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永朋 《集装箱化》2011,22(6):23-24
某客户向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会中集)订购一批端侧开门集装箱和航空集装箱。航空集装箱的外部尺寸比较特殊,为4268 mm×2320 mm×978 mm,不能直接进行海运,必须先装入该批端侧开门集装箱内,然后再通过海运发给客户,而端侧开门集装箱的内宽只有2314 mm,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端侧开门集装箱的门端结构,以便装载这批航空集装箱。  相似文献   

2.
刘华存 《集装箱化》2012,23(10):27-28
作为专门的冷链物流装备,冷藏集装箱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标准冷藏集装箱的箱门通常设置在箱体后端,便于装货托盘及叉车的进出。后来,为满足侧面装卸货物的需求,侧开门结构的冷藏集装箱应运而生。随着客户对货物装卸要求的不断变化,在箱体顶部设置箱门也逐渐成为冷藏集装箱的发展趋势之一。与后端开门及侧开门结构冷藏集装箱相比,  相似文献   

3.
俞武华 《水运工程》2011,(11):71-77
在长江上游重庆港寸滩港区工程项目设计中,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在33 m大水位差、典型山区地形的建设条件下,首次成功地采用了集装箱岸桥装卸船工艺、空间框架式桩基码头结构、阶梯式集装箱堆场布置和较大的港内道路纵坡等设计创新技术,开创了大水差地区建设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先例,促进了河港建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集装箱码头广泛应用的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进行了能耗试验,分析了影响起重机能耗的关键因素,得出了起升速度、小车运行速度和大车运行速度对能耗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轨道式门式起重机设计与实际操作时的速度参数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上游重庆港寸滩港区工程项目设计中,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在33 m大水位差、典型山区地形的建设条件下,首次成功地采用了集装箱岸桥装卸船工艺、空间框架式桩基码头结构、阶梯式集装箱堆场布置和较大的港内道路纵坡等设计创新技术,开创了大水差地区建设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先例,促进了河港建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汤文扬  肖阳 《集装箱化》2014,25(12):40-42
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utomated Rail—Mounted Container Gantry Crane,ARMG)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堆场集装箱自动化装卸作业。为实现自动化控制,ARMG在传统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多项新技术,并在设计选型(如供电技术方案选择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仲松 《港工技术》2010,47(2):13-15
简要介绍翻车机卸车工艺和底开门卸车工艺的基本情况。参考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底开门卸车工艺应用工程实例,结合天津港南疆港区神华煤炭码头二期工程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底开门卸车工艺的设计内容。最后,对比底开门卸车工艺和翻车机卸车工艺的特点,分析两种卸车工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徐刚  何姜姜  肖强 《水运工程》2019,(9):305-308
非洲某集装箱堆场已使用数十年,目前堆4层集装箱,采用正面吊作业,铺面结构无面层和基层,集装箱直接堆在地基上,地基为4 m的人工回填密实贝壳砂层,下面为原状黏土质砂。现堆场改造要求堆5层集装箱,并采用正面吊作业。按英标重型铺面设计手册规定,铺面结构厚度较厚,原因是高强度的贝壳砂层地基不能充分利用。通过铺面结构加铺层设计理论,利用已有的密实贝壳砂层来减少铺面结构设计厚度,同时采用有限元计算对优化后铺面结构基层底拉应力进行复核,优化后铺面结构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妈湾电厂专用卸煤码头升级改造中的稳定和安全靠泊问题,提出模袋混凝土护底结构、基床局部高压灌浆及大型漂浮式护舷等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试验研究方法,解决了码头前沿基床挖除施工控制、模袋混凝土护底结构及基床局部高压灌浆施工工艺等技术难题,成果值得在同类工程中借鉴、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孟加拉吉大港新锚地集装箱码头为全直桩梁板式结构,该码头设计船型为3万吨级。在此之前,国内全直桩梁板式码头的设计船型均未达到3万吨。该码头设计新颖,对施工要求较高。文章介绍了该码头桩基,箱梁,梁、板,面层及附属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