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9月28日9时整,随着郑州东站G501次、武汉站G502次相向同时发车,标志着京广高铁郑州—武汉段正式通车运营。武汉—郑州间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最快4 h 28 min缩短至1 h 56 min。京广高铁郑州—武汉段是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中北京—广州—深圳高速铁路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26日9:00,随着北京西站的北京西—广州南G801次、石家庄站的石家庄—北京西G802次、郑州东站的郑州东—北京西G90次、西安北站的西安北—北京西G808次同时首发,标志着京广高铁北京—郑州段正式开通运营和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全线贯通. 京广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北起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南至广州,全长2298km,全线设计速度350 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北京—郑州段是京广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693 km,沿途设北京西、涿州东、高碑店东、保定东、定州东、正定机场、石家庄、高邑西、邢台东、邯郸东、安阳东、鹤壁东、新乡东、郑州东14个车站.  相似文献   

3.
《铁道货运》2014,(8):58-58
<正>2014年7月1日—23日,郑州铁路局开行中欧班列(郑州—汉堡)5列。自此,中欧班列(郑州—汉堡)开行密次增至每周至少1列。中原经济区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高端物流业在郑州集聚发展,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郑州铁路局于2013年7月18日开行了首列中欧班列(郑州—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随着铁道部侯马—日照间亿吨运煤通道的快速实施,郑州铁路局郑州北机务段新上马了郑州北—月山、郑州北—安阳两条货运机车交路,配属SS3B型货运电力机车43台,牵引定数5000t。机车投入运用后,电制动工况下连续发生制动电阻柜烧损、接地故障,严重干扰了正常运输秩序。  相似文献   

5.
SS7D型电力机车是由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成都机车车辆厂联合设计研制的 ,于 1 999年 1 2月 2 9日竣工出厂。按照铁道部对新研制的提速机车出厂后必须通过全面安全评估试验的要求 ,SS7D型 0 0 0 1 #电力机车于 2 0 0 0年 2月 2 2日在铁科院环形铁道试验基地顺利通过评估试验。这是国产机车中首次进行安全评估试验的机车。2 0 0 0年 3月 2 8日 ,SS7D型 0 0 0 1 #电力机车在郑州—广水区间进行了试验设备数据线路调试。 4月 1日 ,在郑州—广水运营线路区间进行了动力学试验 ,最高时速达 1 87km。4月 2日 ,在郑州—漯河区间进…  相似文献   

6.
李东  王昕  雷斌 《铁道知识》2003,(6):38-39
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是大型跨国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集采矿、冶炼、运输、科研、设计、建筑、机械制造为一体。公司位于中原腹地郑州,交通发达、北依陇海线,南靠31O国道,运输便捷、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战略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态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4,(11):i001-i001
热烈祝贺中铁郑州勘察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成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随着铁路主辅分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2004年10月16日,中铁郑州勘察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来自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河南省、郑州铁路局、中铁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单位的1  相似文献   

8.
<正>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设计院(以下简称"郑州院")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幵发区莲花街60号。其前身为始建于1953年的原郑州铁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目前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闵(以下简称"集团")在郑州设立的分支机构。郑州院依托集团的资质资信,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特长,在铁路、桥隧、工民建、市政、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广泛开展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业务并取得显著业绩。集团重组以来,郑州院在主导业务面向铁路建设项  相似文献   

9.
《铁道货运》2014,(12):41-41
<正>2014年12月3日15:02,8001次中欧班列(郑州至汉堡)满载84个集装箱货物离开中原大地,向欧洲大陆进发。这是郑州铁路局开行的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第80列国际集装箱班列。2013年7月18日,中欧班列(郑州至汉堡)首次开行。从每月1—2列到每周1—2列,从单程到返程,中欧班列(郑州至汉堡)快速发展,如今已实现去程每周4列、返程每月2列的常态化运营机制,货源覆盖了中国内地的主要经济区域、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日韩等国家,货物分拨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正>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设计院(以下简称"郑州院")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幵发区莲花街60号。其前身为始建于1953年的原郑州铁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目前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在郑州设立的分支机构。郑州院依托集团的资质  相似文献   

11.
在郑州东一郑州一郑州西客车走行线增建二线区间信号工程设计中,由于工程的特殊情况,选用了不同于传统区间电路的设计方法。根据运营要求,该线路中郑州东一郑州、郑州~郑州西2个区间均为复线双方向自动闭塞,采用电化区段集中式8信息移频设备。以郑州东一郑州区间为例,经过牵引计  相似文献   

12.
<正>从10月20日开始,郑州—新郑机场城际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为正式开通运营做准备。郑机城际铁路起自郑州枢纽郑州站,与郑焦铁路相连,经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钻入地引入新郑国际机场,全长43.02 km,其中新建线路28.295 km,速度目标值200 km/h;全线设车站6座,其中既有车站3座、新建车站3座,分别是郑州、圃田西、郑州东、经开、新郑机场北、新郑机场站。  相似文献   

13.
针对郑州地铁的前期设计招标工作,重点介绍郑州地铁施工前,土建部分勘察设计工作的注意事项,把握的主要原则和总体思路,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等,同时探讨设计中各种关系的协调处理情况,希望对于其它城市的地铁设计建设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断面深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针对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黄土隧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深浅埋围岩压力计算研究,提出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确定深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明确深浅埋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设计原则,指导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黄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并为类似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结论:通过对大断面深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二次衬砌厚度的设计原则.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应为40~60 m;浅埋黄土隧道荷载按谢家烋公式计算,深埋黄土隧道荷载按太沙基理论计算;不同埋深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宜采用相同厚度.  相似文献   

15.
6月4—7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在郑州进行JJG1080—2013《铁路机车车辆车轮检查器》、JJG1082.1—20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检具》以及JJG1082.2—20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3项新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宣贯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背景,在深入分析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基于工学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标准制定及"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京广线上直达列车通过郑州站道岔改造设计几种方案的比选,确保提速调图后直达列车以80km/h速度顺利通过郑州站。  相似文献   

18.
郑州机务南段设计、制造的ZQDR——204牵引电机反馈试验台,不仅在试验电沅上,采用可控硅整流设备取代线路发电机组,采用硅整流设备取代升压机组,同时,对电动机的转速控制,设有双闭环速度调节系统,该系统能自动调整牵引电机因某种原因造成的转速变化,使转速将稳定在某一给定值,从而使试验的正确性得到提高。本文着重介绍了试验台电气系统部分原理及试验台操作、调试、维护等部分的内容,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形式的发展,U型梁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一种重要梁型。以郑州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南四环站—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空间和平面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U型梁作为开口薄壁构件的空间力学行为,各项分析数据表明,U型梁的结构力学行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理论分析成果可为其他工程的设计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GSM-R无线传播模型分析和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郑州一西安客运专线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由于该系统承载列控信号,又是在高速条件下运行,为避免多普勒效应和电磁干扰对列控信号传输的影响,实现GSM—R系统的网络覆盖,保证列控系统和铁路的正常运营,需对系统传输所引起的损伤进行研究,达到提高GSM—R网络为铁路运输服务的可靠性。研究结论:通过对建立传播模型进行的分析和对实际路测数据进行的拟合得出: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距离的增加、建筑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参数越多拟合的效果越好,但计算机拟合的时间越长。故在无线设计中,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型和在拟合过程中合理选择参数的个数,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也为GSM—R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模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