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力松弛是岩体节理面时效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岩体工程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为研究不同粗糙度岩体节理面的应力松弛特性,并进一步探索节理面的应力松弛机理,选取Barton标准剖面为人工模拟节理面的表面形态,并用水泥砂浆浇筑成型;然后,对其进行了分级加载剪切应力松弛试验,研究了不同粗糙度节理面在不同初始应力水平下的应力松弛曲线及应力松弛速率曲线特征,给出了松弛应力与初始应力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试验现象分析了应力松弛的发生机理. 研究成果表明:随着初始松弛应力的升高,松弛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即岩体节理面应力松弛能力先减弱后增大,该现象与剪切过程中节理面的变形和裂隙发展有关,应力松弛是试验机为保持变形不变而不断调整,同时内部裂隙发育导致其内部抗力减小,进而引起应力下降的过程,并且粗糙度(JRC)越大,应力松弛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某型动车组铝合金焊接车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焊缝部位进行简化建模,焊缝与实际存在的差异在等效结构应力计算中进行修正;基于标准BS EN 12663—1:2010分析了车体承受的载荷,采用Box-Behnken正交矩阵设计确定了车体的9个疲劳载荷工况;对车体有限元模型施加多轴载荷,分析了车体侧墙上的4条长焊缝部位的应力分布,确定了6个应力因数计算的关注点;采用名义应力法和等效结构应力法计算车体侧墙焊缝的应力因数,对比分析了2种应力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种应力分析方法在循环次数为1.0×107的许用应力范围不同,名义应力为16.40 MPa,等效结构应力为26.61 MPa;6个关注点的名义应力范围均小于其等效结构应力范围,得到的车体焊缝6个关注点的名义应力和等效结构应力的应力因数分别为0.33、0.25、0.50、0.49、0.76、0.62和0.23、0.24、0.39、0.45、0.61、0.48;针对同一焊缝的关注点,名义应力法计算的应力因数大于采用等效结构应力法计算的应力因数;名义应力法存在很大的分散性,导致应力因数偏大,而等效结构应力法物理意义更明确,计算的应力因数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维光弹性实验方法,对股骨上段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股骨头部较颈部应力小,颈部内侧下方应力较大为压应力,其外侧上方为拉在力,呈现偏心受压状态;股骨距是股骨上段的主要承载区,其应力分布与骨小梁走向及股骨距处皮质增厚一致;股骨干上段受力状态近似梁弯曲,内侧为压应力,外侧为拉应力,且内侧应力幅值大于外侧。  相似文献   

4.
船舶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中应力的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船舶结构进行有限元直接计算分析和评估中,一般采用舱段板梁模型,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应力的选取问题.对于弯曲板单元,有限元计算输出的应力包括上下表面的应力,是否选取上下表面的应力作为强度评估的依据,这与有限元网格和边界条件有关.在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评估中一般采用中面应力作为工作应力,它是上下表面应力的平均,文中对在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评估中采用中面应力作为工作应力的原理、方法做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丁然  李强  王文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3):634-639, 665
为评估车轴的可靠性或扩展车轴的应力谱,需要预判车轴全寿命期内的最大应力. 首先,综合考虑推断精度和统计效率等因素,基于Sturges公式选取0.5 MPa为组距对实测车轴应力-时间历程进行雨流计数,得到车轴应力的经验累积分布函数. 其次,针对不同的门槛限值计算应力的经验均值超限函数,通过确定经验均值超限函数的拐点确定合理门槛限值. 然后,基于Pickands-Balkema-de Haan定理,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拟合车轴应力的超限分布函数,并通过拟合分布外推车轴全寿命期内的最大应力. 最后,利用实测车轴应力数据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为评估车轴寿命期内的最大应力,大约需要不少于 3000 km 的线路测试;基于13.5 t轴重实测数据推断的应力极值比基于14.1 t轴重计算的校核应力高出13%,因此完全按照设计轴重满载运营,需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6.
采用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TSRST)进行大量试验,在分析已有的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考虑应力松弛效应的连续降温所产生的温度应力计算方法,运用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TSRST温度应力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钢桥面铺装的拉应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典型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采用SAP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铺装层内的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铺装层的最大横向拉应力远远大于最大纵向拉应力,最大横向拉应力通常出现在梯形加颈肋肋顶的铺装层表面,铺装层的模量也对拉应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应力函数法与应力分量法的比较,论述了按应力求解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解法,以取得难度小,求解快的效果;并讨论了应力分量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网壳结构铸钢球节点实体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网壳结构铸钢球节点结构的实体试验,获得了球节点表面各测点应力值.结合理论计算和实体试验,对铸钢球节点的受力特点及传力路径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应力从管身到球体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得到的铸钢球节点实际应力分布情况,按Mises强度理论对其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将铸钢球节点管身应力与管脚应力的比值作为反映应力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对此比值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大型铸钢球节点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该应力比值优化应力传递路径.  相似文献   

