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广角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委托其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组织对2005年轻、重型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环保生产一致性进行年度检查,已通过国家环保一致性免检的企业除外。这是国家对摩托车产品实施环保生产一致性保证制度后的首次"年检"。此次检查范围是国内生产、销售的机动车、发动机排放及噪音达标情况,内容为资料、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测等,重点是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书的申请和实施情况。样车检查将在机动车生产企业生产线、成品库及其各地的储存库或市场上随机抽取;样  相似文献   

2.
环保润滑油     
什么是环保润滑油随着日益增强的环境危机意识,大量润滑油在生产、使用和排放过程中由于渗透、泄漏、溢出和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环保型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将取代现有的润滑油。环保润滑油必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可通过节  相似文献   

3.
甘清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138-140,12,13
随着2009年5月1日防水材料环保标准的实施,污染严重的防水材料将逐渐退出市场舞台,新型的绿色环保产品将逐步取而代之。该文介绍了AM P-H B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的环保指标与技术性能。其不含有机挥发性溶剂,无论在生产过程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均无污染气体排放。此外,产品技术性能包括粘结强度、剪切强度、抗刺破性能等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摩托车业内最让人关注的焦点莫过于国Ⅲ排放标准实施问题. 国家原环保总局制定的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等3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国Ⅲ标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次带有战略性的环保措施,是中国摩托车生产和消费必须跨越的一个台阶,也是中国摩托车业要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对此,多数摩托车企业早有这个思想准备,并投入重金进行相关的技术攻关,以期在国Ⅲ标准实施以前突破这道关隘,从而取得生产和市场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汽车涂装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化学材料以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有的含重金属盐等有害物质)会对环境(特别是对水及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随着人类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和环保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减少“三废”排放已经成为涂装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可从减少、杜绝使用有害物质和回收处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范围内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保护环境、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制订并实施严格的排放法规,已成为各国政府控制机动车排放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推动排放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有效动力。在排放标准实施方面,由于受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各个国家根据其环境状况和机动车保有量等特点,制订和实施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上执行的排放标准主要有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体系,而美国和欧洲的排放标准体系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用。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委托组织2005年度机动车环保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的函》(环办函[2005]765号),委托总局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组织对2005年机动车(包括轻型汽车、重型汽车以及摩托车)环保生产的一致性进行年度检查,已通过总局环保一致性免检的企业(如神龙汽车公司、上海通用等企业)免于此次检查。此次检查针对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机动车、发动机的排放和噪声达标情况。检查主要内容包括:资料检查、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等,重点是对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书的申报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样车可在机动车生产企业生产线、成品…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SBS改性沥青的原材料组成特点以及SBS改性沥青加工生产过程,对于沥青烟气排放进行了来源、成分等理论分析和试验检测,并结合广吉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加工生产项目,分析了沥青烟气的环保处理措施和装置,目标是对于SBS改性沥青加工过程的烟气排放进行环保控制,实现有害沥青烟气低排放的绿色生产和施工。  相似文献   

9.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6,(22):58-60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在接受记者关于2007年和2010年分别实施国家第三、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问题的采访时表示,按时间表实行国3、国4标准是国家的既定计划,与此同时,加强环保生产一致性检查则是环保部门正着手进行的重点工作。鉴于今年环保生产一致性检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将加强制造过程的监督管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李新民指出:不仅要扩充检查方式,即在实施环保生产一致性检查的年检、抽检基础上,展开对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世界粗钢产量同比大幅增长,中国成为全球钢铁最主要的生产地区和最快的增长地区。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市场正逐步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在加快规模扩张的同时,积极探索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ERP和CRM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一、ERP和CRM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体现了西方制造业管理技术的精华,它利用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科学的序列程序化管理,使原…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被专家认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酒店低碳化也就是将环保低排放理念植入酒店建设和经营之中,成为酒店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简介我国在用汽车排放现状与新环保法规要求之间的差距;从采用降低排放技术,开发代用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方面探讨汽车生产企业为达到环保要求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樊立杰  尚圣 《交通科技》2009,(Z1):129-131
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危害,论述了实施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制度的重大意义,同时对国外及国内各大城市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制度的实施情况做了简要的阐述,通过对大量数据和论据的分析推论,提出在洛阳市推广机动车尾气检测新技术——"简易瞬态工况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传统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高成本等问题,在常规沥青搅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增加沥青烟气收集和处理技术,对粉尘无组织排放以及场地扬尘进行有效控制,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清洁能源、对沥青搅拌设备采用全封闭等环保措施,以及对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厂区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达到高效、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为提升其排放环保性能,需要形成良好的汽车驾驶习惯,采取正确的维修保养措施。文章首先对汽车排放性能的环保效益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驾驶习惯、维修保养对于汽车排放环保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汽车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汽车的无线电干扰、噪音、排气污染,被称为汽车的三大公害。汽车排放废气中的CO、HC、NO、Pb、SO_2等排放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甚大。作为在汽车发动机中起主要作用的配件——火花塞,其性能对发动机性能,包括排放有很大影响。为了顺应环保的要求,我公司目前推出绿色环保系列火花塞。 绿色环保系列火花塞就是指那些不影响环境或对环  相似文献   

17.
欧Ⅱ标准,2005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关键词.摩托车生产企业为何如此重视欧Ⅱ达标呢?依愚之见,实施欧Ⅱ排放标准,对于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而言,至少会带来环保和节能两大好处.在环保上,以一辆普通的1 25ml摩托车为例,实施欧Ⅱ标准后,每辆摩托每年会少排放1.13吨一氧化碳,如果以100万辆摩托车计算.且每辆车年行驶3万公里,使用寿命为5年,这100万辆摩托每年会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近113万吨.  相似文献   

18.
姚苠 《商用汽车》2007,(2):104-105
2006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生产一致性审核专家组对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进行了严格的现场评审,宣布东风康明斯通过审核,并获3年内环保生产一致性现场免检,即免于年度例行监督检查、监督抽样检查和现场检查.这次审核的内容包括:与排放、噪声控制有关的关键部件,完整的生产用图纸和技术文件,控制生产一致性所必需的排放和噪声检测设备清单,每种产品排放和噪声检测报告等.  相似文献   

19.
欧美日汽车法规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法规是防止汽车对人身、财产、社会环境及资源造成危害以及为保障用户权益,而对汽车的结构、装置所作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方面的要求。本文综述了世界上最有代表性、较完善的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三大汽车法规体系,其中包括关于车辆交通安全、燃油消耗、汽车排放、汽车召回法、汽车保用法等法规。欧美日汽车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实践表明,政府通过制定和逐步严格车辆排放标准,一方面可促使汽车生产厂商主动和积极地开发和使用“绿色”技术;另一方面,通过以法治污,可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排放的汽车。  相似文献   

20.
张登平 《商用汽车》2007,(7):116-117
随着能源的紧缺和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耗、提高运输利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此环境下,"节能环保"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都在节能环保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作为汽车重要运动部件的轮胎,业内专家对此问题也在不断探索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简单介绍轮胎行业在降低油耗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行业发展方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