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超细化添加剂润滑脂的超声制备方法,统计分析了亚微米MoS2添加剂和纳米C添加剂在润滑脂中的分布规律,在摩擦试验机上测试了所制备润滑脂摩擦性能,探讨了添加剂对润滑脂润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的超细化使其在润滑脂中的分布更加均匀,颗粒更加细小,润滑脂的润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硫化钼(MoS2)填充乙烯基树脂(VER)复合材料及所成转移膜在不同转速、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oS2含量低于15%和高于35%时主要磨损机制分别为粘着磨损和轻微犁削式的磨粒磨损,且都不随转速的变化而改变;但MoS2含量处于15%~35%时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疲劳剥落式的磨粒磨损,且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弱.另外,MoS2含量低于25%时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增大,高于25%时却随载荷增加而减小,磨损率均变化不大.对偶盘上形成的转移膜能有效降低摩擦磨损,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转移膜的减摩时问逐渐延长,而摩擦系数基本不变;随着载荷的增加,转移膜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减摩时间则大幅度缩短.  相似文献   

3.
PR材料的特点及原理 PR是一种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专用抗车辙添加剂.其外观为4mm左右的黑色固体颗粒.这些添加剂可以根据掺加比例,在沥青混合料加热时直接加入。它是从法国直接引入我国的.经过使用证明.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在60℃时还能保持很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大量增加的铁路固体垃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将铁路固体垃圾中的可燃组分经过筛选、干燥、加压成型等工艺制成高热值的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解决能源问题.本论文主要是对铁路固体垃圾制备成的C-RDF,在高温管式炉内进行燃烧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垃圾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CO和NOx浓度增大;SO2浓度降低.②氧的扩散是控制反应的关键环节,氧浓度较大时,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③采用无烟煤制备C-RDF时,应控制煤掺量,防止形成结焦.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一种新的超声信号到达时间检测方法.运用小波的奇异点定位功能,将小波函数为拟小波的小波变换与希尔伯特变换相结合,对经过希尔伯特变换后的超声波信号进行5层小波分解,利用分解结果计算出超声波信号到达接收超声传感器的时间.实验中用超声传感器采集空气中传播的超声波数据测试结果,得到较精确的结果.与一般的小波变换处理的结果相比较,此方法对检测在任意时间区间上为一致Lipschitzoo的具正弦函数特性的超声波信号的到达时间点比较适用.  相似文献   

