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黄土边坡崩塌是一种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的地质灾害。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调查黄土地区边坡崩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现场实际调查了延安地区多处黄土边坡崩塌体,总结和分析了延安地区黄土边坡崩塌的主要类型。其次通过室内试验和统计数据,分析了黄土边坡崩塌形成的各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地区黄土边坡的崩塌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黄土边坡崩塌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黄土土体性质,黄土边坡形状,黄土节理裂隙,降雨作用,冻融作用,人工活动等。  相似文献   

2.
大相岭深埋特长隧道处于三大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地质构造条件极为复杂。隧址区不同部位受区域构造影响程度不同,其岩体微裂隙发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显观微裂隙和微观微裂隙统计,总结了微裂隙发育程度与单轴抗压强度存在负指数相关关系,通过节理的统计,微裂隙与节理近似呈线性递增关系,并通过岩样表面素描总结了微裂隙的主要结合类型以及不同类型微裂隙岩样的单轴特征抗压曲线特征。从而确定不同构造变形范围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以及在开挖过程中,影响塑性区分布范围的特征,并对隧道支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祥临公路花岗岩路段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及其成因,初步分析了构造断层及节理裂隙对花岗岩路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兵  许立  张栋  王双现  李翼延 《中外公路》2021,41(5):207-211
三门峡市国道310南移工程周家窊隧道为分离式黄土隧道,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于剩余30 m贯通时,靠近进口一侧掌子面发生塌方,形成埋深70 m条件下的冒顶,地表呈现直约径12 m、深8.5m的近似圆形陷坑.该文对项目塌方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黄土地层竖向节理发育,节理切割形成竖向软弱面是导致埋深较大时隧道仍通顶塌方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塌方处注浆回填封闭,另一端在大管棚及径向注浆加固下单向掘进,地表陷坑分层回填的综合处治方案,现场实施后处治效果良好且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5.
黄土区公路沿线洞穴发育程度的层次预报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黄土地区,黄土洞穴是造成公路损坏的主要原因。为研究黄土洞穴的发育规律,对陇西地区312国道沿线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分析,阐述了黄土洞穴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该区黄土洞穴发育程度的分级标准,并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建立了黄土洞穴发育程度的宏观地质条件预测模型,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黄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以黄土地区某运煤公路黄土滑坡为例,对该黄土滑坡的成因条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提出了以抗滑桩为主要支挡结构的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滑坡是黄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以黄土地区某运煤公路黄土滑坡为例,对该黄土滑坡的成因条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提出了以抗滑桩为主要支挡结构的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黄土的组分及微观结构特征与地基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黄土地基强度机理形成的复杂性,在黄土地区选取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公路工程试验点,应用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3个地点土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并与岩石化学全分析、室内土工试验、载荷板试验的结果对比,从微观结构机理上分析了黄土的结构特征与工程力学性质的关系。研究成果对黄土地基承载力的评价、分析黄土地基承载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基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对公路黄土洞穴水土流失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路堑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形因素的改变;路基、路面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汇水作用;路基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填土或弃土的特殊土性所致。黄土高原公路黄土洞穴分布规律表明,洞穴侵蚀程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广大的华北、西北地区,分布有厚度不同的黄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塑造成独特的地貌和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地理地质现象,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将完整的地表,切割破碎不堪,形成复杂的沟谷,深堑峁、塬的地形。黄土的工程性质,同样的具有特殊的性能,它与一般土壤有所不同。就道路工程要求,可分为松散结构黄土和密实结构黄土两类。松散桔构黄土为近代的各种成因的黄土堆积物,由于成因复杂地貌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稳定性,但共同的性质是:结构疏  相似文献   

11.
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生瑞  彭建兵  宋彦辉 《公路》2004,(11):121-127
在对黄土高原主要公路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表明,黄土洞穴对公路不同部位都有危害,包括对路基、路面的破坏。对路堑边坡的破坏.对路堤边坡的破坏。对公路桥梁的破坏。对隧道的危害和对排水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的破坏等。文章最后还总结了黄土洞穴对公路危害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2.
黄土地区公路暗穴顶板临界厚度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西部黄土地区暗穴的发育会对公路路基、桥涵、公路隧道、路堑与路堤边坡及边坡支挡工程等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的问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暗穴的分布规律、发育形态、破坏机制等进行了归纳与研究,提炼出几种破坏模式,结合黄土地区的土质特点,考虑了节理对黄土暗穴的影响,采用结构力学等方法,提出了一些确定顶板临界厚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对比讨论。通过对路基暗穴的安全厚度的正确估算,为研究公路暗穴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黔桂铁路北涯隧道溶洞特性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付开隆  冯涛 《路基工程》2012,(2):155-158
北涯隧道位于广西河池附近峰林谷地地貌区,岩溶极发育,施工中共揭示5处大型溶洞,各溶洞形态及发展阶段不同,充填物性质及厚度也不一致。结合施工过程叙述各溶洞形态及规模,分析洞内充填物性质,简要分析岩溶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各种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土工格室加固浅层饱和黄土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基于MARC有限元软件,采用研编的Goodman单元用户子程序,对用土工格室处理浅层饱和黄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有限元分析(FEA),结果表明:土工格室的有效影响深度为饱和黄土层厚度的50%左右,处理后的饱和黄土地基,水平位移在影响深度范围内可减小约17%左右;竖向位移也得到了一定的减小,最大可减小5%左右;最大竖向应力值减小35%左右;土工格室的加固厚度对路堤总沉降变形影响不大,但对水平位移影响较明显;相同工况下土工格室的布置位置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结合工程实践,对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加固方法能有效地处理浅层饱和黄土地基。  相似文献   