10.
桥梁施工监测应力真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监测经验,在分析了桥梁施工应力监测中应力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误差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一套误差值及监测应力真实值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应力监测中避免误差的一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交通的改善与优化是国内众多城市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义乌市交通状况为例,在分析其交通现状和布局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经验,提出五点改善城市交通的对策:制订"义乌交通发展战略",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法治的交通管理体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利用信息技术管理道路,提高道路服务能力;构建完善的道路路网体系,打造空中公交快速运行系统;利用高科技实行道路需求管理,提高道路使用率等。这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lIntroductionEleCtricit6deFrance,Framatomeandbureaudecontr6ledeschaudi6resnucl6aires,hadledaresearchprogramonweldingfinitO-elemotsimulatonforthedsterminatonofnuclearcomPonensresidualstressesandinparticuarforsomesteelwithmetallurgicaltransformations.OneofthemainstagesofthswOrkistovalidatethemechancalmodelsimPlatedinfinite-elemotcodeswithinwhichthemetallurgicaltransformationseffectsareincorporated.ThisisthepurposeofthePresentpaper.ThetWocodesusedhereareSysweld(Framatome)andCOdeAster(EDF).…  相似文献   

13.
DL-四氢巴马汀,L-四氢巴马汀对大白鼠心电图(ECG)各参数有特异的影响,使心率减慢(p<0.01),使 p 波变低平,倒置,甚至消失,并延长 p-R 间期(p<0.01),Q—T 间期和 Q—Tc 间期(p<0.01)。不影响 QRS 综合波和 R波。四氢巴马汀引起心电图的改变类似于戊脉安,但不同于奎尼丁。以上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 DL-四氢巴马汀和 L-四氢巴马汀抗心律失常作用和对心电图影响的机制可能与拮抗 C_a~(2+)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语言通信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营运至关重要。根据IMO事故报告分析,通信不利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缺乏使用SMCP的意识是通信不利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介绍SMCP的结构和通信特征以及如何将SMCP应用到VHF通信的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5.
面向班型动态生成的地服人员排班旨在动态生成班型,并将员工分配到班型中,以班型为航班地面保障单元.现有面向班型的人员排班算法是建立在固定班型数和班型内的员工资质数,未考虑班型数未知的重要前提.为此,提出面向班型动态生成的地服人员排班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block Gibbs抽样迭代优化班型内人员构成、班型内航班集和班型生成.在某机场值机人员的数据集中验证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员工层次资质、员工白夜班和班型动态生成的约束下,算法能够生成合理的班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西德合并之后,大量德国东部工业旧城目前面临的“城市萎缩”现象,结合笔者参加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城市萎缩”的研究课题,介绍了以“cubic game”为主题的具体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筑改建的手段来缓解城区衰退的社会问题,提高旧城区生活质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日趋严重,本文结合广西区内某高校实际,论述了该高校在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问题上的主要经验和做法。首先,通过各种方法,苦练基本功,内强素质;其次,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全方位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友资源,为本校毕业生创造最优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Laserphasetransformationhardeningisanewtechnologyduringwhichlaserheatresourceactsdirectlyonsurfaceofmaterialandcompositionscharacteristicofmaterialischanged.Thetechnologyproce8sesacharacterofrapidheatvelocity,highheattempelatureandquickcoolingspeed(l0'col0'aC/s).Thecompositionandcharacteristicofmaterialvariedwithvariousinnertemperaturewillleadtothermalresidualstress.Itiswellknownthattheresidualstressaffectssignificantlyoncharacteristicofmaterial,suchasimProvingstrengthoffatigUere…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纯电动公交车因充电错过最佳接续发车班次使公交车数量增加的问题,以公交车辆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允许存在误时发车的纯电动公交车辆柔性调度优化模型,通过最大可能地增加一辆公交车可执行班次的数量,减少车辆使用数量及运营成本. 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为提高求解效率,将时刻表按班次发车顺序进行排序,以减少染色体数量.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纯电动公交车辆刚性调度相比,柔性调度能够极大地减少车辆使用数量;误时上限的取值对公交运营成本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随着各条线路的末班车按运行计划逐站完成载客任务,路网上OD两点间的可达路径逐渐变少,直至两点间不可达,这样的路网服务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称为动态可达性。本文研究运行计划约束下的路网动态可达性计算方法,以支持末班车开行的优化,实现搭乘末班车出行乘客目的地可达的最大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末班车开行带来的动态可达性,给出了最晚可达时间、路径可达性、OD可达性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末班车开行下路网可达性的计算方法与最晚可达时间求解的递归算法。最后,以路网可达性最大为目标,将可达性计算方法应用于末班车换乘衔接优化。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可达性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