6.
甲芬那酸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将甲芬那酸 (mefenamicacid ,MFA)制成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工艺 ,以增加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方法 采用环糊精 (β CD) ,聚乙二醇 40 0 0 (PEG 40 0 0 )为载体 ,以差示扫描量热图谱与甲芬那酸溶出度为指标 ,确定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结果饱和溶液法制成了甲芬那酸 β CD包合物 ,熔融 冷冻法制成了甲芬那酸 PEG 40 0 0固体分散体 ,甲芬那酸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分别增加 2 .3、3.1倍。正交试验 9组中以下 3组包合工艺为优 :A3 B3 C2 [m(MFA)∶m(β CD) =1∶8,70℃搅拌 2h],A2 B2 C3 [m(MFA)∶m(β CD) =1∶6 ,6 0℃搅拌 4h],A1B3 C3 [m(MFA)∶m(β CD) =1∶4 ,70℃搅拌 4h]。考虑大规模生产宜选择 β CD用量小、包合效果较好的条件 ,又将A1B3 C3进行扩大试验 ,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重复性好。熔融 冷冻法制备PEG 40 0 0 固体分散体可采用 1∶3~ 1∶4量比。结论 将甲芬那酸制成β CD包合物和PEG 40 0 0 固体分散体技术可行 ,均能显著增加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7.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 Al, Al2O3,MgO,ZnO加入到通用锂基脂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含有纳米Cu, Al, Al2O3,MgO,ZnO粒子的润滑脂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通用锂基脂的减摩性能,且对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8.
几种纳米粒子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A l,A l2O3,MgO,ZnO加入到通用锂基脂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含有纳米Cu,A l,A l2O3,MgO,ZnO粒子的润滑脂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通用锂基脂的减摩性能,且对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9.
电流变液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智能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改性TiO2固体粒子作为电流变液的分散相,以二甲基亚砜为添加剂的201^#甲基硅油为电流变液的基础液配制了一种高性能的改性电流变液体。分别测试了不同TiO2体积分数和不同添加剂含量的电流变液体性能,分析了其成因,得出了加入适量稀土改性TiO2和添加剂的电流变液具有明显电流变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200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Al,Al2O3加入到SD40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纳米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u,Al,Al2O3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显著提高SD40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抗磨性能,且对磨损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含1.5%浓度的Al2O3纳米添加剂的抗磨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100C6碳钢在润滑脂工况和干态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润滑脂对微动磨损的影响机理,阐述了润滑脂介质作用的微动破坏过程。发现在润滑脂作用下,微动磨损过程与干态下不完全相同,其三体作用功能不如干态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盾尾刷质量问题对盾尾刷密封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动态压缩试验与油脂逃逸试验,探讨了盾尾刷长期挤压、磨损程度、砂浆渗入对盾尾刷密封性能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动态压缩试验,获得各个影响因素下盾尾刷贴合力变化规律;其次,利用油脂逃逸试验获取不同工况下盾尾刷的油脂逃逸量;最后,以贴合力为媒介,将影响盾尾刷质量的因素与油脂逃逸量联系起来,探讨盾尾刷的密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挤压、盾尾刷磨损程度、砂浆渗入等因素对盾尾刷弹性性能的影响显著,尤其是砂浆渗入,盾尾刷弹性性能损失最大可达90%;油脂压力存在一临界压力,盾尾间隙为50、70、90 mm的临界油脂压力分别为0.4、0.3、0.2 MPa,低于临界压力时油脂逃逸量极少,超过临界压力时油脂逃逸量陡增,油脂压力增加0.1 MPa,油脂逃逸量增加4倍以上;在盾构平均盾尾间隙(70 mm)条件下,当保护板磨损超过1/2与砂浆渗入比超过10%时,油脂逃逸将超过工程容许上限.  相似文献   

13.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主要取决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但纳米粒子极易团聚,导致粉体性能劣化.通过对纳米SiO2,CaCO3,ZnO,TiO2,Al2O3等的分散、表面修饰和改性,控制其大小、形态,提高其在复合体系中的均匀分散能力.对所用无机纳米材料采用高速剪切分散或超声振荡方法进行分散;并通过改性剂在纳米粒子表面上吸附、进行化学反应、包覆和成膜实现改性.然后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改性前后的纳米粒子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高速剪切分散或超声振荡分散只对产生软团聚的无机纳米粒子有效;而改性剂也只能减少粒子硬团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混合纳米微粒Al,Al2O3,MgO加入到通用锂基脂中的综合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摩擦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含有混合纳米Al,Al2O3,MgO粒子的润滑脂添加剂比单种纳米粒子显著提高通用锂基脂的减摩、自修复和抗极压综合性摩擦学能.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裂缝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裂缝超声检测结果与实际差别较大,但误差大小尚无定量评判的理论依据.文中对混凝土裂缝超声检测进行试验研究,给出了声速理论计算公式,制作了带裂缝的混凝土试件,对预先设置在混凝土试件中的裂缝进行了超声检测,将得到的检测数据与相应的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裂缝超声检测及声速理论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对裂缝的检测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取羟基锡酸锌,通过单因实验法考察了包覆质量比、包覆时间及包覆温度三个因素对ZnSn(OH)6包覆Mg(OH)2的包覆效果的影响,并且结合超声分散和共沸蒸馏制备了包覆效果较好的ZnSn(OH)6包覆Mg(OH)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DTA-TG)及能谱分析(EDX)等表征包覆产物,最终得出:ZnSn(OH)6包覆Mg(OH)2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包覆质量比为20%;包覆反应时间为6 h;包覆反应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物保持Mg(OH)2所呈现的形貌和热分解性能,不会影响其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结构如果存在不密实或空洞等缺陷,会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基于超声波的基本原理,采用超声波对混凝土缺陷进行检测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超声波的检测过程.结果表明,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反应混凝土中的不密实区和空洞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