15.
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一号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建芹 《隧道建设》2009,29(4):459-465
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一号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岩溶、裂隙、溶洞是大瑶山隧道的的重要特点。针对客运专线开挖断面大、防水等级高、质量要求严的特点,为了保证隧道衬砌内实外美,达到不渗、不漏、不裂和混凝土表面无湿渍的质量标准,结合工程现场实际,详细介绍围岩注浆、盲管、边墙基础、无纺布、防水板、排水体、止水带、二次衬砌混凝土及注浆等施工方法,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视初期支护防水和衬砌后进行注浆回填等,大瑶山一号隧道已基本达到一级防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揭示大厚度黄土地区黄土湿陷特征、水分入渗规律、湿陷范围以及黄土湿陷对长螺旋灌注桩与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负摩阻力变化的影响等问题,在兰州榆中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4组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与2组长螺旋灌注桩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浸水试坑内与试坑外浅标点的湿陷沉降量与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体湿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非整体一次完成;土体在不同深度处发生湿陷的时间、湿陷总量各不相同,且深标点整体的湿陷沉降较浅标点发生更加充分;径向与竖向水分入渗速率整体呈函数型衰减,竖向入渗速率是径向的1.5~3.0倍,提出了通过水分入渗速率确定湿陷范围的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土体湿陷竖向深度在24 m范围内,径向在10 m范围内,建议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将竖向24 m、径向10 m作为参考范围;同一工况下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受到的负摩阻力明显大于长螺旋灌注桩,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桩侧负摩阻力大小时,应将距离桩心0.75D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丧失湿陷性的土体考虑进去,且受力面积按1.5倍桩侧表面积等效放大。  相似文献   

17.
王旭东 《路基工程》2015,(4):130-13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厚度黄土场地被用作建筑场地,黄土特殊的工程力学特性将决定着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通过对甘肃庆阳陇东地区大量工程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对常规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竖向的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对黄土的力学参数与物理参数进行了横向分析对比,并得到相关的拟合关系式。可为庆阳地区工程的设计、咨询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卢明华 《路基工程》2013,(4):116-119
目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工程中,采用沥青加铺层是比较常见的方案,并在其间设置应力吸收层来控制反射裂缝。利用BISAR30程序分析了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变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接缝和非裂缝区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吸收层厚度的增加,沥青加铺层的路表弯沉和层底拉应力也不断地增加,并使路面内部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随着应力吸收层模量的增大,沥青加铺层内部的路表弯沉和层底拉应力及路面内部应力和剪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气温度对高填方路堤和天然地面下温度场影响特性的异同,依托三淅高速公路工程灵卢段黄土填方试验段,在路堤及天然地面下埋设温度传感器,进行现场跟踪实测,在时间轴和深度轴上分析土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变化幅度及大气温度的影响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土体温度变化的滞后性普遍存在于路堤内部及天然地面以下,且浅层变化幅度大,深层变化幅度小;在同一时刻,路堤中存在不同温度变化趋势;在相同深度层中,路堤内部温度变化幅度大于天然地面以下;大气温度对天然温度场的影响深度在4~ 6 m之间,对黄土路堤温度场的影响深度大于10 m  相似文献   

20.
陈海军 《隧道建设》2018,38(2):270-276
针对特大跨度黄土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重点探讨洞口高边坡防护、快速掘进、下穿建(构)筑物措施、洞内变形控制、地表陷穴回填以及地表裂缝处理等技术要点,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对于黄土隧道的进洞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如果“早进洞”存在风险时,也可选择高刷方进洞方案; 三台阶七步法快速掘进不宜一味追求进尺,优化施工组织,加强工序衔接,实现短进尺、快循环才是关键; 黄土隧道的沉降可以通过采取分部开挖、加强超前支护、减小开挖进尺和及时封闭仰拱等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黄土陷穴采用三七灰土、沙泥浆回填措施是可靠的; 隧道浅埋段地表裂缝不易避免,但可通过洞内控制措施来减小其规模,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