰撞交互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其超调量最高为400个,防碰撞交互控制时间约为在6 s左右波动,符合防碰撞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4.
深入开展防船舶碰撞和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7月3日,交通部海事局下发《关于海事系统开展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落实交通部防船舶碰  相似文献   

5.
全力开展"两防"专项整治按照交通部的部署,珠江水系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正稳步推进。6月28日,交通部防船舶碰撞防泄漏的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珠航局立即结合珠江水系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会议精  相似文献   

6.
《航海技术》2007,(5):5-5
7月3日,交通部海事局下发《关于海事系统开展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政治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落实交通部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密部署,狠抓落实,排查事故隐患,遏制船舶碰撞和泄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客船防碰撞的安全要素,以"舟山鸭蛋山-宁波白峰"航线为例,分析了舟山水域水上运输安全存在的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碰撞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舶在内河水域航行时面临的复杂环境,经常导致船舶碰撞桥梁、碍航物等,提出以建立内河船舶防碰撞预警系统,保证船舶更好地通过桥梁、碍航物、会遇船等的构想,探讨了内河船舶防碰撞预警工作原理、流程、特性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性能可靠、效率高的信息采集和识别技术,其非接触式识别方式在医疗、物流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容易发生射频卡与数据存储器的信息交换冲突,而基于时隙的算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冲突。本文在二时隙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船舶通信网络中的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射频识别标签防碰撞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海上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在众多海上交通事故中,船舶碰撞占据较大的比例。随着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的提高,防碰策略算法和先进的传感器设备逐渐应用到船舶防碰中。本文主要利用船舶自动识别技术AIS和船舶电子海图技术ECDIS,设计和优化船舶避碰辅助决策系统,并对其避碰流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船舶避碰决策过程中,转向避碰是采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避碰方法。为了求得本船与多船会遇情况下的最优转向避碰幅度,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将本船与多船间的转向避碰幅度问题视作一类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从而在可行解空间中求出满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优转向避碰幅度解。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不仅有助于求出多船会遇情况下的本船最优转向角度值,而且也有助于多船避碰决策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测距技术在轨道吊防撞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泉 《港口科技》2009,(7):36-38
超声波系统测距具有故障率低,运行可靠、维修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简单介绍了轨道桥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超声波防撞系统技术。叙述了该系统技术如何在轨道桥上实现,并报告了其应用效果,得出结论:该系统为设备防撞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船舶间的协议避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陆 《中国航海》2006,(3):59-63
当船舶双方存在特殊的碰撞危险时,往往通过达成临时的避碰协议,确保船舶安全避让。由于协议避碰大量存在,建议认真探讨避碰协议的法律性质、取证方法和注意事项,尽快明确避碰协议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李宇  周世波 《世界海运》2007,30(4):20-22
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8条的规定,通过对对遇局面形成判断的详细分析,讨论该局面避让行动的要求,并对避让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从以往的对船舶的抗碰撞分析研究中,发现有两个因素在很多分析中被忽略,一个是船舶碰撞中最易破坏位置的选择,另一个是在某些船舶舷侧舱水存在时忽略了其对船舶抗碰撞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典型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指出船舶最佳碰撞位置的选择并非一定位于通常所认为的强框架中心点处,而是取决于板与加强筋的相对刚度,以及撞击船撞头的形状,以及通过某FPSO双舷侧结构为例分析了在舷侧舱水存在的情况下,由于撞击的短时和水的惯性迟滞效应,使得提高了船舶的抗碰撞性能.对这两个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今后更加完善的对船舶抗碰撞性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有源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基于通用低功耗MSP430F20XX系列单片机和nRF24XX系列低功耗射频芯片的有源电子标签的硬件设计、低功耗的实现以及防碰撞算法的解决思路。该有源电子标签适用于港口码头环境下的集装箱远程自动识别,也可用于车辆出入信息采集与控制以及不停车收费系统等有远距离识别与控制需求的系统。  相似文献   

17.
李才志  付欧阳 《水运工程》2017,(11):141-145
针对上海内河跨航道桥梁水上防撞设施,对桥梁防撞体系、船撞力计算方法进行论述,结合内河跨航道桥梁自身特点和最新防撞理念,对适合内河跨航道桥梁的防撞方案和设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合上海内河跨航道桥梁水上防撞的防撞设施主要有固定或浮式防撞装置和桩基防撞墩两种类型,若这两种类型防撞设施不具有施工条件,一般采用小规格缓冲材料对桥墩进行防护;对于与黄浦江直接连通的支流桥梁,除小规格缓冲材料,一般采用防护桩。  相似文献   

18.
以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中34 m口门三角闸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型的三角闸门防撞结构体系,该结构由铝制蜂窝面板和刚性支撑杆件组成。对新型防撞结构体系进行有限元建模,并进行撞击模拟,同时将新型防撞结构体系与传统刚性防撞结构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防撞结构体系在计算工况下工作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塑性;与传统刚性防撞结构相比,在消能、轻质和更换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桥梁防撞研究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梁防撞研究这一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概述了桥梁防撞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简述了船一桥碰撞力学的计算方法和船撞桥的风险概率分析方法,同时结合上海长江大桥工程,对主通航孔桥墩进行了防撞力标准和防撞方案研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桥墩设计的防撞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防撞设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通航河道上船舶撞桥事故频发,而桥梁往往缺乏有效防撞设施的现状,提出新型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的设计方案.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具有占地少、造价低和吸能效果明显等优点,能够满足运河桥墩防撞的要求.根据船舶与桥梁碰撞的相关理论,采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模拟船舶与三桩式防撞设施的碰撞作用,深入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