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浙南畲乡少数民族地区是浙江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地区。文章以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实际案例——畲乡学院建设为例,提出要从维护生态、发展经济、传承文化、维护稳定角度改善畲乡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同时探讨了乡村振兴需要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传承地域民族文化、创建地方特色品牌等路径,得出乡村振兴需要校地紧密合作,因地制宜,破解人才瓶颈、强化科技支撑,建立长效机制的启示,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范式。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切实减少农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强化农村节能减排的思路已迫在眉睫。鉴于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村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农村地区节能减排也变得极为重要。本文论述了低碳农业的含义,阐述了低碳经济时代农村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低碳经济时代下农村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民族地区囿于观念、地理、经济、物质文化等原因,缺少能扎根民族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借助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契机,职业教育在为民族地区提供人才供给与智力支持的同时,也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以乡村人才振兴战略为导向,基于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现状和职业教育助推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必要性分析,探索职业教育助推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以期为加快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进程、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既是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举措,又是创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特色的有力手段和途径。调查发现,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还存在诸多不足。乡土化学课程开发是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取向,在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开发主体的“联动性”;(2)开发内容的“实践性”;(3)开发条件的经济性;(4)开发目的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马小丽  朱秀 《中国电动车》2014,(11):121-122
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内容,对农产品流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凉山州特色农产品营销现状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凉山州特色农产品在营销主体、流通环节以及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凉山州及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和民族和谐稳定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国情注定了农村摩托车市场必定大于城市,数倍于城市又较为分散的用户是厂家、商家和交通管理部门服务的重点。记者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到,由于摩托车在农村地区的数量较多,大小道路纵横交错,交通违章现象也相对较多,加之许多农村居民添置摩托车是将其作为生产资料使用,因此超速、超载就成了家常便饭,这也成为农村地区交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驰 《汽车与配件》2023,(13):58-59
<正>“近5亿人口的农村市场巨大消费潜力并未有效释放。”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再次强调:2022年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面宽浅边沟排水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沉 《东北公路》1997,20(2):31-34
本文针对农村乡镇地区内过境公路兼做乡镇街道的特殊路段情况,对比传统的排水方式,提出了适应该地区特点的、经济的公路排水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化时期,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民主法制制度不健全,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要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就必须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在欠发达地区就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摩托车数量急剧攀升,由此带来的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违法犯罪突出等交通治安问题也不断增多,这不但侵害了农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锦祥 《中国电动车》2009,(12):104-105
水利在中国有特定的历史定位,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有一半的国土面积属于缺水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其中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0%,旱灾十分频繁;而且中国还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地面高度大都在汛期的洪水位以下,需要依靠堤防和其它工程措施来防护。另外现10多亿人口在农村,农村的水利建设尤其显得重要。下面,本人就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公路在民族地区的修建,既促进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少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是许多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国道318线(川藏南线)康定至东俄洛段公路改建工程为例,工程围绕"自然和谐、生态和谐、文化和谐、民族和谐"的理念,进行环保景观设计,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     
《汽车与安全》2014,(8):39-42
【以点带面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系数】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地区的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増力口。但因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上存在盲区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频发。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断探索尝试,以点带面完善农村交通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9,(47):18-18
日前,中大汽车集团再传捷报:2009年1~10月,中大汽车先后批量进入非洲、中东、东亚等地区,出口额同比增长168%,充分展示了民族客车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惠及亿万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公共事业管理。农村公共事业之发展是农村地区全面发展之基础而保障,而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十分有利于新农村经济建设。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强化公共管理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主体,推动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金融支持依托金融体系的服务,只有可持续的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发展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活力。因此,民族地区金融体系框架构建应立足于当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扔存在着许多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等进行研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指出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作为拥有丰富而浓郁文化旅游资源却还处于旅游发展起步阶段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黔西南州能否通过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从而获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可以对黔西南州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经济历经多年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愈来愈旺盛,但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无法较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无法实现有限的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的合理化配置,从而造成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间具有相当大的不平衡性。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开展汽车下乡(汽车下乡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对农民购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政策激活了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相应的下乡车型销量大增,然而售后服务并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