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要长生又要不老,怎么才能做到呢?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弗·斯库拉乔夫院士正向"人类1000岁"的目标接近.他说:"衰老是病,它像心肌梗死和癌症一样是可治的."他的理论是,氧是强氧化剂,可以燃烧养分,让细胞获得能量,但有毒状态的氧则可以穿过细胞膜,并在瞬间将基因破坏.细胞是有自卫能力的,但有时也会拒绝自卫,就像日本武士切腹自杀一样.自然界有一种自愿死亡机制,它是在不让细胞参与繁殖的时刻启动的.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运动》2010,(7):194-195
<正>只听说车子有"心脏"——发动机。很少听说车子还会有"脾脏"。车子的"脾脏"又是什么呢?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人体脾脏的功能开始说起。我们知道,脾脏是人体血液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其里面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心脏所需要清洁干净的血液去循环,靠的就是脾脏的过滤功能,而脾脏也成了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对于延长人的寿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爱车的身体里,担负着相同作  相似文献   

3.
金军 《驾驶园》2005,(10):18-19
当前,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安全,已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被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那么,怎样运输"危化品"才能确保安全呢?以下是笔者编写的"六要诀",希望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2001年,南昌楼市劲吹"欧陆风",浮雕、罗马柱随处可见,"穿靴戴帽"的楼盘比比皆是.2002年,长袖善舞的开发商们又会刮起什么"风"呢?今春以来陆陆续续露面的新楼盘,让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丝端睨.  相似文献   

5.
<商用汽车>2006年第3期肖献法所著<何以发出GB 1589-2004"第一号修改通知单"?>一文,传递了一则又喜又忧的信息.喜的是,一号修改通知单尽管"未能尽意",却"彻底化解了混凝土泵车和消防车上牌、上<公告>受阻的难题";忧的是,一个这般重要的国家标准竟有如此之多的"疏漏",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是否待肖先生文中提及的几种特殊专用车辆都能顺利上牌、上<公告>,发布第2、3号修改通知单之后,就算完善了呢?非也.  相似文献   

6.
高庆福 《驾驶园》2006,(10):104
秋季,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此时,如果人体内水分不足极易引起咽燥声嘶、干咳无痰、嘴唇干裂、心烦口渴、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症状,如果受风还会引起头痛、鼻塞、关节痛、流泪、咳嗽、气管炎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将这些症状称之为"秋燥综合症".驾驶员一旦染上"秋燥综合症",就会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如何预防呢?驾驶员朋友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公里"≠"迈"     
常常听有人说,这车能跑100多"迈",那么这个"迈",就是公里数吗?不,"公里"不等于"迈".在我国,汽车行驶速度一般用"公里/小时"或"千米/小时"表示,公路上的限速标牌也是指"公里/小时",在车内仪表盘上看到的数字一般也是"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8.
秋季,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此时,由于驾驶员体内水分不足而极易引起咽燥声嘶、干咳无疾、嘴唇干裂、心烦口渴、皮肤干燥、大便秘结,如果受风凉还会引起头痛、鼻塞、关节痛、流泪、咳嗽、气管炎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将这些症状称之为"秋燥综合症".驾驶员一旦染上"秋燥综合症",就会影响行车安全,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如何预防呢?驾驶员朋友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9.
时下,人们在议论乘用车时,常以"厢"来冠以名称.如三厢车、两厢车等.那么,这"厢"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0.
阿梅 《驾驶园》2006,(8):30-31
挑选一辆称心如意的车,是事关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大事,因而许多人对买车前的"试驾"尤为重视."试驾"满意了,当即掏钱购买;"试驾"不满意,就换一辆再试.总之,"试驾"几乎成了判断一辆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其实由于大多数购车者对汽车知识缺乏了解,因而在"试驾"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那么,"试驾"应该试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庆福 《驾驶园》2006,(3):56-57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驾车一辈子不出事故,有些人三天两头出事故,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驾车生涯中有很多"小窍门"是能够避免事故发生的,一辈子不出事故的驾驶员就是掌握和运用了这些"小窍门".现将这些"小窍门"总结整理如下,看看你掌握了多少?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三分钟想起,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表现了空前忘我和众志成城的精神.而目前这场因"分裂"而引起的"行业灾害",正严重考验着这些"会议门"的制造者和相关者.能否放掉一些私心和"面子"重新团结起来.全行业正守望着你们,并寄予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时下,人们在议论乘用车时,常以"厢"来区别不同的车型,如三厢车、两厢车或厢式乘用车等.那么,这"厢"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从汽车结构和使用上来谈一下它们的区别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车祸"说到底是"人祸".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根"在于那些"不守规矩"的驾驶员.而他们违规、违法行为的"根"又在哪里呢?下面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
汪卫东 《世界汽车》2003,(7):72-72,75
"非典"时出现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已经给我国旅游、交通、贸易、对外交往和社会生活带来较大负面冲击.然而,"非典"疫情的发生和持续,会对中国汽车工业产生何种影响?它会不会导致汽车消费的萎缩?它对轿车业的拉动能持续多久?从目前一些经济机构和专家的判断来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非典"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的影响应该是暂时的、表面的,长远看不会影响我国汽车工业整体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梦晨 《车迷》2021,(2):6-7
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期,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汽车的属性从"硬件"开始变为"硬件+软件+服务",创造利润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单纯生产车、售卖车,盈利并不高. (2)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售卖车不再是生产多少就能卖出多少的黄金时代. (3)汽车是产品,终究要落脚到用户上来,而汽车用户正在发生新时代下的新迁移,谁是汽车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客车的"中国制造",外界一直存在着关于"同质化"和"同置化"的争论.客观地说,"同置化"在中国客车行业已属普遍,近乎相似的选材、配置,叫外行看来确实容易产生"同质化"的错觉,可事实上,"同质化"和"同置化"能否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8.
"古老的中国能不能一步实现信息化?不发展现代农业,不改造传统产业,对高科技装备和产品的社会需求从何而来?高科技产品卖给谁?"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赵国良对各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科技浮夸提出批评.他的观点得到了参加成都"中国科协2002学术年会"的院士和专家们的赞同.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汽车正常工作离不开"电",但汽车上的"电"我们知道多少呢?汽车上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蓄电池和发电机是汽车电力的源泉,至于谁先有电,那不重要,其实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在汽车用电方面蓄电池和发电机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缺少任何一方,汽车就无法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改革开放进入第40个年头。在这40年历史里,有多少是值得我们言说的呢?是持续数十年的"经济奇迹"?是改变360行的"互联网+"?还是新"四大发明"……?在显示我国社会发展的"日日新"里,汽车工业作为最能凸显制造业发展的行业,尤其值得一提。而客车行业在激荡40年的历史里发生的"巨变",更是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增添了亮丽的一笔。1978年,"飞鸽"自行车还是家庭中的大件,骑车出行还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公交车还有"大辫子",而且国产品牌的"出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